豁然面對 常存希望 伴癌病童抗頑疾|養和 — 醫者情‧醫者心

2023-11-12 00:00

為人父母最大的心願,莫過於能看着子女健康快樂地成長。不過,「健康成長」這個看似簡單的願望對罹患癌症或血科疾病的兒童,以及其家人來說並非必然。養和醫院兒童血液及腫瘤科專科醫生陳志峯醫生行醫逾三十載,曾與無數病童並肩同行對抗頑疾,過程中曾經歷成功與失敗,路縱難行,卻令他更學會珍惜當下,豁然面對種種難關。

文:養和醫院兒童血液及腫瘤科專科醫生陳志峯醫生、 記者張瑤

 

兒童血液及腫瘤科是一門專注處理兒童癌症及血液相關疾病的專科,很多時前來求診的個案都較為複雜,除了醫治血癌、腦腫瘤等癌症,我們也處理貧血、血友病等血液科相關病症。面對着未必懂得表達感受的孩子們,醫生需要具備無比的耐性,並細心觀察他們的一舉一動,以作出準確的診斷及治療,更要懂得調節心態,以平常心面對生老病死,陪伴每名小鬥士堅強和積極地走過治療之路。

養和醫院兒童血液及腫瘤科專科醫生陳志峯醫生
養和醫院兒童血液及腫瘤科專科醫生陳志峯醫生

珍惜當下 平常心伴同行

我喜歡與小朋友溝通,很容易便跟他們打成一片,這可能跟我比較輕鬆隨和的性格有關;也因為抗病的路很漫長,讓我和病人甚至其家人建立長久關係,即使他們其後被轉介到其他專科跟進,甚至已經完全康復,長大後也會與我保持聯絡。記得有患血癌的男童經治療後康復,相隔多年後告訴我已成家立室當上爸爸;也有曾患腦瘤的小學生長大後成為醫生,冀以生命影響生命;亦有家長在小朋友離世後克服傷痛,當上病人組織的幹事,通過自身經歷勉勵其他病童家屬。每當聽到這些令人鼓舞的消息,內心總會感到欣慰和喜悅,也是鼓勵我繼續前行的動力。

能夠成功治瘉病人固然值得高興和感到鼓舞,但眼見患者年紀輕輕就要對抗病魔,例如原本活潑好動的小孩在接受癌症治療後承受種種副作用、重型地中海貧血患者需要持續接受輸血和注射藥物等等,難免會為他們感到痛心。

所謂「病在兒身、痛在父母心」,小朋友受疾病折磨,最難受的一定是父母。為病人診症時我是醫生;在大學講課時我是教授;但在自閉症兒童的家長組織中,我是一名「病人家長」。作為自閉症兒童的爸爸,我深深體會到父母總會時刻着緊子女的病情,也會擔憂子女往後的日子怎樣過,但更重要的是讓我領悟到,與其憂慮未知的將來,被負面情緒籠罩,倒不如活在當下、珍惜眼前每個時刻,這亦驅使我積極參與各病友組織的活動和教育宣傳工作,分享醫學知識和自身經歷,希望盡我所能為病人和其家人多行一步,為他們帶來最大裨益。

面對未必懂得表達感受的小朋友,兒科醫生需要具備無比的耐性,並細心觀察他們的舉動,以作出準確的診斷及治療。
面對未必懂得表達感受的小朋友,兒科醫生需要具備無比的耐性,並細心觀察他們的舉動,以作出準確的診斷及治療。

「行醫是興趣」 樂在其中

我自小熱愛醫學,當年因家境條件限制而選擇到菲律賓修讀牙科,其後發現始終對醫科念念不忘,決定轉跑道,從牙醫到醫科畢業,結果花了十年時間。實習時發現自己喜歡處理奇難雜症,加上很喜歡小朋友,恰巧又遇上我人生第一位伯樂楊執庸教授,在他鼓勵下便成為兒科醫生,加入當年屬「冷門」的兒童血液及腫瘤科。

回想入行初期,治療兒童癌病不外乎是外科手術、放射治療和化療,治瘉率只有約三、四成。多年來見證醫療科技不斷進步,例如近年外科手術加入了更精準的導航系統,更先進的放射治療技術,能大幅減低副作用,也有更多新藥物如標靶治療面世,兒童癌症不再是不治之症。血癌治療方面,近年醫學界研發「半相合」骨髓移植技術(通過父母捐贈骨髓令患者重拾正常造血功能),以及CAR-T細胞治療均屬重大突破,大大提升患者的治瘉率。

回首三十多年行醫的點滴,至今每天下班後我仍會感到很快樂,也很期待明天工作的來臨,令我更肯定自己作出了正確的決定。行醫是我的興趣,我視它為終身職業,同時我亦會積極參與醫學研究工作,冀在另一層面為醫療發展出一分力。

除了臨床工作,陳志峯醫生本身亦曾是大學教授,現時仍不忘參與醫學研究,冀為醫療發展出一分力。
除了臨床工作,陳志峯醫生本身亦曾是大學教授,現時仍不忘參與醫學研究,冀為醫療發展出一分力。

CAR-T 免疫細胞治療

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 Cells,簡稱CAR-T)治療,是結合基因治療及細胞治療的一種免疫療法,目前主要應用於治療淋巴癌和白血病。原理是先從病人血液中提取免疫T細胞,再在實驗室內運用基因改造技術,在T細胞加入「嵌合抗原受體」,讓T細胞懂得辨認癌細胞,再把經改造的T細胞注射回病人體內,能夠消滅癌細胞的同時,亦能減低對正常細胞的影響,有助提升血癌患者的治瘉機會。

目前本港每年有200300名急性白血病患者,當中一成屬高復發風險,適合使用CAR-T治療,兒童患者佔兩至五名,惟現時需要把病人的血液樣本送往海外進行基因改造,一般需時一個月。近日有公司成功研發出在本地製作CAR-T作臨牀試驗用途,預計於明年投產,日後有望減省CAR-T製品的運輸成本和時間。

CAR-T治療讓患者體內的免疫T細胞懂得辨認癌細胞,適合高復發風險的急性白血病患者。
CAR-T治療讓患者體內的免疫T細胞懂得辨認癌細胞,適合高復發風險的急性白血病患者。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