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洞粉嶺北申撥329億 公營屋增至五萬單位

2019-01-17 00:00

(星島日報報道)被視為本港未來房屋供應主要來源之一的古洞北及粉嶺北新發展區,籌劃多年後,終於開始「起步」!政府昨日公布,稍後正式向立法會申請第一階段主體工程及其餘詳細發展的撥款,涉款接近三百二十九億元,連同其他土地徵用及特惠津貼,新發展區單計第一階段,「造價」已接近五百億元。由於當局早前將公私營房屋比例修訂為七比三,新發展區內的公營單位數目,正式由原來的四萬三千個,增至約五萬個。不過,首批在二〇二三年入伙的單位,卻全數是私人住宅,數目僅得約八百個,公營房屋最快在二〇二六年才可入伙。

土地匱乏是本港一大問題,土地供應專責小組早前建議優先發展新發展區,發展局昨日旋即向立法會提交文件,申請撥款三百二十八億元,涉及第一階段的主體工程,餘下階段發展的詳細設計。發展局亦同時申請七億三千二百六十萬元為特設現金津貼預留款項,及約一百三十三億元的基本工程儲備基金,用作收地賠償、農作物賠償等項目;換言之,整個第一階段發展成本接近五百億元。

當局昨日未有公布第二階段的造價資料,但依此推算,整個新界東北發展項目成本或近千億元。

古洞北及粉嶺北新發展區全面落成後,將提供合共七萬一千八百個房屋單位。由於當局早前將公私營房屋比例修訂為七比三,新發展區內的公營單位數目,正式由原來的四萬三千個,增至四萬八千五百個,可容納約十八萬八千一百個新增人口。新發展區亦會提供約八十六萬八千平方米樓面面積作商業用途,連同社區用途,共可創造約四萬一百個就業機會。

政府發言人透露,由於政府希望加快推動新發展區,若發展商滿足土地條件,可與政府進行原址換地,而現時第一階段已完成兩宗換地申請,因此預計首批居民最快可望在二〇二三年入伙。發展局其後補充,按發展大綱圖的估算,第一階段發展將提供三千個私人住宅單位,當中「原址換地」與非「原址換地」私人住宅發展項目所提供的單位分別為一千二百個和一千八百個,預計首批入伙的私人住宅單位數目約為八百個。

至於公營房屋,政府發言人解釋,由於公營房屋過去十年須闖過不同關卡,若成功獲得撥款預計在明年初才開始動工,預計在二〇二二年才可將首幅土地交予房署,因此首批公屋居民最快在二〇二六年始能入伙。

政府預計,第一階段發展的收地及清拆將會在今年下半年展開,受影響住戶需在最遲二〇二一年底前遷出,將有約五十戶需要今年內遷出,主要牽涉位於石仔嶺土地附近的居民。發言人補充,整個發展區地帶在數年前約有五十公頃棕地,第一階段將先收回八公頃棕地,主要位於馬草壟附近,涉及木廠、鄉郊工業等。新發展區項目將會按《收回土地條例》及其他法例收回約一百八十公頃私人土地,以及清理約二百三十公頃政府土地。政府指,有關收地及清理工作將會影響約一千五百個住戶,共約四千二百人,以及約四百四十個業務經營者。

古洞北新發展區共有約十六家安老院,政府將會分兩期清拆,其中有三間安老院舍需提前清拆,約一百六十名院友將會受第一期清拆影響,當局正制訂方案讓長者可同區遷移,長遠將會入住二〇二三年落成的新福利綜合大樓。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