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銘堯 – 華格納歌劇 漂泊的荷蘭人|自得其樂

2024-06-22 00:00

華格納將自己由倫敦乘坐小船偷渡至法國的驚險旅程,譜成歌劇《漂泊的荷蘭人》。
華格納將自己由倫敦乘坐小船偷渡至法國的驚險旅程,譜成歌劇《漂泊的荷蘭人》。

「走難」,是華格納前半生的主題。1834年,二十一歲的華格納接受了貝特曼(Heinrich Bethmann)的邀請,在貝特曼的巡迴劇團中擔任指揮。華格納不是特別賞識這劇團的藝術造詣,而是着迷於當中的一位女演員——暱稱為「米娜」的柏納娜(Christine Wilhelmine Planer)。

米娜雖然為華格納帶來重要的工作機會,但兩人的關係並不順利,他們在結婚後不久,都背着對方繼續與異性交往。而且,因着米娜工作的劇團倒閉,華格納兩夫婦需經常逃避負債。1837年,華格納遠赴當時屬於俄羅斯帝國的波羅的海城市里加(Riga),擔任歌劇院的音樂總監,但是米娜的揮霍卻令夫婦二人再度面對債主臨門。

華格納當時心生一計,就是打算經倫敦前往法國,在法國歌劇院上演他新創作的歌劇,這樣既可以賺取金錢,還可以避債。可是債主們卻捷足先登,華格納的護照被沒收掉,因此他們往倫敦的旅程,變成了一趟經小船偷渡的危險之旅,期間還遇上了巨大的風暴,讓本來只需八天的旅程,結果用上了三個星期。

華格納後來將這段驚險的旅程,譜成歌劇《漂泊的荷蘭人》(《Der fliegende Holländer》),並由自己親自編寫劇本,一手包辦全部創作。船員在甲板上與風暴角力的叫喊,在海灣中迴響的呼嘯風聲,生動地組成了這歌劇的音樂圖畫。

文:胡銘堯 圖:作者提供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