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點評】大灣區港人學校 生源配套成關鍵
2019-01-25 00:00隨着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在內地生活的港人勢將增加,教育局正研究在大灣區設立港人學校,隨着與辦學團體商討,新校以中小學「一條龍」概念亦見雛形。然而,能否成事,仍要視乎生源與配套。
配合國家政策的天時,與現有港人子弟學校及港籍學生班相比,大灣區港人學校似有「升呢」,辦學團體亦預期內地相關部門提供土地,但考慮卻是地利與人和的問題,首先是區內城市發展差異,即使初步選定的廣州、中山、珠海、東莞等較多港人謀生就業的城市,但到底教育需求有多大,規模能否持續,目前尚是未知數,而大灣區港人學校採用香港及國際課程的模式,意味生源有所局限。
大灣區港人學校要獲得家長支持,課程外須視乎學費水平,尤其當局暫時無意參照直資模式,提供按學生人數計算的單位成本資助,意味學費與民辦學校,甚至國際學校相若。記得多年前有政黨建議在深圳開辦取錄「雙非」童的官校,但觸及港府「福利不可攜」的底線而未成事。既然當局設想學童在大灣區「一條龍」升學,與以往跨境生性質不同,應提供鼓勵措施,比如參考澳門多年來提供內地學費津貼的做法,資助他們入讀港人學校的學費,值得重新思考,否則只是複製深圳經驗,難以達到「遍地開花」的效果。
另一考慮是辦團即使願意做「開荒牛」,但受限於內地明文禁止宗教教育,令不少有宗教背景的辦團,對在大灣區辦學有所保留。當局物色辦團時,宜考慮辦團的背景與理念,而非只是扮演「超級聯繫人」,向學校推銷大灣區帶來的辦學機遇,卻略略帶過內地辦學的限制,未必切合實際。
愈多港人在粵港澳大灣區就業與定居,無疑帶來教育需求,但如新設港人學校在政策上缺乏創新思維,鄰近城市仍是跨境上學,遠的則出現「留守兒童」問題,值得深思。
關鍵字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