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瘡症狀|如廁玩手機逾8分鐘易生痔瘡 5情況須求醫 醫生教4招自救
2023-09-05 00:00
如廁時間過長容易生痔瘡?有外科醫生指出,若去廁所的時間多於8分鐘,可能增加患痔瘡的風險,甚至連放屁時也會出血。痔瘡分為內痔、外痔、混和痔3類,病情嚴重程度可分為4級。若發現5種症狀,應立即求醫,嚴重者或需進行手術治療。
痔瘡成因|如廁玩手機逾8分鐘易生痔瘡 小心4大習慣
人人都會患痔瘡?外科醫生鍾雲霓在其facebook專頁指出,痔瘡是與肛門血管和軟組織老化有關的現象,所以除了新生嬰兒外,所有成年人都有機會患痔瘡。雖然痔瘡和老化有關,但日常生活習慣也可能引發痔瘡問題或令情況惡化。
忽略4件事恐傷害肛門 增加患痔瘡風險
鍾醫生指出,要避免患痔瘡,平時要注意保養,留意以下4件事,避免對肛門造成傷害,增加患痔瘡的風險:
避免患痔瘡4大貼士
- 避免經常便秘和腹瀉,肛門需要穩定排便。
- 攝取適量的蔬果。
- 進行有氧運動,保持血管彈性,例如跑步、跳繩、快走和游泳
- 避免在馬桶上久坐使用手機或閱讀,排便應該在5至8分鐘內完成。
【同場加映】便秘吃蔬菜還是水果?醫生拆解4大迷思
痔瘡症狀|生痔瘡放屁會出血? 出現5情況須求醫
鍾雲霓醫生指出,當痔瘡出現伴隨著以下5種症狀超過3個月,不可忽視,應盡快求醫:
患痔瘡須看醫生嗎?出現5種症狀應即求醫
- 肛門口腫痛異物感:當進食燥熱食物、天氣變化、排便或稍微劇烈活動時,可能會感到肛門口腫痛或撕裂痛,甚至需要在每次排便後花時間在廁所清潔、推擠。
- 軟便:即使是軟便,也可能帶有血液。大多數情況下不會感到疼痛,但有時由於糞便磨損痔瘡而形成潰瘍,可能會感到疼痛。
- 放屁出血:放屁時也會帶著血水。大多數情況下不會感到疼痛,但有時由於糞便磨損痔瘡而形成潰瘍,可能會感到疼痛。
- 行走出血:可能出現痔瘡磨擦而出血的情況。
- 跑步出血:可能出現痔瘡磨擦而出血的情況。
鍾醫生指出,若長期慢性痔瘡出血,極可能帶來慢性貧血的問題,若情況持續超過3個月,則須留意。
痔瘡種類|痔瘡分為3類 如何分辨內痔/外痔/混和痔?
鍾雲霓醫生表示,按痔瘡位置分類,一般會以肛門內的一道鋸齒狀環繞的「齒狀線」來區分內痔、外痔:
痔瘡類別:
- 外痔:位於齒狀線以下,佈滿神經線,症狀是以疼痛、腫脹、灼熱、異物感為主;
- 內痔:位於齒狀線以上,是肛管內、神經較不敏感的內痔區域,症狀是無痛性出血、無痛性脫垂。
- 混合痔:又稱內外痔,佔9成病人都是混合痔。
痔瘡嚴重程度|痔瘡病情分4級 嚴重恐卡在肛門
鍾雲霓醫生表示,痔瘡的嚴重程度分為4大級別,特徵如下:
痔瘡4大級別
- 第一級:只要是成年人,使用肛門超過15至18年以上,都會有輕微痔瘡,應視為正常現象。
- 第二級:痔瘡在排便時會脫出肛門,但會自行縮回。
- 第三級:痔瘡會脫出肛門,需要手動調整才能將其推回肛門內。
- 第四級:痔瘡卡在肛門口,無法自行或手動推回肛門內,造成持續異物感與不適。
痔瘡緩解方法|不用藥膏 2招止痛
鍾雲霓醫生指出,痔瘡發作時會非常痛,但不一定要藥膏緩解,她建議可嘗試用以下2種方法:
- 溫水坐浴:水溫比體溫稍高一點
- 趴著或躺著
內容獲「痔瘡手術女醫師-鍾雲霓」授權轉載
延伸閱讀:飲酒生痔瘡風險高44%? 醫生揭3大原因
延伸閱讀:長期便秘可致脫肛不舉 醫生列5大成因
延伸閱讀:衞生署教預防痔瘡4大方法
延伸閱讀:便秘生痔瘡自救方法
撰文:Victoria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