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过剩恐短命16年? 医生揭身体出现4情况高危 消化不良是警号?

2024-06-19 00:00

营养过剩恐短命16年? 医生揭身体出现4情况高危 消化不良是警号?
营养过剩恐短命16年? 医生揭身体出现4情况高危 消化不良是警号?

现代人食物充足,吃得丰富,营养过剩问题越趋普遍。有医生指出,营养过剩有机会加速器官衰老,有研究更指有机会减寿,令寿命短16年。若身体出现4种情况,恐怕是营养过剩的警号。

营养过剩4大警号 经常消化不良要小心

重症科医生黄轩在其Facebook专页发文指,营养过剩是不少都市人的通病。要及早发现自己有没有营养过剩问题,就要多留意身体是否出现4大警号,消化不良人士则要特别留意。

如何知道自己营养过剩?⬇⬇⬇

营养过剩警号。
营养过剩警号。
1. 肥胖体型。
1. 肥胖体型。
当身体摄入的营养素超出身体需求,伴随著能量的过量摄入,这些多馀的油脂若未被及时消耗,便会转化为脂肪储存于体内,导致超重和肥胖。
当身体摄入的营养素超出身体需求,伴随著能量的过量摄入,这些多馀的油脂若未被及时消耗,便会转化为脂肪储存于体内,导致超重和肥胖。
患上糖尿病、高血压、代谢症候群和癌症等慢性病的风险也会增加,肥胖者的死亡率也相对较高。
患上糖尿病、高血压、代谢症候群和癌症等慢性病的风险也会增加,肥胖者的死亡率也相对较高。
2. 脂肪肝。
2. 脂肪肝。
当身体在饮食中摄入过量营养,体内脂肪含量自然会上升,而且不止在皮下组织屯积,更有机会在肝细胞内积聚,形成脂肪肝。
当身体在饮食中摄入过量营养,体内脂肪含量自然会上升,而且不止在皮下组织屯积,更有机会在肝细胞内积聚,形成脂肪肝。
脂肪肝可导致代谢症候群、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
脂肪肝可导致代谢症候群、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
3. 胰脏炎。
3. 胰脏炎。
当身体摄入大量高脂、高蛋白食物时,胰腺需要分泌更多的消化液,有机会导致胰脏液中的消化酶过度活跃,增患急性胰脏炎风险。
当身体摄入大量高脂、高蛋白食物时,胰腺需要分泌更多的消化液,有机会导致胰脏液中的消化酶过度活跃,增患急性胰脏炎风险。
4. 火烧心。
4. 火烧心。
过量饮食会令胃部撑大,胃液分泌增加,有可能导致胃酸反流入食道,引起胃灼热。
过量饮食会令胃部撑大,胃液分泌增加,有可能导致胃酸反流入食道,引起胃灼热。

 

 

身体营养过剩4大警号

1. 肥胖体型

  • 成因:肥胖就是营养过剩带来最明显的身体问题之一,当身体摄入的营养素超出身体需求,伴随著能量的过量摄入,这些多馀的油脂若未被及时消耗,便会转化为脂肪储存于体内,导致超重和肥胖。
     
  • 影响:肥胖人士患上糖尿病、高血压、代谢症候群和癌症等慢性病的风险也会增加,肥胖者的死亡率也因此相对较高。

2. 脂肪肝

  • 成因:当身体在饮食中摄入过量营养,体内脂肪含量自然会上升,而且不止在皮下组织屯积,更有机会在肝细胞内积聚,形成脂肪肝。
     
  • 相关研究及影响:过去曾有研究指,营养过剩是导致脂肪肝的主要原因之一。这种脂肪累积已经不仅是单纯的体重问题,这会导致一系列健康问题,包括代谢症候群、糖尿病,甚至是心血管疾病。

3. 胰脏炎

  • 成因:胰脏消化液主要是帮助消化食物,这些消化液含有多种消化酶,能够分解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但当身体摄入大量高脂、高蛋白食物时,胰腺需要分泌更多的消化液处理这些食物。这有机会导致胰脏液中的消化酶过度活跃,增加患上急性胰脏炎的风险。

4. 火烧心

  • 成因:过量饮食会令胃部撑大,胃液分泌增加,有可能导致胃酸反流入食道,引起沛化不良及胃灼热,即「火烧心」。

黄轩医生指,当身体经常过量饮食,消化系统会造成长期负担,有机会导致内脏过早衰老及免疫功能下降。因此当身体如出现上述消化疾病时应尽快求医,检查是否涉及其他如癌症、新陈代谢疾病等慢性病合并出现的风险。

【同场加映】脂肪肝有甚么症状?如何检查?

脂肪肝症状及检查方法
脂肪肝症状及检查方法
脂肪肝症状及检查方法 症状通常不明显
脂肪肝症状及检查方法 症状通常不明显
食欲不振
食欲不振
恶心
恶心
呕吐
呕吐
右上腹不适
右上腹不适
疲劳
疲劳
严重可致肝脏发大
严重可致肝脏发大
脂肪肝检查方法
脂肪肝检查方法

 

营养过剩恐短命16年 如何可减低死亡风险?

黄轩医生表示,2024年6月一份刊登在国际期刊《Nature》(《自然-衰老》)的研究,透过小鼠实验发现,当小鼠处于营养过剩的状态时,其体内的mTOR蛋白复合物活性会增加,诱发实质器官损伤和发生髓系发炎反应,两者加速器官老化,令它们的寿命可能缩短高达30%。如果换算成人类寿命,营养过剩或有机会令人短命16年。黄轩医生形容:「这就像给机器加太多油,反而让机器过劳坏掉一样。」

另外,一份于2023年2月刊登在国际期刊《Nature》的研究则指出避免营养过剩的方法。研究人员指出,透过减少摄取卡路里摄可避免营养过剩,减缓衰老速度。具体而言,只要减少25%的卡路里摄取量,已可以避免营养过剩,同时可将衰老速度减慢2%到3%,死亡风险降低10%至15%。

如何预防营养过剩问题?医生教7大贴士

关于预防营养过剩的方法,黄轩医生指出,关键在于保持均衡饮食和健康生活方式,他教预防营养过剩的7大贴士。每周做运动就可以?

预防身体营养过剩的方法⬇⬇⬇

预防营养过剩贴士。
预防营养过剩贴士。
保持均衡饮食。
保持均衡饮食。
限制脂肪摄取。
限制脂肪摄取。
增加纤维摄取。
增加纤维摄取。
多摄取蛋白质。
多摄取蛋白质。
补充维他命和矿物质。
补充维他命和矿物质。
限制糖分摄取。
限制糖分摄取。
保持运动。
保持运动。

 

 

预防营养过剩7大贴士

1. 保持均衡饮食

  • 确保每天摄入多种不同种类的食物,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维他命和矿物质等。

2. 限制脂肪摄取

  • 脂肪是导致营养过剩的重要因素之一。选择健康的脂肪来源,例如橄榄油、坚果和鱼类,同时减少高脂肪食品的摄取量。

3. 增加纤维摄取

  • 膳食纤维可以帮助促进肠道蠕动,维持肠道健康,有助满足身体的营养需求。

4. 多摄取蛋白质

  • 蛋白质是维持身体正常代谢和修复的重要营养素,可以从瘦肉、鱼、蛋、奶制品等食物中摄取。

5. 补充维他命和矿物质

  • 最好透过食物或补充剂来满足身体对维他命和矿物质的需求,但也要注意适量补充,避免过量摄入带来的问题。

6. 限制糖分摄取

  • 糖分过多,可能导致营养过剩和健康问题,例如肥胖、糖尿病等。

7. 保持运动

  • 保持适量运动非常重要,有助消耗多馀能量,维持体内的营养均衡。
  • 建议每周至少保持8小时运动量,可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方式,如急步行、游泳或骑自行车等。

黄轩医生表示,健康生活不只是吃得好,还包括合理的饮食结构和积极的生活方式。上述研究结果强调适度节制饮食的重要性,并提醒大众在追求健康时,应该避免极端地摄取营养。

延伸阅读:8大生活习惯延寿24年 研究揭60岁开始也有效

延寿生活习惯
延寿生活习惯
1. 做运动
1. 做运动
有运动习惯的人,死亡风险较低
有运动习惯的人,死亡风险较低
2. 不沉迷使用鸦片类药物
2. 不沉迷使用鸦片类药物
能降低早逝风险
能降低早逝风险
3. 不吸烟
3. 不吸烟
从不吸烟者,死亡风险低近3成
从不吸烟者,死亡风险低近3成
4. 管理压力
4. 管理压力
管理及减少压力,可减早逝风险逾2成
管理及减少压力,可减早逝风险逾2成
5. 饮食以蔬菜为主
5. 饮食以蔬菜为主
以蔬食为主更长寿
以蔬食为主更长寿
但不一定要吃素或全素
但不一定要吃素或全素
6. 避免酗酒
6. 避免酗酒
酗酒是指每天4杯以上
酗酒是指每天4杯以上
7. 良好睡眠
7. 良好睡眠
每晚拥有7-9小时睡眠且没有失眠
每晚拥有7-9小时睡眠且没有失眠
8. 良好社交关系
8. 良好社交关系
正向社交关系可延寿5%
正向社交关系可延寿5%

 

 

延伸阅读:研究证8大饮食习惯可延寿13年 年轻人长者都有效

8大长寿饮食习惯
8大长寿饮食习惯
限制进食时间
限制进食时间
将每日进食时间限制在12小时内
将每日进食时间限制在12小时内
益处:心血管疾病、降低血糖水平、降低体脂比率
益处:心血管疾病、降低血糖水平、降低体脂比率
适当地断食
适当地断食
例如:每月1次的周期性断食(PF),即持续48小时或以上的长时间禁食
例如:每月1次的周期性断食(PF),即持续48小时或以上的长时间禁食
或者是:18至70岁人士每年进行3至4次的FMD周期,是逆转高热量饮食产生的胰岛素抗性的关键
或者是:18至70岁人士每年进行3至4次的FMD周期,是逆转高热量饮食产生的胰岛素抗性的关键
调节与老化和年龄相关疾病的高危因素
调节与老化和年龄相关疾病的高危因素
即使断食周期结束后,其改善及保护作用仍可持续数月
即使断食周期结束后,其改善及保护作用仍可持续数月
避免高热量的西方饮食
避免高热量的西方饮食
避免高水平饱和脂肪和高糖饮食,多吃全谷物,且减少进食红肉和加工肉类
避免高水平饱和脂肪和高糖饮食,多吃全谷物,且减少进食红肉和加工肉类
因西方饮食会导致胰岛素升高、高血糖、高IGF-1、高胆固醇和三酸甘油酯水平
因西方饮食会导致胰岛素升高、高血糖、高IGF-1、高胆固醇和三酸甘油酯水平
维持中至高的碳水化合物摄取量
维持中至高的碳水化合物摄取量
多吃复合碳水化合物如豆类、谷物、南瓜、番薯等
多吃复合碳水化合物如豆类、谷物、南瓜、番薯等
可为身体提供能量
可为身体提供能量
减少饮食中蛋氨酸的水平
减少饮食中蛋氨酸的水平
多吃豆类和其他植物性蛋白质,因其蛋胺酸水平非常低
多吃豆类和其他植物性蛋白质,因其蛋胺酸水平非常低
另进行低碳水化合物饮食时,避免以动物性蛋白质或脂肪取代碳水化合物
另进行低碳水化合物饮食时,避免以动物性蛋白质或脂肪取代碳水化合物
蛋氨酸限制(MR)版认为有助抑制局部组织和全身炎症,以及维持认知功能
蛋氨酸限制(MR)版认为有助抑制局部组织和全身炎症,以及维持认知功能
维持较低但足够的蛋白质摄取
维持较低但足够的蛋白质摄取
65岁或以下人士蛋白质摄取量应低于总热量10%;66岁后却要多吃蛋白质与碳水化合物
65岁或以下人士蛋白质摄取量应低于总热量10%;66岁后却要多吃蛋白质与碳水化合物
针对65岁或以下人士,蛋白质摄取量占热量超过20%,整体死亡风险及癌症死亡风险增加
针对65岁或以下人士,蛋白质摄取量占热量超过20%,整体死亡风险及癌症死亡风险增加
但在66岁及以上的人群却没有观察到这些关联
但在66岁及以上的人群却没有观察到这些关联
采地中海饮食
采地中海饮食
相比减少膳食脂肪,补充橄榄油或坚果中的健康脂肪的地中海饮食,患上心血管疾病风险降低
相比减少膳食脂肪,补充橄榄油或坚果中的健康脂肪的地中海饮食,患上心血管疾病风险降低
采取鱼素食
采取鱼素食
只吃鱼而不吃红肉白肉
只吃鱼而不吃红肉白肉
鱼素食者,比肉食者及纯素饮食者更健康
鱼素食者,比肉食者及纯素饮食者更健康

资料来源:黄轩医师 Dr. Ooi Hean (获授权转载)

---

相关文章:

长寿方法︱日本在世最高龄人瑞 115岁婆婆常做3件事 1款人气饮品是长寿秘诀?

每日做2简单动作延寿10年? 医生教1分钟排毒通淋巴运动

日本人长寿靠食鱼生? 养生必吃6类食物 1款茶抗衰老

为期18年研究揭9大食物减死亡率!吃海带蘑菇防癌护心又长寿

港人比日本人更长寿!日本医生揭汤水成关键 2大食材令血管年轻抵抗力强

每日喝1饮品死亡率降13% 有防癌防中风护心8大好处

睡足8小时就好?符合5条件延命4.7年 癌症死亡率减19%

---

紧贴最新最快新闻资讯,请立即下载星岛头条App:https://bit.ly/3Q29Vow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