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節氣養生2024|夏至氣溫最高34°C 中醫推介10款食物湯水 消暑清熱祛濕

2024-06-20 00:00

夏至節氣養生2024|夏至氣溫最高34°C 中醫推介10款食物湯水 消暑清熱祛濕
夏至節氣養生2024|夏至氣溫最高34°C 中醫推介10款食物湯水 消暑清熱祛濕

夏至2024/夏至節氣/二十四節氣/養生/禁忌/飲食|2024年6月21日(星期五)是二十四節氣的「夏至」,也是全年白晝最長的一天。今年夏至最高氣溫達34°C,相當酷熱。註冊中醫師陳倩如接受《星島頭條》訪問,講解「夏至」的意思,以及夏至節氣養生重點,減少濕熱引起脾胃及心臟不適,甚至中暑。陳醫師又推介10種食材及湯水,在炎熱消暑清熱、祛濕。

夏至是甚麼意思?夏至養生重點是甚麼?

夏至是白晝最長的一天?註冊中醫師陳倩如表示,「夏至」意思是指夏天的中點,屬於夏季的第4個節氣,也是北半球全年白晝最長、黑夜最短的一天。從夏至開始,陽氣漸降而陰氣漸升,氣溫亦持續升高,越來越熱。

夏至陽氣最盛?陳醫師指,夏至是一年之中陰陽更迭的重要時刻,這時候陽氣最盛;夏至後,陽氣開始斂降,陰氣開始生發。夏至養生須固護陽氣,同時注意養陰,有助保持陰陽平衡。

本港天文台表示,受副熱帶高壓脊影響,廣東沿岸普遍晴朗。6月21日天氣酷熱,天文台錄得最高氣溫34.0度,是今年以來的最高紀錄,亦平了1980年錄得的夏至最高氣溫。

天文台預測6月21至29日的天氣概況(資料來源:香港天文台)
天文台預測6月21至29日的天氣概況(資料來源:香港天文台)

夏至節氣天氣濕熱 心臟脾胃易不適

夏至節氣哪些臟腑最受影響?陳倩如醫師提醒,夏至時節天氣炎熱,陽盛於外,容易產生暑氣,心和脾最受影響。因此,夏至節氣容易出現以下不適症狀:

  • 溫度高加上降雨增多,增加體內濕熱,令脾胃消化吸收功能減弱,出現腹瀉、腹痛、食慾減退等問題。
  • 體內濕氣重會影響睡眠質素,加上夏天屬火,在人體對應心臟,心火旺盛,容易導致失眠夢。火氣旺盛會損傷陰分,出現口乾、喉嚨痛、牙痛、便秘等陰虛火旺症狀。

夏至節氣養生宜吃甚麼?推介6種食物清熱生津

陳倩如醫師推介6種適合夏至的食材,具有消熱消暑、生津止渴、改善消化等功效:

夏至節氣養生食物
夏至節氣養生食物
夏至節氣養生食物:五味子
夏至節氣養生食物:五味子
五味子味酸、甘,性溫
五味子味酸、甘,性溫
五味子功效:可斂肺滋腎,生津斂汗
五味子功效:可斂肺滋腎,生津斂汗
夏至節氣養生食物:烏梅
夏至節氣養生食物:烏梅
烏梅味酸、澀,性平
烏梅味酸、澀,性平
烏梅功效:可生津止渴,澀腸止瀉
烏梅功效:可生津止渴,澀腸止瀉
夏至節氣養生食物:山楂
夏至節氣養生食物:山楂
山楂味酸、甘,性微溫
山楂味酸、甘,性微溫
山楂功效:可消食化積,健脾行氣
山楂功效:可消食化積,健脾行氣
夏至節氣養生食物:蓮藕
夏至節氣養生食物:蓮藕
蓮藕味甘、澀,性涼
蓮藕味甘、澀,性涼
蓮藕功效:可健脾開胃,生津潤燥
蓮藕功效:可健脾開胃,生津潤燥
夏至節氣養生食物:苦瓜
夏至節氣養生食物:苦瓜
苦瓜味苦,性寒
苦瓜味苦,性寒
苦瓜功效:可清熱祛暑,明目解毒
苦瓜功效:可清熱祛暑,明目解毒
夏至節氣養生食物:綠豆
夏至節氣養生食物:綠豆
綠豆味甘,性寒
綠豆味甘,性寒
綠豆功效:可清熱解毒,消暑利尿
綠豆功效:可清熱解毒,消暑利尿

 

 

夏至節氣推介6種食物 養生宜吃酸?

夏至養生食物|1. 五味子

  • 性味:味酸、甘,性溫
  • 功效:斂肺滋腎,生津斂汗

夏至養生食物|2. 烏梅

  • 性味:味酸、澀,性平
  • 功效:生津止渴,澀腸止瀉

夏至養生食物|3. 山楂

  • 性味:味酸、甘,性微溫
  • 功效:消食化積,健脾行氣

夏至養生食物|4. 蓮藕

  • 性味:味甘、澀,性涼
  • 功效:健脾開胃,生津潤燥

夏至養生食物|5. 苦瓜

  • 性味:味苦,性寒
  • 功效:清熱祛暑,明目解毒

夏至養生食物|6. 綠豆

  • 性味:味甘,性寒
  • 功效:清熱解毒,消暑利尿

夏至養生推介4款湯水食療 清熱消暑去水腫

除了上述食材,陳醫師亦推介4款夏至養生湯水及消暑茶飲,有助紓解暑氣、安寧神安眠、改善脾胃功能。

夏至節氣養生|消暑茶飲:生脈茶、百合蓮子茶

夏至節氣養生茶飲
夏至節氣養生茶飲
夏至節氣養生茶飲:生脈茶
夏至節氣養生茶飲:生脈茶
生脈茶材料:花旗參5g、麥冬10g、 五味子3g、淡竹葉3g、 甘草5g
生脈茶材料:花旗參5g、麥冬10g、 五味子3g、淡竹葉3g、 甘草5g
生脈茶可益氣生津,斂陰止汗
生脈茶可益氣生津,斂陰止汗
生脈茶適合咽乾舌燥、汗多人士
生脈茶適合咽乾舌燥、汗多人士
生脈茶做法 1. 清水沖洗材料; 2. 將所有材料放入茶壺; 3. 用滾水浸泡,燜15分鐘即可飲用
生脈茶做法 1. 清水沖洗材料; 2. 將所有材料放入茶壺; 3. 用滾水浸泡,燜15分鐘即可飲用
夏至節氣養生茶飲:百合蓮子茶
夏至節氣養生茶飲:百合蓮子茶
百合蓮子茶材料:百合5g、蓮子5g、 綠茶茶葉適量/茶包1個、 冰糖適量
百合蓮子茶材料:百合5g、蓮子5g、 綠茶茶葉適量/茶包1個、 冰糖適量
百合蓮子茶可清熱除煩,清心安神
百合蓮子茶可清熱除煩,清心安神
百合蓮子茶適合失眠夢多、容易煩躁人士
百合蓮子茶適合失眠夢多、容易煩躁人士
百合蓮子茶做法 1. 蓮子不用去芯,材料洗淨 2. 百合、蓮子加入500ml清水,煲滾後轉文火煲20分鐘
百合蓮子茶做法 1. 蓮子不用去芯,材料洗淨 2. 百合、蓮子加入500ml清水,煲滾後轉文火煲20分鐘
百合蓮子茶做法 3. 加入冰糖,融化後關火 4. 加入適量茶葉或茶包沖泡即可飲用
百合蓮子茶做法 3. 加入冰糖,融化後關火 4. 加入適量茶葉或茶包沖泡即可飲用

 

 

夏至養生消暑茶飲|1. 生脈茶

  • 份量:1人份
  • 材料:花旗參5g、麥冬10g、五味子3g、淡竹葉3g、甘草5g
  • 功效:益氣生津,斂陰止汗;適合咽乾舌燥、汗多人士。
  • 做法:清水沖洗材料;將所有材料放入茶壺;用滾水浸泡,燜15分鐘即可飲用。

夏至養生消暑茶飲|2. 百合蓮子茶

  • 份量:1人份
  • 材料:百合5g、蓮子5g、綠茶茶葉適量/茶包1個、冰糖適量
  • 功效:清熱除煩,清心安神;適合失眠夢多、容易煩躁人士。
  • 做法:蓮子不用去芯,材料洗淨;百合、蓮子加入500毫升清水,煲滾後轉文火煲20分鐘;加入冰糖,融化後關火;加入適量茶葉或茶包沖泡即可飲用。

夏至節氣養生|消暑湯水:豬腱蓮子薏米湯、冬瓜三豆湯

夏至節氣養生湯水:豬腱蓮子薏米湯
夏至節氣養生湯水:豬腱蓮子薏米湯
豬腱蓮子薏米湯材料:生熟薏米各30g、 蓮子40g、豬腱半斤、 馬蹄半斤、粟米2條
豬腱蓮子薏米湯材料:生熟薏米各30g、 蓮子40g、豬腱半斤、 馬蹄半斤、粟米2條
豬腱蓮子薏米湯可清熱祛濕、健脾利水
豬腱蓮子薏米湯可清熱祛濕、健脾利水
豬腱蓮子薏米湯性味平和,適合一家大小飲用
豬腱蓮子薏米湯性味平和,適合一家大小飲用
豬腱蓮子薏米湯做法 1. 生熟薏米洗淨後浸泡1小時; 2. 豬展氽水,盛起沖洗後瀝乾; 3. 粟米切塊,馬蹄沖洗後去皮;
豬腱蓮子薏米湯做法 1. 生熟薏米洗淨後浸泡1小時; 2. 豬展氽水,盛起沖洗後瀝乾; 3. 粟米切塊,馬蹄沖洗後去皮;
4. 全部材料加入4L水,水滾後轉細火,煲2小時後以鹽調味即可享用
4. 全部材料加入4L水,水滾後轉細火,煲2小時後以鹽調味即可享用
夏至節氣養生湯水:冬瓜三豆湯
夏至節氣養生湯水:冬瓜三豆湯
冬瓜三豆湯材料:冬瓜1斤、扁豆30g、 眉豆30g、赤小豆30g、 蜜棗2粒
冬瓜三豆湯材料:冬瓜1斤、扁豆30g、 眉豆30g、赤小豆30g、 蜜棗2粒
冬瓜三豆湯可清暑利濕,健脾消腫
冬瓜三豆湯可清暑利濕,健脾消腫
冬瓜三豆湯適合容易水腫人士
冬瓜三豆湯適合容易水腫人士
冬瓜三豆湯做法 1. 冬瓜連皮洗淨,切塊 2. 全部材料洗淨,豆類浸泡1小時
冬瓜三豆湯做法 1. 冬瓜連皮洗淨,切塊 2. 全部材料洗淨,豆類浸泡1小時
冬瓜三豆湯做法 3. 全部材料加入3L水,水滾後轉細火,煲2小時後以鹽調味即可享用
冬瓜三豆湯做法 3. 全部材料加入3L水,水滾後轉細火,煲2小時後以鹽調味即可享用
冬瓜三豆湯食用宜忌:冬瓜性寒,女性月經期間不建議服用
冬瓜三豆湯食用宜忌:冬瓜性寒,女性月經期間不建議服用

 

 

夏至養生消暑湯水|1. 豬腱蓮子薏米湯

  • 份量:4人份
  • 材料:生熟薏米各30g、蓮子40g、豬腱半斤、馬蹄半斤、粟米2條
  • 功效:清熱祛濕、健脾利水;性味平和,適合一家大小飲用。
  • 做法:生熟薏米洗淨後浸泡1小時;豬展氽水,盛起沖洗後瀝乾;粟米切塊,馬蹄沖洗後去皮;全部材料加入4升水,水滾後轉細火,煲2小時後以鹽調味即可享用。

夏至養生消暑湯水|2. 冬瓜三豆湯

  • 份量:4人份
  • 材料:冬瓜1斤、扁豆30g、眉豆30g、赤小豆30g、蜜棗2粒
  • 功效:清暑利濕,健脾消腫;適合容易水腫人士。
  • 做法:冬瓜連皮洗淨,切塊;全部材料洗淨,豆類浸泡1小時;全部材料加入3L水,水滾後轉細火,煲2小時後以鹽調味即可享用。
  • 注意:冬瓜性寒,女性月經期間不建議服用。

夏至養生忌吃3類食物 天氣熱吃辣更易上火

陳醫師提醒,有3類食物,不適宜在夏至期間食用,否則可能會加劇上火及腸胃不適症狀:

夏至養生 不宜吃的食物
夏至養生 不宜吃的食物
未煮熟的食物
未煮熟的食物
生蠔
生蠔
刺身
刺身
因夏天溫度高,細菌容易滋生,增加食物中毒風險
因夏天溫度高,細菌容易滋生,增加食物中毒風險
油膩食物
油膩食物
炸雞
炸雞
肥豬肉
肥豬肉
中醫認為肥甘厚膩之品會生濕生熱,增加體內痰熱,並妨礙脾胃運作
中醫認為肥甘厚膩之品會生濕生熱,增加體內痰熱,並妨礙脾胃運作
辛辣食物
辛辣食物
辣椒
辣椒
花椒
花椒
辛辣食物耗傷陰津,又助長熱邪,容易導致口乾、喉嚨痛等上火症狀
辛辣食物耗傷陰津,又助長熱邪,容易導致口乾、喉嚨痛等上火症狀

 

 

夏至養生忌吃3類食物

1. 未煮熟的食物

  • 食物例子:生蠔、刺身
  • 忌吃原因:夏天溫度高,細菌容易滋生,增加食物中毒風險。

2. 油膩食物

  • 食物例子:炸雞、肥豬肉
  • 忌吃原因:中醫認為肥甘厚膩之品會生濕生熱,增加體內痰熱,並妨礙脾胃運作。

3. 辛辣食物

  • 食物例子:辣椒、花椒
  • 忌吃原因:辛辣食物耗傷陰津,又助長熱邪,容易導致口乾、喉嚨痛等上火症狀。

延伸閱讀:夏天消暑飲清水非最解渴?實測13種飲品補水效果

飲品補水效果排名
飲品補水效果排名
第13位 咖啡
第13位 咖啡
第12位 窖藏啤酒
第12位 窖藏啤酒
第11位 梳打水
第11位 梳打水
第10位 水
第10位 水
第9位 運動飲品
第9位 運動飲品
第8位 茶
第8位 茶
第7位 凍茶
第7位 凍茶
第6位 無糖可樂
第6位 無糖可樂
第5位 可樂
第5位 可樂
第4位 橙汁
第4位 橙汁
第3位 全脂牛奶
第3位 全脂牛奶
第2位 口服補水液
第2位 口服補水液
第1位 脫脂牛奶
第1位 脫脂牛奶

 

 

延伸閱讀:夏天10大消暑解渴食物 冬瓜可消暑降血脂?

營養師推介10大消暑食物
營養師推介10大消暑食物
西瓜
西瓜
水分充足可消暑
水分充足可消暑
富含維他命A,有助皮膚加速復原和抗菌
富含維他命A,有助皮膚加速復原和抗菌
茄紅素有助改善血管功能、抗氧化、增強免疫力
茄紅素有助改善血管功能、抗氧化、增強免疫力
含鉀質,適量補充可舒緩神經、放鬆肌肉,亦能幫助體內的鈣質吸收,強化骨骼和關節
含鉀質,適量補充可舒緩神經、放鬆肌肉,亦能幫助體內的鈣質吸收,強化骨骼和關節
冬瓜
冬瓜
冬瓜含有豐富胺基酸、膳食纖維、維他命C、鉀
冬瓜含有豐富胺基酸、膳食纖維、維他命C、鉀
有助去水腫
有助去水腫
抑制黑色素形成
抑制黑色素形成
增強腸道蠕動
增強腸道蠕動
降低膽固醇和血脂
降低膽固醇和血脂
竹蔗
竹蔗
清熱滋潤 雖然糖分稍微較高,但含豐富膳食纖維、維他命B、鐵和鈣等營養素
清熱滋潤 雖然糖分稍微較高,但含豐富膳食纖維、維他命B、鐵和鈣等營養素
有助治療缺鐵性貧血
有助治療缺鐵性貧血
抑制癌細胞,增強新陳代謝和消除疲勞
抑制癌細胞,增強新陳代謝和消除疲勞
綠豆
綠豆
清熱解毒,預防中暑 含豐富蛋白質及膳食纖維
清熱解毒,預防中暑 含豐富蛋白質及膳食纖維
能改善腸道消化,很適合控制體重人士
能改善腸道消化,很適合控制體重人士
能抗氧化、降血壓、膽固醇
能抗氧化、降血壓、膽固醇
海帶
海帶
利尿消腫 含豐富膳食纖維、維他命C、鈣、鐵
利尿消腫 含豐富膳食纖維、維他命C、鈣、鐵
改善皮膚狀況,減少黑色素沉澱
改善皮膚狀況,減少黑色素沉澱
薏米
薏米
清熱袪濕
清熱袪濕
含有豐富蛋白質,有助改善皮膚和頭髮狀況
含有豐富蛋白質,有助改善皮膚和頭髮狀況
舒緩腸道炎症
舒緩腸道炎症
飲用薏米水能消暑解熱
飲用薏米水能消暑解熱
馬蹄
馬蹄
清熱解渴 含有豐富鉀質、膳食纖維,有助抗氧化
清熱解渴 含有豐富鉀質、膳食纖維,有助抗氧化
很適合夏日用來煲湯,清熱下火
很適合夏日用來煲湯,清熱下火
苦瓜
苦瓜
含有豐富維他命C,能增強免疫力
含有豐富維他命C,能增強免疫力
能預防中暑,清熱解毒
能預防中暑,清熱解毒
鰻魚
鰻魚
祛濕補血 含豐富不飽和脂肪酸、鈣質、維他命A、D、E和蛋白質等
祛濕補血 含豐富不飽和脂肪酸、鈣質、維他命A、D、E和蛋白質等
有助降血脂,預防心血管疾病
有助降血脂,預防心血管疾病
舒緩夏天帶來的疲倦感
舒緩夏天帶來的疲倦感
蓮藕
蓮藕
解暑退熱 含豐富膳食纖維、維他命C、鉀、鈣等
解暑退熱 含豐富膳食纖維、維他命C、鉀、鈣等
有助降低及穩定血糖
有助降低及穩定血糖
改善腸道消化
改善腸道消化
舒緩夏日食慾不佳的情況
舒緩夏日食慾不佳的情況

資料提供:「仁美專科中醫診所」註冊中醫師陳倩如

記者:陳思雅

---

相關文章:

3種水果恐越吃越肥 血脂血糖齊飆 營養師推介1款飲品 夏日瘦身必喝

夏天必吃苦瓜消暑 更可降膽固醇防癌?營養師拆解4大好處

夏天養生防病!中醫推介21種蔬菜水果湯水 清熱/消暑/祛濕/止咳/防腹瀉便秘

夏天吃西瓜可消暑補水嗎?糖尿病人不能吃?專家教3招揀靚西瓜 紅肉還是黃肉好?

女子吃隔夜西瓜休克險死 保鮮紙是關鍵?3大做法易中毒致命

40歲男喝1飲品消暑險死 全身痠痛發燒送院 醫生揭關鍵原因

酷熱天氣1降溫方法中風率高4倍 狂飲水都錯?專家揭致命做法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