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建局紓解泊車難 引進智能「飛氈」系統

2019-04-08 00:00

(星島日報報道)全港泊車位供應緊張,繼運輸署擬於深水埗興建全港首個地下智能停車場增加供應,市建局行政總監韋志成昨日撰寫網誌時亦透露,市建局上月完成為期約九個月的地下智能停車場可行性研究,正計畫在旺角和油麻地尋找適當重建項目,並引入智能泊車系統,並傾向以較靈活的「飛氈式」系統為研究目標。有油尖旺區議員歡迎市建局建議,指區內有大型停車場即將拆卸,若不考慮措施增加供應,恐出現大量違泊問題,影響區內交通。

韋志成透露,市建局去年年中展開一項為期約九個月的地下智能停車場可行性研究,特別針對市區重建項目內的停車場設施,探討開拓項目地下空間並應用智能泊車科技,增加市區泊車位的可行性。研究團隊亦以觀塘市中心計畫及土瓜灣以小區模式發展的重建項目作為實例研究個案,並於上月完成有關研究後發現,若要興建地下智能停車場,除了考慮車場的日常保養維修外,更要顧及地理問題。

韋志成提到,近年有科研企業研發俗稱「電子飛氈」的泊車系統,不須依靠特定路軌或升降機運載,安裝靈活性較高。他解釋,「電子飛氈」的流動機械托盤系統,會自動尋找空置車位及前往路徑,當使用者在停車場入口停車後,只要利用電子平台登記,系統會自動移動到停車處及已登記車輛的車底,升起托盤架起車輛,然後根據系統指示將車輛運載到獲分配的空置泊車位。由於流動機械托盤不用在固定路軌上行走,「電子飛氈」四周亦裝設感應器,讓它在行駛途中,避開路上的障礙物及其他正在運載車輛的流動機械托盤,可將車輛準確地停泊在車位中。

對於運輸署近日建議在深水埗試行地下智能停車場,利用機械裝置移動汽車至地下空置泊位,韋志成提到利用機械裝置移動汽車,駕駛者泊車和提取汽車的時間,均受制於機械升降裝置及汽車升降機數目,在上、下班的繁忙時間,或需要較長的時間輪候。他留意到新加坡一個智能停車場項目,採用機械升降泊車裝置,早上繁忙時間,駕駛者往往要輪候超過十五分鐘才能取車,反映該系統無法應付高峰期的需要。

油尖旺區議會主席葉傲冬歡迎市建局的建議,稱區內有大型停車場即將拆卸,如油麻地停車場大廈,估計會減少區內約七百個停車位,若政府不考慮措施增加供應,恐出現大量違泊問題,影響區內交通。香港汽車會會長李耀培亦認為,「電子飛氈」的機械托盤系統靈活性高,不但可節省司機停車及取車的時間,更可節省停車場的空間,增加停車位供應。他指,倘若使用新系統,本身可提供一百個車位的停車場,泊位數量預計可提升七成,至一百七十個,有助改善各區車位供應不足的問題。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