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濕|立春前相對濕度已達100%!中醫推介10大超強袪濕食物 改善頭暈疲倦水腫

2024-02-01 00:00

潮濕|立春前相對濕度已達100%!中醫推介10大超強袪濕食物 改善頭暈疲倦水腫
潮濕|立春前相對濕度已達100%!中醫推介10大超強袪濕食物 改善頭暈疲倦水腫

潮濕|近日天氣相當潮濕!周日(2月4日)「立春」,但春天未正式來到,濕氣已至。本港天文台資料顯示,今天多區相對濕度高達90%至100%!要吃冬瓜袪濕?體內積聚濕氣容易令人困倦、頭暈及水腫。註冊中醫師梁尹倩講解濕重成因及11種症狀,並按體質推介10大健脾袪濕食物,踢走春困,重拾好精神 !

潮濕天氣相對濕度達100%!小心濕重11大症狀

根據天文台資料,一股潮濕的海洋氣流正影響廣東沿岸,今明2天(2月1日及2日)的相對濕度最高達100%。下周初亦將有一道低壓槽靠近華南,帶來不穩定天氣。未來9天的相對濕度,將一直維持在70%以上,最高達95%。

天文台預測未來9天天氣概況⬇⬇⬇

本港天文台預測2月2日至2月10日的天氣概況(圖片來源:天文台)
本港天文台預測2月2日至2月10日的天氣概況(圖片來源:天文台)

 

濕氣重易頭暈疲倦 自測濕重11大症狀

甚麼是濕重?註冊中醫師梁尹倩講解體內濕氣重成因及袪濕飲食。她解釋,濕邪是中醫理論中六淫(風、寒、暑、濕、燥、火)之一,當脾胃功能受損,脾失健運,水濕停留體內,就會導致濕重。例如,明明已睡到自然醒,身體仍然疲倦得像是沒有睡過覺。感到困倦之外,濕重還包括從頭到腳的各種症狀。

常見的濕重症狀⬇⬇⬇

濕重症狀
濕重症狀
當體內積聚的濕氣,未能排出體外,就會出現:
當體內積聚的濕氣,未能排出體外,就會出現:
頭重頭暈
頭重頭暈
易倦
易倦
痰多口臭
痰多口臭
皮膚暗啞 多面油
皮膚暗啞 多面油
胸悶
胸悶
沒有胃口
沒有胃口
胃痛胃脹
胃痛胃脹
大肚腩
大肚腩
女性多白帶
女性多白帶
大便稀爛
大便稀爛
水腫
水腫

 

濕重原因是甚麼?不吹頭/常飲珍奶易不適?

梁醫師指出,濕重並非一日就能造成。有多種外在及飲食因素,均會影響脾胃功能,導致身體濕氣積聚,未能排出。不只生冷食物,就連進食滋補的燕窩或雪耳也會加劇濕重症狀?

1. 濕重成因:外濕

「外濕」即是影響身體濕邪與否的外在因素,成因如下:

甚麼是 內濕/外濕?
甚麼是 內濕/外濕?
外濕
外濕
影響身體濕邪與否的外在因素
影響身體濕邪與否的外在因素
成因包括:天氣潮濕
成因包括:天氣潮濕
長期身處冷氣房
長期身處冷氣房
冒雨散步
冒雨散步
坐濕草地
坐濕草地
住近海邊
住近海邊
洗頭後不立即吹乾
洗頭後不立即吹乾

 

梁醫師指,導致身體濕重的「外濕」因素包括:天氣潮濕、長期身處冷氣房、冒雨散步、坐濕草地、住近海邊,以及洗頭後不立即吹乾。

2. 濕重成因:內濕

「內濕」是後天飲食習慣引致多餘濕邪滯留體內,成因如下:

甚麼是 內濕/外濕?
甚麼是 內濕/外濕?
內濕
內濕
後天飲食習慣引致多餘濕邪滯留體內
後天飲食習慣引致多餘濕邪滯留體內
造成肢體困倦、食慾不振、大便不爽、浮腫等問題
造成肢體困倦、食慾不振、大便不爽、浮腫等問題
成因包括:飲食不節、暴飲暴食
成因包括:飲食不節、暴飲暴食
愛吃魚生、沙律、雪糕等生冷食物
愛吃魚生、沙律、雪糕等生冷食物
愛吃肥膩、甜膩及重口味
愛吃肥膩、甜膩及重口味
過量食用燕窩、雪耳、花膠等滋陰食材
過量食用燕窩、雪耳、花膠等滋陰食材
常吃湯丸、芋圓、等煙韌食物
常吃湯丸、芋圓、等煙韌食物
嗜酒
嗜酒

 

至於「內濕」因素,則主要因為飲食不當加劇身體濕重症狀,常見成因是飲食不節制,尤其是愛吃生冷、重口味或口感煙韌的食物。另外,過量食用滋陰食材及嗜酒,亦是引發內濕的原因。

春天潮濕推介10種袪濕食物 改善頭暈疲倦水腫

梁尹倩醫師表示,中醫理論認為祛濕是春天養生重點之一。她強調,想為身體除濕,首要是管理飲食,並建議適量進食有袪濕作用的食材,例如冬瓜、薏米,均有效健脾,改善水腫,驅除倦意。

10大袪濕食物⬇⬇⬇

袪濕食材
袪濕食材
性平食材:
性平食材:
赤小豆
赤小豆
可利水消腫,適合痰濕、濕熱者
可利水消腫,適合痰濕、濕熱者
黃豆
黃豆
健脾利濕,適合各種體質人士
健脾利濕,適合各種體質人士
白扁豆
白扁豆
健脾化濕,適合氣虛、痰濕人士
健脾化濕,適合氣虛、痰濕人士
扁豆衣
扁豆衣
健脾化濕,適合任何體質食用
健脾化濕,適合任何體質食用
粟米鬚
粟米鬚
可清熱、降血糖,適合痰濕、濕熱人士
可清熱、降血糖,適合痰濕、濕熱人士
荷葉
荷葉
有效解暑熱、降脂減肥,適合濕熱人士
有效解暑熱、降脂減肥,適合濕熱人士
性涼食材:
性涼食材:
生薏米
生薏米
清熱健脾,但孕婦、小便頻者不宜食用
清熱健脾,但孕婦、小便頻者不宜食用
土茯苓
土茯苓
可解毒、通利關節,適合濕熱人士
可解毒、通利關節,適合濕熱人士
冬瓜
冬瓜
可清熱、利水消痰,痰濕、濕熱者適宜
可清熱、利水消痰,痰濕、濕熱者適宜
老黃瓜
老黃瓜
有效清熱解毒、利尿消腫,濕熱者適宜
有效清熱解毒、利尿消腫,濕熱者適宜

 

春天2款袪濕湯水/茶飲 健脾利尿消水腫

梁尹倩醫師利用以上的袪濕食材,組成2款具健脾、利尿、改善四肢困重等療效的湯水及茶飲,功效、材料及做法如下:

1. 袪濕茶療:粟米鬚扁豆衣茶

袪濕茶療: 粟米鬚扁豆衣茶
袪濕茶療: 粟米鬚扁豆衣茶
袪濕利尿,紓緩水腫、口臭、胸悶等症狀
袪濕利尿,紓緩水腫、口臭、胸悶等症狀
新鮮粟米鬚1紮、扁豆衣9g
新鮮粟米鬚1紮、扁豆衣9g
1. 材料洗淨。
1. 材料洗淨。
2. 鍋內加入水及所有材料,武火煮至水滾
2. 鍋內加入水及所有材料,武火煮至水滾
3. 轉文火煮30分鐘,把茶連渣倒進保溫壺
3. 轉文火煮30分鐘,把茶連渣倒進保溫壺
4. 能反覆沖泡至味淡。
4. 能反覆沖泡至味淡。
建議飲用次數:1星期2至3次
建議飲用次數:1星期2至3次

 

梁醫師指,「粟米鬚扁豆衣茶」有助袪濕利尿,紓緩水腫、口臭、胸悶等症狀,建議1星期飲用2至3次。

2. 健脾袪濕湯水:佛手瓜粟米五指毛桃扁豆湯

健脾袪濕湯: 佛手瓜粟米 五指毛桃扁豆湯
健脾袪濕湯: 佛手瓜粟米 五指毛桃扁豆湯
健脾袪濕,紓緩身體及四肢困重、大便稀爛等症狀
健脾袪濕,紓緩身體及四肢困重、大便稀爛等症狀
佛手瓜3個、粟米2根、五指毛桃80g、白扁豆30g
佛手瓜3個、粟米2根、五指毛桃80g、白扁豆30g
赤小豆30g、蜜棗2枚、陳皮1角
赤小豆30g、蜜棗2枚、陳皮1角
1. 材料洗淨。
1. 材料洗淨。
2. 材料洗淨;佛手瓜去皮切塊,粟米去衣留鬚切段。
2. 材料洗淨;佛手瓜去皮切塊,粟米去衣留鬚切段。
3. 鍋內加入清水及所有材料,武火煮至水滾。
3. 鍋內加入清水及所有材料,武火煮至水滾。
4. 再轉文火煮1.5小時,加鹽調味即可。
4. 再轉文火煮1.5小時,加鹽調味即可。

 

至於健脾袪濕湯,梁醫師指,「佛手瓜粟米五指毛桃扁豆湯」有助健脾袪濕,紓緩身體及四肢困重、大便稀爛等症狀。若出現上述症狀人士,亦可適量飲用。

培養6大袪濕好習慣 健脾養胃化濕

除了以上2款食療,梁醫師亦提出6大袪濕生活習慣,持之以恆,有助身體排除濕氣,養好脾胃。

1. 喝米水:屬性平和的紅米及白米,加入少量健脾滲濕的生薏米所煲成。適合男女老幼飲用,每日1杯,可養好脾胃,運化水濕。

2. 做運動:排汗有助去除體內多餘濕氣,促進氣血運行順暢。

3. 開抽濕機:保持環境乾爽,將相對濕度控制於50-60%最為舒適。

4. 飲食少生冷:不再額外增加脾胃負擔。

5. 不過分進補:體內有濕也會令人提不起勁,因此當精神疲倦、乏力,要先分辨身體狀況才進補。

6. 每日按壓足三里穴

  • 功效:調理脾胃、補中益氣、通經活絡、疏風化濕。
  • 位置:位於外膝眼(膝蓋側的凹位)對下4隻手指下的位置。
  • 按法:拇指指腹以陰力按揉約2至3分鐘。

延伸閱讀:春天潮濕易濕疹發作 中醫推介3款食療止痕祛濕

濕疹止痕食療
濕疹止痕食療
粟米鬚銀花茶
粟米鬚銀花茶
粟米鬚10g
粟米鬚10g
金銀花5g
金銀花5g
菊花5g
菊花5g
粟米鬚銀花茶製法
粟米鬚銀花茶製法
可清熱化濕止痕
可清熱化濕止痕
健脾袪濕湯
健脾袪濕湯
土茯苓15g
土茯苓15g
山藥10g
山藥10g
茨實10g
茨實10g
蓮子6g
蓮子6g
赤小豆10g
赤小豆10g
白扁豆10g
白扁豆10g
薏米10g
薏米10g
蜜棗2粒
蜜棗2粒
豬骨1斤
豬骨1斤
健脾袪濕湯製法
健脾袪濕湯製法
可益氣健脾、止癢袪濕
可益氣健脾、止癢袪濕
適合長期濕疹者及兒童
適合長期濕疹者及兒童
安睡寧神湯
安睡寧神湯
熟棗仁15g
熟棗仁15g
茯神15g
茯神15g
山藥15g
山藥15g
百合10g
百合10g
蓮子6g
蓮子6g
蜜棗2粒
蜜棗2粒
豬骨1斤
豬骨1斤
安睡寧神湯製法
安睡寧神湯製法
可疏肝解鬱、寧心安神
可疏肝解鬱、寧心安神
適合平日壓力大人士
適合平日壓力大人士

 

延伸閱讀:飲水太少會水腫?中醫教5招祛濕消腫

5大祛濕方法
5大祛濕方法
每日喝2L清水
每日喝2L清水
水分不足易水腫
水分不足易水腫
喝水量參考
喝水量參考
運動出汗
運動出汗
促進新陳代謝
促進新陳代謝
服食中藥調理
服食中藥調理
按個人體質選擇
按個人體質選擇
選擇高鉀食材
選擇高鉀食材
高鉀食物可助排濕
高鉀食物可助排濕
惟腎病者須避免
惟腎病者須避免
避免長時間固定動作
避免長時間固定動作
久坐者應多站起來活動
久坐者應多站起來活動

 

梁尹倩(Cinci EC):香港註冊中醫,修畢美國佩柏戴恩大學工商管理學士、香港大學中醫全科學士及中文大學針灸學理學碩士,《飲湯》系列作者及兩孩之母。

資料來源:CheckCheckCin(獲授權轉載)、香港天文台

---

相關文章:

潮濕濕疹|開冷氣抽濕機怕濕疹發作? 醫生教揀4類護膚品保濕減輕濕疹

潮濕天氣痛風發作最年輕10歲 中醫教飲食宜忌吃番茄可減痛

濕重氣易關節痛大便稀爛濕疹發作 小心7大警號 推介2大強力袪濕食療

天氣熱白帶增多陰道痕癢 中醫教分症狀+推介2款茶清熱祛濕

---

《星島申訴王》推出全新項目「區區有申訴」,並增設「我要讚佢」欄目,現誠邀市民投稿讚揚身邊好人好事,共建更有愛社區。立即「我要讚佢」︰https://bit.ly/3uJ3yyF

想睇更多精彩內容,請立即瀏覽「區區有申訴」活動專頁,https://bit.ly/41hgS9E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