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子翔 – 《郵差本傳》陰陽送信解心結|流水帳
2024-07-26 00:00
前些陣子,劇場編劇、導演甄拔濤的愛貓走了,「沒甚麼事情打擊到我,但這件事可以。」他坦言,人類的痛苦,有時來自不接受發生了的事情,「我會理解生死這個遊戲規則。」原來他有靈異體質,「更令我思考另一個世界,尊重有情眾生。」
如果可寄一封信給陰間至親
由他改編及執導的《郵差》(第一部)、《郵差本傳》原著故事——西樓月如鈎的《我係窮郵差,專門幫陰陽相隔嘅人送信》,也是一個生死攸關的故事。該作設定獨特,每一位香港市民,可以在一生之中寄一封信給陰陽相隔的至親,南門亮便是那位穿梭陰陽的郵差。原著故事最初約三分一篇幅,是郵差為別人送信的情節,接下來才是關於他自己的故事,已於今年3月演出的《郵差》(第一部),便描劃前段故事,通過三個別人的經歷,介紹郵差送信的服務架構;將於9月上演的《郵差本傳》,則獨立成篇,集中主人公的故事,講述他怎樣面對自己生關死劫的解結旅程,來回地獄人間,拯救至親。
「你生前種下的業愈多,田愈小。」
原著最吸引甄拔濤的,就是那條「大橋」,他覺得如此設定甚有發揮空間,又稱敘事結構有點像王家衛的《東邪西毒》,「啱Vibe!」在故事中,陰間某程度上是陽間的完美版,但也不是沒有東西需要承受,每位死者在陰間都被分派一塊田,需要不停耕田栽種,償清業債,才能前往下一站,「你生前種下的業愈多,田愈小。」
他反覆讀了小說許多遍,改編時把故事次序打亂,重新組合,也修改了某些人物背景,譬如從家庭糾結改為朋友之間的糾結,又刪走原著頗多的打鬥場面,但改調原著精神不變,保留基本人物設定和核心思想,他只作戲劇處理,讓舞台上的呈現合理可信,「小說故事不可能直接放在劇場上,所有改編都要面對這個過程,就算是一個好故事,改編工夫也不會少了。」
《郵差》(第一部)是一趟利用耳機引領觀眾遊走的體驗劇場,同由西九文化區與再構造劇場聯合主辦及製作的《郵差本傳》,也具參與性,「逾百位觀眾怎樣一起參與互動,是我在改編時問自己的第一個問題。」故事呈現兩個世界,在觀眾眼前敞開一次關於治療傷痛、解開心結的陰陽之旅,「如此內容,更需要這種參與形式!」難道觀眾也有一番親身體驗?
《郵差本傳》
- 日期:9月5日(四)至7日(六)/8:00pm;9月6日(五)及8日(日)/3:00pm
- 地點:西九文化區自由空間大盒
- 網頁:www.westkowloon.hk/tc/postofficeinhell?tab=overview
文:黃子翔 圖:再構造劇場、YC Kwan(《郵差》(第一部)劇照)、黃子翔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