【綠色論壇】建築材料 被遺忘的碳排放
2020-04-03 00:00南極熱過香港,儘管大部分人都可能不相信,遺憾事實真的如此。巴西科學家二月初於南極考察時錄得當地氣溫高達攝氏二十點七五度,較同日香港氣溫為高,打破南極洲最高溫度紀錄。世界氣象組織(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的一項最新數據顯示,二○一○至二○一九年更是史上最熱的十年,而去年全球平均溫度成為有記錄以來第二高,與「巴黎協定」攝氏一點五度目標只有零點四度差距,進一步反映全球暖化的嚴重性。
近年,綠色建築於全球迅速發展,其中新加坡可謂綠色建築發展最快和水平最高的國家之一,當地政府更於二○一五年發表「可持續新加坡發展藍圖」,計畫於二○三○年前,令國內至少八成建築達至綠色建築水平。
建築物整個生命周期的碳排放可分為五個階段,包括建材開採生產和運輸、建築物施工興建、建築物使用、建築物拆卸,和建築物拆卸後的廢物回收處理。世界綠色建築委員會指出,建材生產和施工過程的碳排放,佔建築範疇整體排放高達三成,但這些「隱含碳」在傳統碳排放計算上經常被忽略。事實上,不同建材如鋼筋、鐵和水泥等,都有不同的碳足迹,根據世界鋼鐵協會數據顯示,生產鋼材消耗大量能源,鋼鐵行業佔全球化石燃料的直接排放量約百分之七至九。
為減少建材的「隱含碳」,環保建材日漸普及,例如重用建築廢料,將廢磚石、廢砂漿,加入水泥砂漿,製造成再生骨料混凝土,不但可節省建築原材料的消耗,亦解決建築廢料的處理問題。美國加州政府更從法規着手,於二○一七年落實《Buy Clean California Act》,規定二○一九年起所有政府基建項目,必須將建築材料的「隱含碳」納入採購指標。
目前全球愈來愈多樓宇採用木材作為建築材料,主要原因是木材在其生命周期中的碳排放較鋼筋水泥為低,並可將大量的碳封存在建築物中,有研究顯示每一立方米木材可封存約一噸二氧化碳。此外,歐洲木業協會指出,木材的保溫隔熱性能比混凝土及鋼材分別高出十五倍和四百倍,大大提升建築物的能源效益,而且木材具有良好的韌性,抗震能力甚至高過鋼筋和水泥結構。
隨着科技不斷發展及進步,木造建築技術已經不再局限於興建幾層高的樓宇,例如挪威的米約薩塔(Mjsa Tower),樓高十八層,是現時全球最高的木造大樓,而日本亦正計畫興建樓高三百五十米全球最高的木製摩天大樓。正因為木材是優秀的建材,我們更要思考如何讓木造建築產業永續發展。木材雖然是可再生原材料,但過度砍伐森林會造成嚴重的環境問題,包括破壞生態、影響水循環和加劇全球暖化等。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強調,木材的開採必須受到監管和規範,並遵守可持續的原則,確保砍伐樹木後必須重新種上新樹苗,實現可持續的森林管理。
綠色建築發展已成為全球大趨勢,根據《2018全球綠色建築趨勢報告》的一項調查發現,近五成建築行業專業人士認為,全球於二○二一年會有超過六成的項目是綠色建築。香港溫室氣體排放主要來自發電,當中有九成電力消耗於建築物上,比全球平均的四成為多,可見建築物具有很高潛力降低碳排放,香港政府必須積極推動綠色建築,構建低碳及可持續發展的智慧城市。
洪藹誠博士(香港地球之友高級項目經理)
關鍵字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