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仔全新微缩模型展览!精致模型呈现香港旧情怀 长洲抢包山/鹅颈桥打小人/茶楼一盅两件

2024-06-21 00:00

湾仔香港.设计廊全新微缩模型展《细看香港》长洲抢包山/鹅颈桥打小人/一盅两件 16件精巧模型呈现香港旧情怀
湾仔香港.设计廊全新微缩模型展《细看香港》长洲抢包山/鹅颈桥打小人/一盅两件 16件精巧模型呈现香港旧情怀

湾仔好去处2024|长洲抢包山、鹅颈桥打小人、在茶楼叹「一盅两件」等,每一幕都是香港人熟识的场景。由即日起至7月7日,湾仔将会举行全新微缩模型艺术作品展《细看香港》,将一座座精致而栩栩如生的立体微缩模型呈现于大家眼前。《细看香港》展览将会展出共16件人手制作的立体微缩模型,以香港情怀为主题,除上述提及的场景,还有4件首次公开亮相的作品——《龙凤大礼堂(囍宴)》、《豆浆店》、《药材铺》及《皮影戏》,全部都很值得细赏!

湾仔微缩模型展呈现香港旧情怀 作品最大缩小率50倍 细致呈现人物表情

今次展出的《细看香港》微型艺术作品,俱出自本地微缩模型艺术工作室「TOMA Miniatures」两位创办人陈慧姬(Maggie)(左)、黎炽明(Tony)(右)以及一班学生的手
今次展出的《细看香港》微型艺术作品,俱出自本地微缩模型艺术工作室「TOMA Miniatures」两位创办人陈慧姬(Maggie)(左)、黎炽明(Tony)(右)以及一班学生的手
造工逼真的《两层双塔式公屋》,呈现70年代的公屋特色。
造工逼真的《两层双塔式公屋》,呈现70年代的公屋特色。
充满「香港味」的旧式理发店《香港发廊》。
充满「香港味」的旧式理发店《香港发廊》。
《香港发廊》内部
《香港发廊》内部
《长洲抢包山》 模型让参观者感受到人声鼎沸的节日盛况。
《长洲抢包山》 模型让参观者感受到人声鼎沸的节日盛况。
微缩至约一根手指般长、正努力抢包山的健儿们的脸部表情,也被细致呈现。
微缩至约一根手指般长、正努力抢包山的健儿们的脸部表情,也被细致呈现。
70年代的屋邨士多
70年代的屋邨士多
湾仔鹅颈桥桥底是著名的「打小人」热门地点。每逢惊蛰,不少人会到《鹅颈桥打小人》,希望藉由此种仪祀来驱逐、报复所谓的「小人」。
湾仔鹅颈桥桥底是著名的「打小人」热门地点。每逢惊蛰,不少人会到《鹅颈桥打小人》,希望藉由此种仪祀来驱逐、报复所谓的「小人」。
每逢惊蛰,不少人会到《鹅颈桥打小人》
每逢惊蛰,不少人会到《鹅颈桥打小人》
湾仔电车路旁的《和昌大押》拥有逾130年历史,是香港极具代表性的文化地标之一。
湾仔电车路旁的《和昌大押》拥有逾130年历史,是香港极具代表性的文化地标之一。
位于湾仔电车路旁的《和昌大押》拥有逾130年历史,是香港极具代表性的文化地标之一。
位于湾仔电车路旁的《和昌大押》拥有逾130年历史,是香港极具代表性的文化地标之一。
首次公开亮相的《龙凤大礼堂(囍宴)》是1970、80年代婚宴的必然之选。极具气派的雕龙雕凤配上美味佳肴,模型重塑了昔日大排筵席的「囍宴」情景。
首次公开亮相的《龙凤大礼堂(囍宴)》是1970、80年代婚宴的必然之选。极具气派的雕龙雕凤配上美味佳肴,模型重塑了昔日大排筵席的「囍宴」情景。
随著时代变迁,那些盛载著各式点心的「点心车」在茶楼中变得日渐罕见。
随著时代变迁,那些盛载著各式点心的「点心车」在茶楼中变得日渐罕见。
随著时代变迁,那些盛载著各式点心的「点心车」在茶楼中变得日渐罕见。
随著时代变迁,那些盛载著各式点心的「点心车」在茶楼中变得日渐罕见。
《客家茶粿》是新界乡村和客家文化中的传统食物,分咸、甜两种。展示的茶粿品种多样,包括鸡屎藤、艾草茶粿等,几可乱真。
《客家茶粿》是新界乡村和客家文化中的传统食物,分咸、甜两种。展示的茶粿品种多样,包括鸡屎藤、艾草茶粿等,几可乱真。
《客家茶粿》是新界乡村和客家文化中的传统食物,分咸、甜两种。展示的茶粿品种多样,包括鸡屎藤、艾草茶粿等,几可乱真。
《客家茶粿》是新界乡村和客家文化中的传统食物,分咸、甜两种。展示的茶粿品种多样,包括鸡屎藤、艾草茶粿等,几可乱真。
时代变迁,曾经遍布香港街头巷尾的传统《凉茶铺》逐渐在闹市消失。除了铺内常见的「廿四味」、「五花茶」、「银菊茶」等凉茶,模型还盛载著已被时代淘汰的「大牛龟」电视。
时代变迁,曾经遍布香港街头巷尾的传统《凉茶铺》逐渐在闹市消失。除了铺内常见的「廿四味」、「五花茶」、「银菊茶」等凉茶,模型还盛载著已被时代淘汰的「大牛龟」电视。
「廿四味」是香港常见的传统凉茶之一
「廿四味」是香港常见的传统凉茶之一
首次公开亮相的本地旧式《豆浆店》
首次公开亮相的本地旧式《豆浆店》
首次公开亮相的本地旧式《药材铺》微缩模型
首次公开亮相的本地旧式《药材铺》微缩模型
已列入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皮影戏》首次于公众亮相。
已列入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皮影戏》首次于公众亮相。
以皮影戏形式欣赏「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之精彩戏码。
以皮影戏形式欣赏「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之精彩戏码。

 

今次展出的《细看香港》微型艺术作品,俱出自本地微缩模型艺术工作室「TOMA Miniatures」两位创办人陈慧姬(Maggie)、黎炽明(Tony)以及一班学生的手,作品与实物相比的最大缩小率为50倍,看来小巧精致,细节分明,如微缩至约一根手指般长、正努力抢包山的健儿们的脸部表情,也被细致呈现。

取材香港传统文化 立体保存珍贵回忆

题材方面,今次展览以香港传统文化为概念,选取多个具代表性的香港传统及建筑风貌制成立体微缩模型,包括香港传统节日特色活动《长洲抢包山》及《鹅颈桥打小人》;糅合东西方饮食文化的《冰室》与《扒房》、正宗地道港式「一盅两件」的《茶楼》;具标志性建筑如湾仔百年古迹《和昌大押》及70年代香港公共屋邨《两层双塔式公屋》;深入民间的旧式理发店《香港发廊》等。展览同时展出学生们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皮影戏》和旧式传统《药材铺》为题的作品,重现港人的珍贵回忆。

Tony表示,他希望香港这些文化特色能被「摆上枱」欣赏之馀,同时亦能将一些珍贵的集体回忆立体保存下来:「我们相信香港的独特文化和历史需要保留下来,而微缩是一个可以把记忆立体化、具体化和永久化的技术,因此我们非常重视微缩技术的传承,让将来的每一个时间点都可以有人利用这项技术把重要的文化保存与延续下去。」

《细看香港》微缩模型展

  • 日期:即日至7月7日(星期日)
  • 地点:湾仔港湾道1号香港会议展览中心地下「香港.设计廊」
  • 时间:上午10时30分至晚上7时30分
  • 网页:https://www.facebook.com/HKTDC.DesignGallery

资料及图片:Love HK 2024

延伸阅读:香港流行文化节2024|8大活动推介!《三侠四义》金庸音乐会/黄沾作品展/港产电影珍藏展 附活动日期/地点/门票详情

《三侠四义》金庸作品音乐会
《三侠四义》金庸作品音乐会
《三侠四义》金庸作品音乐会重新演绎顾嘉辉作品
《三侠四义》金庸作品音乐会重新演绎顾嘉辉作品
两位已故香港乐坛巨匠顾嘉辉及黄沾,曾为金庸笔下的文学巨著谱制不少经典乐章
两位已故香港乐坛巨匠顾嘉辉及黄沾,曾为金庸笔下的文学巨著谱制不少经典乐章
《三侠四义》金庸作品音乐会表演歌手李骏杰(Jeremy)
《三侠四义》金庸作品音乐会表演歌手李骏杰(Jeremy)
《三侠四义》金庸作品音乐会表演歌手岑宁儿
《三侠四义》金庸作品音乐会表演歌手岑宁儿
「武林盛舞嘉年华」主办机构为唐娅艺科负责人唐娅(左),是香港舞蹈团前首席舞蹈员,以及「武林盛舞嘉年华」合办机构中国武术国际学院负责人黄宇帆院长(右),为蔡李佛派黄江嫡系。
「武林盛舞嘉年华」主办机构为唐娅艺科负责人唐娅(左),是香港舞蹈团前首席舞蹈员,以及「武林盛舞嘉年华」合办机构中国武术国际学院负责人黄宇帆院长(右),为蔡李佛派黄江嫡系。
舞蹈诗剧《只此青绿》选段《青绿》
舞蹈诗剧《只此青绿》选段《青绿》
完颜洪烈。
完颜洪烈。
任哲正在创作《笑傲江湖》任我行
任哲正在创作《笑傲江湖》任我行
《侠之大者–金庸百年诞辰纪念.任哲雕塑展》现场
《侠之大者–金庸百年诞辰纪念.任哲雕塑展》现场
香港电影资料馆「万象之华 ― 香港电影预告片珍藏展」
香港电影资料馆「万象之华 ― 香港电影预告片珍藏展」
《雷雨》(1957)的预告片画面。
《雷雨》(1957)的预告片画面。
图示《欢喜冤家》(1959)的预告片画面。(鸣谢何伟彰授权使用)
图示《欢喜冤家》(1959)的预告片画面。(鸣谢何伟彰授权使用)
图示《破坏之王》(1994)的预告片画面。(电影片段及剧照由天映娱乐有限公司提供)
图示《破坏之王》(1994)的预告片画面。(电影片段及剧照由天映娱乐有限公司提供)
图示《游侠儿》(1970)的预告片画面。(电影片段及剧照由天映娱乐有限公司提供)
图示《游侠儿》(1970)的预告片画面。(电影片段及剧照由天映娱乐有限公司提供)
 体验做星级歌手《做一分钟巨星》雅旺录音室导赏团
体验做星级歌手《做一分钟巨星》雅旺录音室导赏团
导赏员将细诉录音室的故事和历史,及解构录音室的设计概念。
导赏员将细诉录音室的故事和历史,及解构录音室的设计概念。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