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病症狀|小便有泡是腎病先兆?醫生教口訣自測5大症狀 3招分辨蛋白尿

2024-06-25 00:00

腎病症狀|小便有泡是腎病先兆?醫生教口訣自測5大症狀 3招分辨蛋白尿
腎病症狀|小便有泡是腎病先兆?醫生教口訣自測5大症狀 3招分辨蛋白尿

小便有泡是否等如患上腎病?有醫生分享指,當發現自己小便出現泡泡,還要再額外再觀察泡泡是否還出現3個特點,才可確定身體是否有患上腎病的風險。除觀察小便外,醫生表示原來還可透過一句5字口訣,自測自己是否有機會已經患上腎病!

小便有泡是腎病先兆?醫生教自測5大症狀 

台灣長安醫院醫生在其Facebook專頁分享指,要及早確診腎病,其實可根據一句「泡、水、高、貧、倦」5字口訣自測症狀,當中提及的身體5大症狀,隨時是患上腎病的警號?到底這5大警號是甚麼?

如何自測腎臟健康?⬇⬇⬇

5字口訣測腎臟健康。
5字口訣測腎臟健康。
排出有泡的蛋白尿:泡泡是小顆的,有點像啤酒泡沫般。
排出有泡的蛋白尿:泡泡是小顆的,有點像啤酒泡沫般。
排出有泡的蛋白尿:泡泡大小均勻。
排出有泡的蛋白尿:泡泡大小均勻。
排出有泡的蛋白尿:泡泡在數分鐘後仍然存在。
排出有泡的蛋白尿:泡泡在數分鐘後仍然存在。
下肢水腫。
下肢水腫。
高血壓:收縮壓持續處於140毫米水銀柱或以上。
高血壓:收縮壓持續處於140毫米水銀柱或以上。
高血壓:或舒張壓持續處於90毫米水銀柱或以上。
高血壓:或舒張壓持續處於90毫米水銀柱或以上。
貧血:臉色蒼白。
貧血:臉色蒼白。
貧血:容易胸悶心悸。
貧血:容易胸悶心悸。
貧血:稍微運動就氣喘。
貧血:稍微運動就氣喘。
疲倦:不明原因的疲倦。
疲倦:不明原因的疲倦。

 

 

「泡、水、高、貧、倦」測腎臟健康:

1. 泡:排出有泡的蛋白尿

蛋白尿與一般泡泡尿略有不同,如小便出現以下3個特點則恐為蛋白尿,有機會是腎病警號,宜盡早求醫:

  • 泡泡呈小顆狀,如啤酒泡沫般
  • 泡泡大小均勻
  • 泡泡在數分鐘後仍然存在

2. 水: 水腫

  • 水腫部位多出現在下肢
  • ​​​​水腫部位經按壓後,產生的凹陷無法馬上回復

3. 高: 高血壓

  • 收縮壓持續處於140毫米水銀柱或以上
  • 或舒張壓持續處於90毫米水銀柱或以上

4. 貧:貧血

  • 臉色蒼白
  • 容易胸悶心悸
  • 稍微運動就會氣喘

5. 倦:疲倦

  • 不明原因的疲倦

院方表示,只要發現身體出現其中一項情況,就意味著腎臟功能或有某部分受損,建議趕快求醫檢查。

如何評估腎臟功能?甚麼情況需洗腎?

要評估腎臟功能,腎絲球過濾率(GFR)是其中一個重要指標,其單位為100ml/每分鐘,即腎臟每分鐘要有100cc的血液過濾,分數愈高通常代表腎功能愈好。據美國國家腎臟基金會定義,慢性腎病主要可分為5期

5期慢性腎病+5大高危人士⬇⬇⬇

慢性腎病5期病情程度。
慢性腎病5期病情程度。
腎絲球過濾率(GFR)是評估腎臟功能是其中一個重要指標。
腎絲球過濾率(GFR)是評估腎臟功能是其中一個重要指標。
第1期:GFR>90,腎臟功能正常。
第1期:GFR>90,腎臟功能正常。
第2期:GFR=60-89,腎臟輕度受損。
第2期:GFR=60-89,腎臟輕度受損。
第3期:GFR=30-59,腎臟功能中度受損。
第3期:GFR=30-59,腎臟功能中度受損。
第4期:GFR=15-29,腎臟功能嚴重受損。
第4期:GFR=15-29,腎臟功能嚴重受損。
 第5期:GFR<15,腎臟無法正常運作,出現尿毒症狀,可能需要透析治療(俗稱洗腎)。
第5期:GFR<15,腎臟無法正常運作,出現尿毒症狀,可能需要透析治療(俗稱洗腎)。
甚麼人易患早期腎病?
甚麼人易患早期腎病?
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患者。
高血壓患者。
高血壓患者。
65歲以上長者。
65歲以上長者。
藥物/保健食品濫用者。
藥物/保健食品濫用者。
有腎臟病家族史者,例如多囊腎家族史。
有腎臟病家族史者,例如多囊腎家族史。

 

 

慢性腎病第1至5期病情:

  • 第1期:GFR>90,腎臟功能正常。
  • 第2期:GFR=60-89,腎臟輕度受損。
  • 第3期:GFR=30-59,腎臟功能中度受損。
  • 第4期:GFR=15-29,腎臟功能嚴重受損。
  • 第5期:GFR<15,腎臟無法正常運作,出現尿毒症狀,可能需要透析治療(俗稱洗腎)。

甚麼人易患早期腎病?

  • 糖尿病患者
  • 高血壓患者
  • 65歲以上長者
  • 藥物/保健食品濫用者
  • 有腎臟病家族史者,例如多囊腎家族史

【同場加映】初期腎病/慢性腎衰竭有何症狀?

腎病/腎衰竭初期症狀
腎病/腎衰竭初期症狀
腎病及慢性腎衰竭的初期徵狀並不明顯,不易被發現。
腎病及慢性腎衰竭的初期徵狀並不明顯,不易被發現。
 如果出現這些症狀,就可能患上初期的腎病或慢性腎衰竭。
如果出現這些症狀,就可能患上初期的腎病或慢性腎衰竭。
小便帶血/茶色尿(血尿)
小便帶血/茶色尿(血尿)
小便帶泡沫(蛋白尿)
小便帶泡沫(蛋白尿)
小便混濁(尿感染)
小便混濁(尿感染)
小便赤痛、頻密
小便赤痛、頻密
小便感困難、不暢順
小便感困難、不暢順
小便排出小沙石
小便排出小沙石
多尿、尿量減少、夜尿
多尿、尿量減少、夜尿
腰腹疼痛
腰腹疼痛
足踝或眼皮浮腫
足踝或眼皮浮腫
血壓高
血壓高

 

為何高鹽/高鈉飲食易傷腎?多喝水可改善?

院方指出,在飲食上控鹽對腎臟健康絕對有幫助,因為攝取過多鹽分,有機會令身體出現以下情況導致傷腎:

  • 高血壓:可導致腎臟功能受損
  • 腎臟負擔加重:過多鹽令腎臟需更多能量進行代謝,造成腎臟負擔

除鹽份外,攝取過多甜食及保健食品,亦會對腎臟造成負擔,因此日常應限制鹽份、甜食及保健食品的攝取量,同時經常喝水促進腎臟健康。如果身體有心臟衰竭等病需限制水份攝取,患者仍需遵照醫護人員指示飲用適當水份。

延伸閱讀:醫生推介5大補腎食物 1種水果更有4大好處 降膽固醇/防中風/防癌

5大護腎食物
5大護腎食物
第5名: 大豆芽菜
第5名: 大豆芽菜
慢性腎衰竭患者的飲食須要限蛋白:蛋白質轉化成胺基酸,再變化尿素氮
慢性腎衰竭患者的飲食須要限蛋白:蛋白質轉化成胺基酸,再變化尿素氮
因此攝取越多蛋白質,產生的尿毒素越高
因此攝取越多蛋白質,產生的尿毒素越高
產生較少尿毒素、傷害性最低的蛋白質就是豆蛋白
產生較少尿毒素、傷害性最低的蛋白質就是豆蛋白
大豆芽菜是豆蛋白的來源,而且水分含量高,含有維他命C、E,膳食纖維含量高
大豆芽菜是豆蛋白的來源,而且水分含量高,含有維他命C、E,膳食纖維含量高
第4名: 黑木耳
第4名: 黑木耳
高鐵、高鈣,被稱為「膳食纖維之王」,每100g就有7.4g膳食纖維
高鐵、高鈣,被稱為「膳食纖維之王」,每100g就有7.4g膳食纖維
膳食纖維可以將糖、油及尿毒素包覆住,從腸道排走,因此可以保護腎臟
膳食纖維可以將糖、油及尿毒素包覆住,從腸道排走,因此可以保護腎臟
第3名: 羽衣甘藍
第3名: 羽衣甘藍
被認定是抗癌、減重的超級食物,也被稱為「黃綠色蔬菜之王」
被認定是抗癌、減重的超級食物,也被稱為「黃綠色蔬菜之王」
屬於十字花科蔬菜,富含維他命C、E,抗氧化力強;同時,含有高膳食纖維及β-胡蘿蔔素
屬於十字花科蔬菜,富含維他命C、E,抗氧化力強;同時,含有高膳食纖維及β-胡蘿蔔素
第2名: 藍莓
第2名: 藍莓
花青素含量豐富,加上維他命C及E,抗氧化力是綠茶的10倍
花青素含量豐富,加上維他命C及E,抗氧化力是綠茶的10倍
可中和體內因新陳代謝產生的自由基,保護血管內皮細胞、預防冠狀動脈硬化、中風,降低患癌的風險。
可中和體內因新陳代謝產生的自由基,保護血管內皮細胞、預防冠狀動脈硬化、中風,降低患癌的風險。
第1名: 魚油
第1名: 魚油
含有豐富的多元不飽和脂肪酸Omega-3,屬於好的油脂,有助促進血液循環、抗發炎、降壞膽固醇
含有豐富的多元不飽和脂肪酸Omega-3,屬於好的油脂,有助促進血液循環、抗發炎、降壞膽固醇
避免腎小球發炎、硬化,再導致蛋白尿的問題
避免腎小球發炎、硬化,再導致蛋白尿的問題
腎小球是一顆顆微血管球,每個腎臟就有約1百萬顆,死掉就不會再生
腎小球是一顆顆微血管球,每個腎臟就有約1百萬顆,死掉就不會再生
血液循環好,腎小球過濾率才會好
血液循環好,腎小球過濾率才會好
深海魚類可能有重金屬甲基汞的問題,反而越食越傷腎
深海魚類可能有重金屬甲基汞的問題,反而越食越傷腎
選擇時,以手掌大小的魚為主,例如鯷魚、馬友、秋刀魚,重金屬含量較少
選擇時,以手掌大小的魚為主,例如鯷魚、馬友、秋刀魚,重金屬含量較少

 

 

延伸閱讀:10種高鉀食物易傷腎 1類人要慎吃

甚麼食物易傷腎?
甚麼食物易傷腎?
香蕉
香蕉
奇異果
奇異果
番茄
番茄
菠菜
菠菜
紅豆
紅豆
淮山
淮山
牛油果
牛油果
黃豆
黃豆
咖啡豆
咖啡豆
黑豆
黑豆

資料來源:長安醫院美國國家腎臟基金會

---

相關文章:

傷腎食物|12歲男常吃1種小食須洗腎 醫生揭5大傷腎食物 港人最愛飲品排第1

醫生列10大傷腎食物 燕麥片也上榜!頭3位港人最愛吃 第1位不鹹也傷腎

傷腎食物|1類麵包看似健康但傷腎?8大食物隱藏風險 附養腎食物

腎衰竭原因|25歲女常運動腎功能如50歲? 忽略5件事恐致腎衰竭

傷腎飲品|男子常飲1種茶致換腎保命 小心6類高危飲品

腎衰竭洗腎年輕化!1款日本人氣止痛藥易傷肝腎?醫生教8招護腎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