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過剩恐短命16年? 醫生揭身體出現4情況高危 消化不良是警號?

2024-06-19 00:00

營養過剩恐短命16年? 醫生揭身體出現4情況高危 消化不良是警號?
營養過剩恐短命16年? 醫生揭身體出現4情況高危 消化不良是警號?

現代人食物充足,吃得豐富,營養過剩問題越趨普遍。有醫生指出,營養過剩有機會加速器官衰老,有研究更指有機會減壽,令壽命短16年。若身體出現4種情況,恐怕是營養過剩的警號。

營養過剩4大警號 經常消化不良要小心

重症科醫生黃軒在其Facebook專頁發文指,營養過剩是不少都市人的通病。要及早發現自己有沒有營養過剩問題,就要多留意身體是否出現4大警號,消化不良人士則要特別留意。

如何知道自己營養過剩?⬇⬇⬇

營養過剩警號。
營養過剩警號。
1. 肥胖體型。
1. 肥胖體型。
當身體攝入的營養素超出身體需求,伴隨著能量的過量攝入,這些多餘的油脂若未被及時消耗,便會轉化為脂肪儲存於體內,導致超重和肥胖。
當身體攝入的營養素超出身體需求,伴隨著能量的過量攝入,這些多餘的油脂若未被及時消耗,便會轉化為脂肪儲存於體內,導致超重和肥胖。
患上糖尿病、高血壓、代謝症候群和癌症等慢性病的風險也會增加,肥胖者的死亡率也相對較高。
患上糖尿病、高血壓、代謝症候群和癌症等慢性病的風險也會增加,肥胖者的死亡率也相對較高。
2. 脂肪肝。
2. 脂肪肝。
當身體在飲食中攝入過量營養,體內脂肪含量自然會上升,而且不止在皮下組織屯積,更有機會在肝細胞內積聚,形成脂肪肝。
當身體在飲食中攝入過量營養,體內脂肪含量自然會上升,而且不止在皮下組織屯積,更有機會在肝細胞內積聚,形成脂肪肝。
脂肪肝可導致代謝症候群、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
脂肪肝可導致代謝症候群、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
3. 胰臟炎。
3. 胰臟炎。
當身體攝入大量高脂、高蛋白食物時,胰腺需要分泌更多的消化液,有機會導致胰臟液中的消化酶過度活躍,增患急性胰臟炎風險。
當身體攝入大量高脂、高蛋白食物時,胰腺需要分泌更多的消化液,有機會導致胰臟液中的消化酶過度活躍,增患急性胰臟炎風險。
4. 火燒心。
4. 火燒心。
過量飲食會令胃部撐大,胃液分泌增加,有可能導致胃酸反流入食道,引起胃灼熱。
過量飲食會令胃部撐大,胃液分泌增加,有可能導致胃酸反流入食道,引起胃灼熱。

 

 

身體營養過剩4大警號

1. 肥胖體型

  • 成因:肥胖就是營養過剩帶來最明顯的身體問題之一,當身體攝入的營養素超出身體需求,伴隨著能量的過量攝入,這些多餘的油脂若未被及時消耗,便會轉化為脂肪儲存於體內,導致超重和肥胖。
     
  • 影響:肥胖人士患上糖尿病、高血壓、代謝症候群和癌症等慢性病的風險也會增加,肥胖者的死亡率也因此相對較高。

2. 脂肪肝

  • 成因:當身體在飲食中攝入過量營養,體內脂肪含量自然會上升,而且不止在皮下組織屯積,更有機會在肝細胞內積聚,形成脂肪肝。
     
  • 相關研究及影響:過去曾有研究指,營養過剩是導致脂肪肝的主要原因之一。這種脂肪累積已經不僅是單純的體重問題,這會導致一系列健康問題,包括代謝症候群、糖尿病,甚至是心血管疾病。

3. 胰臟炎

  • 成因:胰臟消化液主要是幫助消化食物,這些消化液含有多種消化酶,能夠分解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但當身體攝入大量高脂、高蛋白食物時,胰腺需要分泌更多的消化液處理這些食物。這有機會導致胰臟液中的消化酶過度活躍,增加患上急性胰臟炎的風險。

4. 火燒心

  • 成因:過量飲食會令胃部撐大,胃液分泌增加,有可能導致胃酸反流入食道,引起沛化不良及胃灼熱,即「火燒心」。

黃軒醫生指,當身體經常過量飲食,消化系統會造成長期負擔,有機會導致內臟過早衰老及免疫功能下降。因此當身體如出現上述消化疾病時應盡快求醫,檢查是否涉及其他如癌症、新陳代謝疾病等慢性病合併出現的風險。

【同場加映】脂肪肝有甚麼症狀?如何檢查?

脂肪肝症狀及檢查方法
脂肪肝症狀及檢查方法
脂肪肝症狀及檢查方法 症狀通常不明顯
脂肪肝症狀及檢查方法 症狀通常不明顯
食慾不振
食慾不振
噁心
噁心
嘔吐
嘔吐
右上腹不適
右上腹不適
疲勞
疲勞
嚴重可致肝臟發大
嚴重可致肝臟發大
脂肪肝檢查方法
脂肪肝檢查方法

 

營養過剩恐短命16年 如何可減低死亡風險?

黃軒醫生表示,2024年6月一份刊登在國際期刊《Nature》(《自然-衰老》)的研究,透過小鼠實驗發現,當小鼠處於營養過剩的狀態時,其體內的mTOR蛋白複合物活性會增加,誘發實質器官損傷和發生髓系發炎反應,兩者加速器官老化,令牠們的壽命可能縮短高達30%。如果換算成人類壽命,營養過剩或有機會令人短命16年。黃軒醫生形容:「這就像給機器加太多油,反而讓機器過勞壞掉一樣。」

另外,一份於2023年2月刊登在國際期刊《Nature》的研究則指出避免營養過剩的方法。研究人員指出,透過減少攝取卡路里攝可避免營養過剩,減緩衰老速度。具體而言,只要減少25%的卡路里攝取量,已可以避免營養過剩,同時可將衰老速度減慢2%到3%,死亡風險降低10%至15%。

如何預防營養過剩問題?醫生教7大貼士

關於預防營養過剩的方法,黃軒醫生指出,關鍵在於保持均衡飲食和健康生活方式,他教預防營養過剩的7大貼士。每周做運動就可以?

預防身體營養過剩的方法⬇⬇⬇

預防營養過剩貼士。
預防營養過剩貼士。
保持均衡飲食。
保持均衡飲食。
限制脂肪攝取。
限制脂肪攝取。
增加纖維攝取。
增加纖維攝取。
多攝取蛋白質。
多攝取蛋白質。
補充維他命和礦物質。
補充維他命和礦物質。
限制糖分攝取。
限制糖分攝取。
保持運動。
保持運動。

 

 

預防營養過剩7大貼士

1. 保持均衡飲食

  • 確保每天攝入多種不同種類的食物,包括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膳食纖維、維他命和礦物質等。

2. 限制脂肪攝取

  • 脂肪是導致營養過剩的重要因素之一。選擇健康的脂肪來源,例如橄欖油、堅果和魚類,同時減少高脂肪食品的攝取量。

3. 增加纖維攝取

  • 膳食纖維可以幫助促進腸道蠕動,維持腸道健康,有助滿足身體的營養需求。

4. 多攝取蛋白質

  • 蛋白質是維持身體正常代謝和修復的重要營養素,可以從瘦肉、魚、蛋、奶製品等食物中攝取。

5. 補充維他命和礦物質

  • 最好透過食物或補充劑來滿足身體對維他命和礦物質的需求,但也要注意適量補充,避免過量攝入帶來的問題。

6. 限制糖分攝取

  • 糖分過多,可能導致營養過剩和健康問題,例如肥胖、糖尿病等。

7. 保持運動

  • 保持適量運動非常重要,有助消耗多餘能量,維持體內的營養均衡。
  • 建議每周至少保持8小時運動量,可選擇自己喜歡的運動方式,如急步行、游泳或騎自行車等。

黃軒醫生表示,健康生活不只是吃得好,還包括合理的飲食結構和積極的生活方式。上述研究結果強調適度節制飲食的重要性,並提醒大眾在追求健康時,應該避免極端地攝取營養。

延伸閱讀:8大生活習慣延壽24年 研究揭60歲開始也有效

延壽生活習慣
延壽生活習慣
1. 做運動
1. 做運動
有運動習慣的人,死亡風險較低
有運動習慣的人,死亡風險較低
2. 不沉迷使用鴉片類藥物
2. 不沉迷使用鴉片類藥物
能降低早逝風險
能降低早逝風險
3. 不吸煙
3. 不吸煙
從不吸煙者,死亡風險低近3成
從不吸煙者,死亡風險低近3成
4. 管理壓力
4. 管理壓力
管理及減少壓力,可減早逝風險逾2成
管理及減少壓力,可減早逝風險逾2成
5. 飲食以蔬菜為主
5. 飲食以蔬菜為主
以蔬食為主更長壽
以蔬食為主更長壽
但不一定要吃素或全素
但不一定要吃素或全素
6. 避免酗酒
6. 避免酗酒
酗酒是指每天4杯以上
酗酒是指每天4杯以上
7. 良好睡眠
7. 良好睡眠
每晚擁有7-9小時睡眠且沒有失眠
每晚擁有7-9小時睡眠且沒有失眠
8. 良好社交關係
8. 良好社交關係
正向社交關係可延壽5%
正向社交關係可延壽5%

 

 

延伸閱讀:研究證8大飲食習慣可延壽13年 年輕人長者都有效

8大長壽飲食習慣
8大長壽飲食習慣
限制進食時間
限制進食時間
將每日進食時間限制在12小時內
將每日進食時間限制在12小時內
益處:心血管疾病、降低血糖水平、降低體脂比率
益處:心血管疾病、降低血糖水平、降低體脂比率
適當地斷食
適當地斷食
例如:每月1次的周期性斷食(PF),即持續48小時或以上的長時間禁食
例如:每月1次的周期性斷食(PF),即持續48小時或以上的長時間禁食
或者是:18至70歲人士每年進行3至4次的FMD週期,是逆轉高熱量飲食產生的胰島素抗性的關鍵
或者是:18至70歲人士每年進行3至4次的FMD週期,是逆轉高熱量飲食產生的胰島素抗性的關鍵
調節與老化和年齡相關疾病的高危因素
調節與老化和年齡相關疾病的高危因素
即使斷食周期結束後,其改善及保護作用仍可持續數月
即使斷食周期結束後,其改善及保護作用仍可持續數月
避免高熱量的西方飲食
避免高熱量的西方飲食
避免高水平飽和脂肪和高糖飲食,多吃全穀物,且減少進食紅肉和加工肉類
避免高水平飽和脂肪和高糖飲食,多吃全穀物,且減少進食紅肉和加工肉類
因西方飲食會導致胰島素升高、高血糖、高IGF-1、高膽固醇和三酸甘油酯水平
因西方飲食會導致胰島素升高、高血糖、高IGF-1、高膽固醇和三酸甘油酯水平
維持中至高的碳水化合物攝取量
維持中至高的碳水化合物攝取量
多吃複合碳水化合物如豆類、穀物、南瓜、番薯等
多吃複合碳水化合物如豆類、穀物、南瓜、番薯等
可為身體提供能量
可為身體提供能量
減少飲食中蛋氨酸的水平
減少飲食中蛋氨酸的水平
多吃豆類和其他植物性蛋白質,因其蛋胺酸水平非常低
多吃豆類和其他植物性蛋白質,因其蛋胺酸水平非常低
另進行低碳水化合物飲食時,避免以動物性蛋白質或脂肪取代碳水化合物
另進行低碳水化合物飲食時,避免以動物性蛋白質或脂肪取代碳水化合物
蛋氨酸限制(MR)版認為有助抑制局部組織和全身炎症,以及維持認知功能
蛋氨酸限制(MR)版認為有助抑制局部組織和全身炎症,以及維持認知功能
維持較低但足夠的蛋白質攝取
維持較低但足夠的蛋白質攝取
65歲或以下人士蛋白質攝取量應低於總熱量10%;66歲後卻要多吃蛋白質與碳水化合物
65歲或以下人士蛋白質攝取量應低於總熱量10%;66歲後卻要多吃蛋白質與碳水化合物
針對65歲或以下人士,蛋白質攝取量佔熱量超過20%,整體死亡風險及癌症死亡風險增加
針對65歲或以下人士,蛋白質攝取量佔熱量超過20%,整體死亡風險及癌症死亡風險增加
但在66歲及以上的人群卻沒有觀察到這些關聯
但在66歲及以上的人群卻沒有觀察到這些關聯
採地中海飲食
採地中海飲食
相比減少膳食脂肪,補充橄欖油或堅果中的健康脂肪的地中海飲食,患上心血管疾病風險降低
相比減少膳食脂肪,補充橄欖油或堅果中的健康脂肪的地中海飲食,患上心血管疾病風險降低
採取魚素食
採取魚素食
只吃魚而不吃紅肉白肉
只吃魚而不吃紅肉白肉
魚素食者,比肉食者及純素飲食者更健康
魚素食者,比肉食者及純素飲食者更健康

資料來源:黃軒醫師 Dr. Ooi Hean (獲授權轉載)

---

相關文章:

長壽方法︱日本在世最高齡人瑞 115歲婆婆常做3件事 1款人氣飲品是長壽秘訣?

每日做2簡單動作延壽10年? 醫生教1分鐘排毒通淋巴運動

日本人長壽靠食魚生? 養生必吃6類食物 1款茶抗衰老

為期18年研究揭9大食物減死亡率!吃海帶蘑菇防癌護心又長壽

港人比日本人更長壽!日本醫生揭湯水成關鍵 2大食材令血管年輕抵抗力強

每日喝1飲品死亡率降13% 有防癌防中風護心8大好處

睡足8小時就好?符合5條件延命4.7年 癌症死亡率減19%

---

緊貼最新最快新聞資訊,請立即下載星島頭條App:https://bit.ly/3Q29Vow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