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扭毛巾恐患肌少症增致命率?超過40歲肌肉易流失!專家教2招預防
2024-04-17 00:00
「肌少症」一般是指肌肉數量減少和力量減弱,導致患者平衡力變差,引發跌倒風險,同時亦會增加患者入住醫院機率、留院日數和死亡風險等。
肌少症不是老人病 更年期後加速惡化
據2023年一項研究估計,全球約有10至16%老年人患上肌少症。在本港,老年人中約有11%的男士及7%的女士患有肌少症;此外,2014年一項研究亦顯示,在本港住在社區的65歲以上人士中,約有9%會患上肌少症。
一般人認為,只有老年人才會患上肌少症,但事實上肌少症並不是老年人的專利。女性於更年期後,因荷爾蒙分泌量減少,肌肉流失速度會加快,患上肌少症的風險亦會增加。雖然肌少症在自然老化的過程中似乎難以避免,但仍可從飲食習慣和恆常運動等方面入手,預防肌少症的發生。
超過40歲肌肉易流失 9症狀屬嚴重程度
人體的肌肉量一般會於20至30歲發展到高峰,隨後便會逐漸下降。有研究指出,男性和女性的肌肉質量自40歲過後,每十年流失約8%;70歲後肌肉流失的速度,可增至每十年流失約10%至15%。
患者於初期未必能夠感受到肌肉流失,但到肌肉流失情況嚴重時,患者可能會出現以下症狀:
- 感到四肢無力
- 體重變輕
- 可察覺到肌肉萎縮,特別是小腿和大腿的肌肉
- 活動能力和平衡力會因而變差
在日常生活方面,可能會難以提舉重物或扭乾毛巾、行動緩慢、上落梯級時感到乏力或難以從座位起立等。
營養師教6招自測肌肉量
甚麼人容易患肌少症?4類人風險高
至於高危族群方面,不只老年人風險較高,另有3類人士也較容易患上肌少症:
- 老化過程中,肌肉會流失,因此老年人患上肌少症的機會比較高
- 飲食不均衡或身體質量指數(BMI)低於18.5的過輕人士可能較易患上肌少症
- 長期病患者,例如患有癌症或糖尿病的人士,亦有較大機會患上肌少症
- 缺乏運動和長期臥床的人士患上肌少症的機會較高
預防肌少症2大方法 多攝取蛋白質就有效?
1. 飲食均衡
均衡飲食是預防肌少症的好方法,建議每日保持攝取足夠的蛋白質和熱量,並於早午晚三餐期間平均分配蛋白質的攝取量。根據香港食物安全中心建議,成年人每天可根據每公斤體重攝入0.83克蛋白質,以符合最低要求。例如,50公斤的健康成年人,應至少攝取40克蛋白質。
運動量較高的人士,則可根據每公斤體重攝入1.2克至1.6克蛋白質。其中,魚類、黃豆類製品、堅果和雞胸肉都含有豐富蛋白質。不過,腎病患者不可攝取過量蛋白質,因此應先諮詢醫護人員,以確保自己攝取適量的蛋白質。
2. 適量運動
適當運動有助增加肌肉量及強化肌肉力量。負重及阻力訓練可以鍛鍊肌肉,除了到健身房,也可在家中使用水樽、啞鈴或阻力帶進行。
營養師推介10種高蛋白質食物
懷疑身體現異常徵兆 宜及早求醫
預防肌少症不只是為了體型,更重要的是要應付日常生活,例如上落巴士,希望減低跌倒風險和避免失能的情況。補充蛋白質要適可而止,切勿胡亂服用補充劑,如本身患有長期疾病,例如慢性腎病,應先諮詢醫護人員。雖然肌少症可與飲食和運動習慣有關,但如有原因不明的體重下降和過輕的情況,應及早求醫以找出原因。
撰文:香港都會大學 護理及健康學院講師 蔡嘉敏
---
相關文章:
運動減肥|不吃早餐做運動反變肥? 醫生教運動前2招增肌減脂:澱粉是關鍵
骨質疏鬆|全球第2大流行病無症狀?急步行可防骨折?7類運動助強化骨骼
---
《星島申訴王》推出全新項目「區區有申訴」,並增設「我要讚佢」欄目,現誠邀市民投稿讚揚身邊好人好事,共建更有愛社區。立即「我要讚佢」︰https://bit.ly/3uJ3yyF
想睇更多精彩內容,請立即瀏覽「區區有申訴」活動專頁:https://bit.ly/41hgS9E
緊貼最新最快新聞資訊,請立即下載星島頭條App:https://bit.ly/3Q29Vow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