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出現5症狀 一驗已大腸癌3期兼擴散 排便現6變化是警號

2024-06-08 00:00

女子出現5症狀 一驗已大腸癌3期兼擴散 排便現6變化是警號
女子出現5症狀 一驗已大腸癌3期兼擴散 排便現6變化是警號

多留意排便狀況,有助及早察覺大腸癌徵兆。有醫院分享病例指,一名59歲女子身體出現5種不適症狀,包括排便問題,一求醫就確診大腸癌3期並已擴散,甚至要安裝人工肛門。大便、排便習慣若出現6種變化,則可能是大腸癌警號。

出現5大症狀 揭大腸癌3期兼擴散

綜合台媒報道,台灣亞東醫院分享一宗病例指,一名59歲簡姓女子本身有乳腺癌病史,後來因出現體重下降、食慾不振、全身乏力、血便和排便困難5大症狀求醫,經檢查後確診結直腸癌(大腸癌)第3期,更已擴散至膀胱及出現淋巴轉移。

大腸癌12大症狀⬇⬇⬇

大腸癌徵狀
大腸癌徵狀
大便帶血、或呈黑色、帶黏液,或直腸出血。
大便帶血、或呈黑色、帶黏液,或直腸出血。
排便習慣突變(持續便秘或腹瀉)、
排便習慣突變(持續便秘或腹瀉)、
糞便形狀改變(幼條狀)、
糞便形狀改變(幼條狀)、
大便後仍有便意
大便後仍有便意
無故體重下降
無故體重下降
下腹不適(腹部發脹或腸絞痛)
下腹不適(腹部發脹或腸絞痛)
手腳冰冷
手腳冰冷
疲倦
疲倦
心跳加速
心跳加速
氣喘
氣喘
面色蒼白
面色蒼白
頭暈
頭暈

 

 

患大腸癌有何症狀?排便出現6大變化是徵兆?

根據本港癌症網上資源中心資料,早期的大腸癌可能全無症狀。不過,若大便或排便習慣出現了以下6大變化,就應注意患上大腸癌的可能性:

  1. 大便帶血
  2. 大便呈黑色
  3. 大便帶黏液
  4. 持續便秘
  5. 持續腹瀉
  6. 糞便形狀改變(幼條狀)

此外,若患上大腸癌,還可能出現以下症狀:

  • 無故體重下降、下腹發脹、腸絞痛、手腳冰冷、疲倦、心跳加速、氣喘、面色蒼白、頭暈。

放射治療+手術 成功抗癌擺脫造口

主診醫生判斷,按簡女士最初的情況,進行手術十分困難,因此先為她安裝了人工肛門(造口),解決了排便困難、腸阻塞及腹脹的問題。後來,再安排以導航螺旋刀執行的「立體放射治療(SBRT)」,結合「電熱治療(mEHT)。治療後成功讓簡女士的腫瘤體積大減了41%,從492cc縮細至292cc,同時令手術切除變得可行。

手術後,簡女士的病情大有改善,原先的擴散及轉移問題已消失。經過3個月追蹤,確認沒有復發跡象後,更得以關閉造口,恢復正常生活。

大腸癌4大癌變徵兆 常忍大便增風險

肝膽腸胃科醫生張振榕曾講解大腸癌徵兆與高危因素。他指出,長期便秘正是癌變警號之一。

大腸癌4大癌變警號⬇⬇⬇

患大腸癌徵兆
患大腸癌徵兆
連續多日便秘無法排便
連續多日便秘無法排便
大便過硬難以排出,導致痔瘡形成及發作,令肛門時常流血
大便過硬難以排出,導致痔瘡形成及發作,令肛門時常流血
無法排便同時沒有放屁
無法排便同時沒有放屁
肚脹,甚至產生作嘔感覺
肚脹,甚至產生作嘔感覺
大便帶有很多毒素,而且存在引致慢性發炎的物質及細菌。
大便帶有很多毒素,而且存在引致慢性發炎的物質及細菌。
如果長期忍大便,這些毒素會經由腸道被身體吸收,導致出現發炎症狀
如果長期忍大便,這些毒素會經由腸道被身體吸收,導致出現發炎症狀
慢性發炎又是引致癌症的高危因素之一,變相增加患癌風險。
慢性發炎又是引致癌症的高危因素之一,變相增加患癌風險。
不要經常忍大便,一旦有便意就要盡快去廁所排出。
不要經常忍大便,一旦有便意就要盡快去廁所排出。

 

 

為何長期便秘容易引發大腸癌?

張振榕醫生解釋,大便帶有很多毒素,而且存在引致慢性發炎的物質及細菌。長期忍大便導致毒素經由腸道被身體吸收,出現發炎症狀,而慢性發炎又是引致癌症的高危因素之一,變相增加患癌風險。

大腸癌8大高危因素

大腸癌成因是甚麼?根據癌症網上資料中心資料,大腸癌的高危因素可分為生活習慣及自身體質兩大類。

大腸癌成因及高危因素
大腸癌成因及高危因素
飲食中的纖維含量不足
飲食中的纖維含量不足
進食大量紅肉和加工肉食
進食大量紅肉和加工肉食
缺乏體能活動
缺乏體能活動
肥胖
肥胖
飲酒
飲酒
吸煙
吸煙
帶有遺傳性的腸病,例如「家族性大腸腺瘜肉病」或「連氏綜合症」
帶有遺傳性的腸病,例如「家族性大腸腺瘜肉病」或「連氏綜合症」
大腸長期發炎,例如「潰瘍性結腸炎」
大腸長期發炎,例如「潰瘍性結腸炎」
過往有大腸瘜肉
過往有大腸瘜肉
有大腸癌家族史,尤其是直系親屬(即父母、兄弟姊妹或子女)
有大腸癌家族史,尤其是直系親屬(即父母、兄弟姊妹或子女)

 

 

大腸癌成因是甚麼?甚麼因素易引發?

生活習慣

  1. 平日飲食時纖維含量不足
  2. 常進食大量紅肉和加工肉類
  3. 缺乏體能活動
  4. 身形肥胖
  5. 有飲酒及吸煙習慣

自身體質:

  1. 患有「家族性大腸腺瘜肉病」或「連氏綜合症」等遺傳性腸病
  2. 患有「潰瘍性結腸炎」
  3. 有大腸瘜肉或有大腸癌家族病史

延伸閱讀:癌症10大警號!腰背痛大便變幼恐患癌?養成5習慣風險減50%

癌症10大身體警號
癌症10大身體警號
排便/排尿習慣改變
排便/排尿習慣改變
包括出現血便、血尿或糞便形狀改變
包括出現血便、血尿或糞便形狀改變
傷口及潰瘍 久不癒合
傷口及潰瘍 久不癒合
異常出血 或有分泌物
異常出血 或有分泌物
觸摸到腫塊
觸摸到腫塊
吞嚥困難 或消化不良
吞嚥困難 或消化不良
痣或疣 有明顯變化
痣或疣 有明顯變化
長期咳嗽 或聲音沙啞
長期咳嗽 或聲音沙啞
身體疼痛
身體疼痛
特定部位持續疼痛,久未改善
特定部位持續疼痛,久未改善
體重急跌
體重急跌
在未有特意節食或運動的狀態下,體重急遽減輕
在未有特意節食或運動的狀態下,體重急遽減輕
不明原因的 發燒及倦怠感
不明原因的 發燒及倦怠感

 

 

延伸閱讀:醫生嚴選17種超強食物防大腸癌 更降血糖防便秘

防大腸癌食物
防大腸癌食物
日本媒體邀請10位醫生、營養師、醫學博士等投票選出預防大腸癌的食材
日本媒體邀請10位醫生、營養師、醫學博士等投票選出預防大腸癌的食材
第14名:甘酒(10分)
第14名:甘酒(10分)
甘酒含有豐富低聚醣(寡糖),不易被細菌分解。
甘酒含有豐富低聚醣(寡糖),不易被細菌分解。
並含有非溶性膳食纖維,有助促進排便。
並含有非溶性膳食纖維,有助促進排便。
第14名:大蒜(10分)
第14名:大蒜(10分)
大蒜含豐富膳食纖維,是益生菌雙歧桿菌的食物,有助改善腸道環境,防止有害細菌生長。
大蒜含豐富膳食纖維,是益生菌雙歧桿菌的食物,有助改善腸道環境,防止有害細菌生長。
大蒜也含有大蒜素,有助改善人體免疫功能。
大蒜也含有大蒜素,有助改善人體免疫功能。
第13名:三文魚(12分)
第13名:三文魚(12分)
三文魚含有大量維他命D,有助人體攝取鈣質。
三文魚含有大量維他命D,有助人體攝取鈣質。
並含蝦紅素和Omega-3脂肪酸,有助抗氧化,甚至有防癌功效。
並含蝦紅素和Omega-3脂肪酸,有助抗氧化,甚至有防癌功效。
第12名:橄欖油(13分)
第12名:橄欖油(13分)
橄欖油含有優質脂肪酸及單元不飽和脂肪酸,有助潤滑腸道,促進腸道蠕動,有效改善排便問題,預防便秘。
橄欖油含有優質脂肪酸及單元不飽和脂肪酸,有助潤滑腸道,促進腸道蠕動,有效改善排便問題,預防便秘。
第11名:玄米(14分)
第11名:玄米(14分)
玄米含有豐富植物化學物質和膳食纖維,有助增強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力,並改善腸道環境,預防大腸直腸癌。
玄米含有豐富植物化學物質和膳食纖維,有助增強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力,並改善腸道環境,預防大腸直腸癌。
第9名:番薯(16分)
第9名:番薯(16分)
番薯含有豐富膳食纖維、鈣和維他命C,結合了穀物類和蔬菜的好處。
番薯含有豐富膳食纖維、鈣和維他命C,結合了穀物類和蔬菜的好處。
番薯含有抗性澱粉,有助減肥。
番薯含有抗性澱粉,有助減肥。
第9名:蘋果(16分)
第9名:蘋果(16分)
蘋果含有果膠,能在腸道內會變成凝膠狀,有助保護腸壁、軟化糞便,並促進排便。
蘋果含有果膠,能在腸道內會變成凝膠狀,有助保護腸壁、軟化糞便,並促進排便。
蘋果也含有多酚,有助減低患上大腸癌的風險。
蘋果也含有多酚,有助減低患上大腸癌的風險。
第8名:麥皮、糯麥、大麥(18分)
第8名:麥皮、糯麥、大麥(18分)
麥皮、糯麥和大麥含豐富水溶性與非水溶性膳食纖維,有助促進排便,抑制血糖上升。
麥皮、糯麥和大麥含豐富水溶性與非水溶性膳食纖維,有助促進排便,抑制血糖上升。
有研究發現,進食大麥可增加腸道內好菌「酪酸菌」的數量。
有研究發現,進食大麥可增加腸道內好菌「酪酸菌」的數量。
第6名:味噌(19分)
第6名:味噌(19分)
味噌含有米麴菌、乳酸菌,有助增加腸道好菌數量。
味噌含有米麴菌、乳酸菌,有助增加腸道好菌數量。
尤其是麥味噌,含豐富β-葡聚醣等水溶性膳食纖維,有助調節免疫功能,抑制癌細胞。
尤其是麥味噌,含豐富β-葡聚醣等水溶性膳食纖維,有助調節免疫功能,抑制癌細胞。
第6名:奇異果(19分)
第6名:奇異果(19分)
奇異果除了含有膳食纖維外,還有維他命C、E,有助提升免疫力、抑制壞膽固醇。
奇異果除了含有膳食纖維外,還有維他命C、E,有助提升免疫力、抑制壞膽固醇。
而且,有助抗氧化,並可改善腸道環境。
而且,有助抗氧化,並可改善腸道環境。
第5名:海藻類(22分)
第5名:海藻類(22分)
海藻類鎂含量豐富,有助吸收水分、軟化糞便,促進腸道蠕動。
海藻類鎂含量豐富,有助吸收水分、軟化糞便,促進腸道蠕動。
第4名:牛蒡(33分)
第4名:牛蒡(33分)
牛蒡的水溶性膳食纖維「菊糖」(菊苣纖維)相當豐富,有助改善腸道環境,並可避免飯後血糖飆升。
牛蒡的水溶性膳食纖維「菊糖」(菊苣纖維)相當豐富,有助改善腸道環境,並可避免飯後血糖飆升。
牛蒡也含有非水溶性膳食纖維,可以增加糞便體積,改善便秘、排便不定時的問題。
牛蒡也含有非水溶性膳食纖維,可以增加糞便體積,改善便秘、排便不定時的問題。
第3名:乳酪(45分)
第3名:乳酪(45分)
乳酪與當造水果一同進食,有助攝取膳食纖維。
乳酪與當造水果一同進食,有助攝取膳食纖維。
有研究指,男士進食乳酪有助預防大腸直腸癌。
有研究指,男士進食乳酪有助預防大腸直腸癌。
第2名:菇類(47分)
第2名:菇類(47分)
菇類含豐富β-葡聚醣,有助激活免疫系統,提升免疫力。
菇類含豐富β-葡聚醣,有助激活免疫系統,提升免疫力。
菇類也含有維他命D,有助改善腸道黏膜的效果。
菇類也含有維他命D,有助改善腸道黏膜的效果。
第1名:納豆(65分)
第1名:納豆(65分)
納豆是最強的合生元食物(synbiotic food),含有納豆菌(益生菌)和膳食纖維(益生元),有助改善腸道環境。
納豆是最強的合生元食物(synbiotic food),含有納豆菌(益生菌)和膳食纖維(益生元),有助改善腸道環境。
納豆菌還有助增加腸道內益菌的數量。
納豆菌還有助增加腸道內益菌的數量。
納豆含有豐富膳食纖維、鈣、維他命D和K、鎂,有助攝取均衡營養。
納豆含有豐富膳食纖維、鈣、維他命D和K、鎂,有助攝取均衡營養。

 

資料來源:香港癌症網上資源中心

---

相關文章:

25歲就患大腸癌!一個家族患多過3種癌!醫生揭1事所致 出現4因素易中招

看大便6顏色自測健康 墨綠/紅/黑/青代表甚麼?2顏色恐患大腸癌胰臟癌

醫生揭5類人易患癌!2大行為增123倍風險 壓力大易患大腸癌乳癌?

男子定時排便沒先兆 一檢查已中晚期大腸癌 醫生籲3情況宜照大腸鏡

大腸鏡檢查痛嗎?有後遺症?清腸吃甚麼?醫生教檢查前後飲食/恢復方法

大腸鏡檢查|大腸癌年奪2300命!大腸鏡多久照一次?一文看清檢查項目/流程/費用

一家8人同患甲狀腺癌 半年可奪命!醫生揭2大成因 身體出現5變化高危

---

由即日起至6月20日,只要參加「市民對特區政府滿意度調查」問卷,即有機會贏取Panasonic護髮風筒、Casetify充電器、大家樂$50餐飲券等豐富禮品。即點擊:https://bit.ly/4csd4qL

緊貼最新最快新聞資訊,請立即下載星島頭條App:https://bit.ly/3Q29Vow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