灣仔全新微縮模型展覽!精緻模型呈現香港舊情懷 長洲搶包山/鵝頸橋打小人/茶樓一盅兩件

2024-06-21 00:00

灣仔香港.設計廊全新微縮模型展《細看香港》長洲搶包山/鵝頸橋打小人/一盅兩件 16件精巧模型呈現香港舊情懷
灣仔香港.設計廊全新微縮模型展《細看香港》長洲搶包山/鵝頸橋打小人/一盅兩件 16件精巧模型呈現香港舊情懷

灣仔好去處2024|長洲搶包山、鵝頸橋打小人、在茶樓歎「一盅兩件」等,每一幕都是香港人熟識的場景。由即日起至7月7日,灣仔將會舉行全新微縮模型藝術作品展《細看香港》,將一座座精緻而栩栩如生的立體微縮模型呈現於大家眼前。《細看香港》展覽將會展出共16件人手製作的立體微縮模型,以香港情懷為主題,除上述提及的場景,還有4件首次公開亮相的作品——《龍鳳大禮堂(囍宴)》、《豆漿店》、《藥材舖》及《皮影戲》,全部都很值得細賞!

灣仔微縮模型展呈現香港舊情懷 作品最大縮小率50倍 細緻呈現人物表情

今次展出的《細看香港》微型藝術作品,俱出自本地微縮模型藝術工作室「TOMA Miniatures」兩位創辦人陳慧姬(Maggie)(左)、黎熾明(Tony)(右)以及一班學生的手
今次展出的《細看香港》微型藝術作品,俱出自本地微縮模型藝術工作室「TOMA Miniatures」兩位創辦人陳慧姬(Maggie)(左)、黎熾明(Tony)(右)以及一班學生的手
造工逼真的《兩層雙塔式公屋》,呈現70年代的公屋特色。
造工逼真的《兩層雙塔式公屋》,呈現70年代的公屋特色。
充滿「香港味」的舊式理髮店《香港髮廊》。
充滿「香港味」的舊式理髮店《香港髮廊》。
《香港髮廊》內部
《香港髮廊》內部
《長洲搶包山》 模型讓參觀者感受到人聲鼎沸的節日盛況。
《長洲搶包山》 模型讓參觀者感受到人聲鼎沸的節日盛況。
微縮至約一根手指般長、正努力搶包山的健兒們的臉部表情,也被細緻呈現。
微縮至約一根手指般長、正努力搶包山的健兒們的臉部表情,也被細緻呈現。
70年代的屋邨士多
70年代的屋邨士多
灣仔鵝頸橋橋底是著名的「打小人」熱門地點。每逢驚蟄,不少人會到《鵝頸橋打小人》,希望藉由此種儀祀來驅逐、報復所謂的「小人」。
灣仔鵝頸橋橋底是著名的「打小人」熱門地點。每逢驚蟄,不少人會到《鵝頸橋打小人》,希望藉由此種儀祀來驅逐、報復所謂的「小人」。
每逢驚蟄,不少人會到《鵝頸橋打小人》
每逢驚蟄,不少人會到《鵝頸橋打小人》
灣仔電車路旁的《和昌大押》擁有逾130年歷史,是香港極具代表性的文化地標之一。
灣仔電車路旁的《和昌大押》擁有逾130年歷史,是香港極具代表性的文化地標之一。
位於灣仔電車路旁的《和昌大押》擁有逾130年歷史,是香港極具代表性的文化地標之一。
位於灣仔電車路旁的《和昌大押》擁有逾130年歷史,是香港極具代表性的文化地標之一。
首次公開亮相的《龍鳳大禮堂(囍宴)》是1970、80年代婚宴的必然之選。極具氣派的雕龍雕鳳配上美味佳餚,模型重塑了昔日大排筵席的「囍宴」情景。
首次公開亮相的《龍鳳大禮堂(囍宴)》是1970、80年代婚宴的必然之選。極具氣派的雕龍雕鳳配上美味佳餚,模型重塑了昔日大排筵席的「囍宴」情景。
隨著時代變遷,那些盛載著各式點心的「點心車」在茶樓中變得日漸罕見。
隨著時代變遷,那些盛載著各式點心的「點心車」在茶樓中變得日漸罕見。
隨著時代變遷,那些盛載著各式點心的「點心車」在茶樓中變得日漸罕見。
隨著時代變遷,那些盛載著各式點心的「點心車」在茶樓中變得日漸罕見。
《客家茶粿》是新界鄉村和客家文化中的傳統食物,分鹹、甜兩種。展示的茶粿品種多樣,包括雞屎籐、艾草茶粿等,幾可亂真。
《客家茶粿》是新界鄉村和客家文化中的傳統食物,分鹹、甜兩種。展示的茶粿品種多樣,包括雞屎籐、艾草茶粿等,幾可亂真。
《客家茶粿》是新界鄉村和客家文化中的傳統食物,分鹹、甜兩種。展示的茶粿品種多樣,包括雞屎籐、艾草茶粿等,幾可亂真。
《客家茶粿》是新界鄉村和客家文化中的傳統食物,分鹹、甜兩種。展示的茶粿品種多樣,包括雞屎籐、艾草茶粿等,幾可亂真。
時代變遷,曾經遍布香港街頭巷尾的傳統《涼茶舖》逐漸在鬧市消失。除了舖内常見的「廿四味」、「五花茶」、「銀菊茶」等涼茶,模型還盛載著已被時代淘汰的「大牛龜」電視。
時代變遷,曾經遍布香港街頭巷尾的傳統《涼茶舖》逐漸在鬧市消失。除了舖内常見的「廿四味」、「五花茶」、「銀菊茶」等涼茶,模型還盛載著已被時代淘汰的「大牛龜」電視。
「廿四味」是香港常見的傳統涼茶之一
「廿四味」是香港常見的傳統涼茶之一
首次公開亮相的本地舊式《豆漿店》
首次公開亮相的本地舊式《豆漿店》
首次公開亮相的本地舊式《藥材舖》微縮模型
首次公開亮相的本地舊式《藥材舖》微縮模型
已列入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皮影戲》首次於公眾亮相。
已列入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皮影戲》首次於公眾亮相。
以皮影戲形式欣賞「孫悟空三打白骨精」之精彩戲碼。
以皮影戲形式欣賞「孫悟空三打白骨精」之精彩戲碼。

 

今次展出的《細看香港》微型藝術作品,俱出自本地微縮模型藝術工作室「TOMA Miniatures」兩位創辦人陳慧姬(Maggie)、黎熾明(Tony)以及一班學生的手,作品與實物相比的最大縮小率為50倍,看來小巧精緻,細節分明,如微縮至約一根手指般長、正努力搶包山的健兒們的臉部表情,也被細緻呈現。

取材香港傳統文化 立體保存珍貴回憶

題材方面,今次展覽以香港傳統文化為概念,選取多個具代表性的香港傳統及建築風貌製成立體微縮模型,包括香港傳統節日特色活動《長洲搶包山》及《鵝頸橋打小人》;糅合東西方飲食文化的《冰室》與《扒房》、正宗地道港式「一盅兩件」的《茶樓》;具標誌性建築如灣仔百年古蹟《和昌大押》及70年代香港公共屋邨《兩層雙塔式公屋》;深入民間的舊式理髮店《香港髮廊》等。展覽同時展出學生們以非物質文化遺產《皮影戲》和舊式傳統《藥材舖》為題的作品,重現港人的珍貴回憶。

Tony表示,他希望香港這些文化特色能被「擺上枱」欣賞之餘,同時亦能將一些珍貴的集體回憶立體保存下來:「我們相信香港的獨特文化和歷史需要保留下來,而微縮是一個可以把記憶立體化、具體化和永久化的技術,因此我們非常重視微縮技術的傳承,讓將來的每一個時間點都可以有人利用這項技術把重要的文化保存與延續下去。」

《細看香港》微縮模型展

  • 日期:即日至7月7日(星期日)
  • 地點:灣仔港灣道1號香港會議展覽中心地下「香港.設計廊」
  • 時間:上午10時30分至晚上7時30分
  • 網頁:https://www.facebook.com/HKTDC.DesignGallery

資料及圖片:Love HK 2024

延伸閱讀:香港流行文化節2024|8大活動推介!《三俠四義》金庸音樂會/黃霑作品展/港產電影珍藏展 附活動日期/地點/門票詳情

《三俠四義》金庸作品音樂會
《三俠四義》金庸作品音樂會
《三俠四義》金庸作品音樂會重新演繹顧嘉煇作品
《三俠四義》金庸作品音樂會重新演繹顧嘉煇作品
兩位已故香港樂壇巨匠顧嘉煇及黃霑,曾為金庸筆下的文學巨著譜製不少經典樂章
兩位已故香港樂壇巨匠顧嘉煇及黃霑,曾為金庸筆下的文學巨著譜製不少經典樂章
《三俠四義》金庸作品音樂會表演歌手李駿傑(Jeremy)
《三俠四義》金庸作品音樂會表演歌手李駿傑(Jeremy)
《三俠四義》金庸作品音樂會表演歌手岑寧兒
《三俠四義》金庸作品音樂會表演歌手岑寧兒
「武林盛舞嘉年華」主辦機構為唐婭藝科負責人唐婭(左),是香港舞蹈團前首席舞蹈員,以及「武林盛舞嘉年華」合辦機構中國武術國際學院負責人黃宇帆院長(右),為蔡李佛派黃江嫡系。
「武林盛舞嘉年華」主辦機構為唐婭藝科負責人唐婭(左),是香港舞蹈團前首席舞蹈員,以及「武林盛舞嘉年華」合辦機構中國武術國際學院負責人黃宇帆院長(右),為蔡李佛派黃江嫡系。
舞蹈詩劇《只此青綠》選段《青綠》
舞蹈詩劇《只此青綠》選段《青綠》
完顏洪烈。
完顏洪烈。
任哲正在創作《笑傲江湖》任我行
任哲正在創作《笑傲江湖》任我行
《俠之大者–金庸百年誕辰紀念.任哲雕塑展》現場
《俠之大者–金庸百年誕辰紀念.任哲雕塑展》現場
香港電影資料館「萬象之華 ― 香港電影預告片珍藏展」
香港電影資料館「萬象之華 ― 香港電影預告片珍藏展」
《雷雨》(1957)的預告片畫面。
《雷雨》(1957)的預告片畫面。
圖示《歡喜冤家》(1959)的預告片畫面。(鳴謝何偉彰授權使用)
圖示《歡喜冤家》(1959)的預告片畫面。(鳴謝何偉彰授權使用)
圖示《破壞之王》(1994)的預告片畫面。(電影片段及劇照由天映娛樂有限公司提供)
圖示《破壞之王》(1994)的預告片畫面。(電影片段及劇照由天映娛樂有限公司提供)
圖示《遊俠兒》(1970)的預告片畫面。(電影片段及劇照由天映娛樂有限公司提供)
圖示《遊俠兒》(1970)的預告片畫面。(電影片段及劇照由天映娛樂有限公司提供)
 體驗做星級歌手《做一分鐘巨星》雅旺錄音室導賞團
體驗做星級歌手《做一分鐘巨星》雅旺錄音室導賞團
導賞員將細訴錄音室的故事和歷史,及解構錄音室的設計概念。
導賞員將細訴錄音室的故事和歷史,及解構錄音室的設計概念。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