瘜肉易演變癌症風險達95% 出現於1器官最高危 醫生教分3大瘜肉

2023-08-29 00:00

瘜肉易演變癌症風險達95% 出現於1器官最高危 醫生教分3大瘜肉
瘜肉易演變癌症風險達95% 出現於1器官最高危 醫生教分3大瘜肉

有瘜肉等於必定患癌?有醫生指出,瘜肉是人體組織長出的贅物,有機會出現病變,癌變風險可高達95%。瘜肉可分為3大類型,並列出其症狀特點,若出現於1個器官,癌變機率則較大。

瘜肉分3大類型 1種瘜肉癌變風險達95%

重症科醫生黃軒在其Facebook專頁發文指,瘜肉可以出現在人體上的大部分地方,包括消化道、呼吸道、子宮、鼻腔內、口腔等,不過並非所有瘜肉都有癌變風險。黃軒醫生表示,有3種瘜肉需特別注意,其中1種款癌變風險高達95%,並提醒不同胃瘜肉的處理方法:

瘜肉類型
瘜肉類型
大腸瘜肉
大腸瘜肉
分為發炎性瘜肉與腺瘤性瘜肉
分為發炎性瘜肉與腺瘤性瘜肉
癌變風險高達80%至95%
癌變風險高達80%至95%
發炎性瘜肉也有致癌風險。
發炎性瘜肉也有致癌風險。
大腸瘜肉處理方法
大腸瘜肉處理方法
直徑2cm以下的大腸瘜肉處理方法
直徑2cm以下的大腸瘜肉處理方法
直徑2cm以上的大腸瘜肉處理方法
直徑2cm以上的大腸瘜肉處理方法
胃瘜肉
胃瘜肉
致癌風險最高達50%
致癌風險最高達50%
胃瘜肉處理方法
胃瘜肉處理方法
直徑1cm以下的胃瘜肉處理方法
直徑1cm以下的胃瘜肉處理方法
直徑1cm至2cm的胃瘜肉處理方法
直徑1cm至2cm的胃瘜肉處理方法
直徑大於2cm的胃瘜肉處理方法
直徑大於2cm的胃瘜肉處理方法
有胃出血、癌變的瘜肉處理方法
有胃出血、癌變的瘜肉處理方法

 

 

1. 大腸瘜肉

主要可分為發炎性瘜肉與腺瘤性瘜肉,前者通常不易發生癌變;但後者發生癌變的風險高達80%至95%。

即使是較安全的發炎性瘜肉,如果反覆發炎也可能會因刺激惡化成腺瘤性瘜肉,增加致癌風險。

黃軒醫生提醒不同大腸瘜肉的處理方法:

  • 直徑2cm以下的大腸瘜肉:可以通過大腸鏡進行切除,然後再進行病理分析
  • 直徑2cm以上的大腸瘜肉:先鉗取部分組織進行切片檢查,如果出現癌變,就要通過腹腔鏡將部分腸段切除

根據本港衞生署及癌症網上資源中心資料,大腸癌病發初期可能有以下常見病徵

大腸癌常見症狀
大腸癌常見症狀
大便帶血、或呈黑色、帶黏液,或直腸出血。
大便帶血、或呈黑色、帶黏液,或直腸出血。
排便習慣突變(持續便秘或腹瀉)
排便習慣突變(持續便秘或腹瀉)
糞便形狀改變(幼條狀)
糞便形狀改變(幼條狀)
大便後仍有便意
大便後仍有便意
無故體重下降
無故體重下降
下腹不適(腹部發脹或腸絞痛)
下腹不適(腹部發脹或腸絞痛)
手腳冰冷
手腳冰冷
疲倦
疲倦
心跳加速
心跳加速
氣喘
氣喘
面色蒼白
面色蒼白
頭暈
頭暈

 

 

2. 胃瘜肉

通常患有胃部瘜肉的患者,有80%為發炎性或增生性瘜肉,其癌變率約5%。

餘下20%屬於較危險的腺瘤性瘜肉,有25%至50%的癌變風險。

黃軒醫生提醒不同胃瘜肉的處理方法:

  • 直徑1cm以下的胃瘜肉:可直接用切片及鉗切除,或暫時不處理,每年定期進行胃鏡檢查
  • 直徑1cm至2cm的胃瘜肉:可以通過胃鏡進行微創切除,這種瘜肉大多數不會發生癌變
  • 直徑大於2cm的胃瘜肉:必須切除所有胃部瘜肉
  • 有胃出血、癌變的瘜肉:必須盡快切除,因為癌變組織可能會深入到粘膜下層
瘜肉類型
瘜肉類型
膽囊瘜肉
膽囊瘜肉
膽囊瘜肉可分4種
膽囊瘜肉可分4種
多發性、生長緩慢、基底小於1cm的瘜肉
多發性、生長緩慢、基底小於1cm的瘜肉
膽囊瘜肉出現4種情況恐癌變
膽囊瘜肉出現4種情況恐癌變
單發性瘜肉
單發性瘜肉
瘜肉直徑大於1cm
瘜肉直徑大於1cm
瘜肉1年內有增大情況
瘜肉1年內有增大情況
自身有膽囊癌家族病史
自身有膽囊癌家族病史

 

 

3. 膽囊瘜肉

膽囊瘜肉大致可分成4種,包括膽固醇堆積瘜肉、膽囊炎性瘜肉、膽囊腺瘤及膽囊腺肌瘤。其中後3者有癌變的風險。

  • 多發性、生長緩慢、基底小於1cm的瘜肉:大多是膽固醇瘜肉,只需每半年至1年進行檢查
  • 如果出現以下4種情況,就可能出現癌變風險:單發性瘜肉;瘜肉直徑大於1cm;瘜肉1年內有增大情況;有膽囊癌家族病史。

預防瘜肉方法|小心癌症先兆 5招預防出現瘜肉

至於如何預防出現瘜肉。黃軒醫生提出5大建議:

預防瘜肉方法
預防瘜肉方法
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
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
不良生活習慣會增加瘜肉形成的風險。
不良生活習慣會增加瘜肉形成的風險。
均衡飲食
均衡飲食
多吃富含纖維、維他命和抗氧化物質的食物。
多吃富含纖維、維他命和抗氧化物質的食物。
減少食用高鹽、高糖、高油及加工食物。
減少食用高鹽、高糖、高油及加工食物。
適量運動
適量運動
運動可促進血液循環,增強新陳代謝。
運動可促進血液循環,增強新陳代謝。
少吃不健康食物
少吃不健康食物
減少攝取高熱量、高動物蛋白等食物。
減少攝取高熱量、高動物蛋白等食物。
這些食物會促使瘜肉生長。
這些食物會促使瘜肉生長。
尤其是紅肉和加工肉類。
尤其是紅肉和加工肉類。
定期進行身體檢查
定期進行身體檢查
定期進行檢查可以及時發現和治療瘜肉。
定期進行檢查可以及時發現和治療瘜肉。
40歲以上人士每年應至少做一次相關的內視鏡的檢查。
40歲以上人士每年應至少做一次相關的內視鏡的檢查。

 

 

1. 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

  • 不良生活習慣會導致免疫力下降,令腸胃反覆發炎,細胞容易發生變異,從而增加瘜肉形成的風險。

2. 均衡飲食

  • 要多吃富含纖維、維他命和抗氧化物質的食物,如水果、蔬菜、全穀類等。
  • 同時要減少食用高鹽、高糖、高油及加工食物,以及酒精和咖啡因等刺激性飲品。

營養師楊斯涵曾發文指,飲食習慣與大腸癌息息相關,如果多吃5種食物,可幫助排毒通便,預防大腸癌:

5類食物防大腸癌
5類食物防大腸癌
含膳食纖維食物
含膳食纖維食物
膳食纖維作用
膳食纖維作用
膳食纖維與大腸癌關係
膳食纖維與大腸癌關係
含抗氧化物、植物素食物
含抗氧化物、植物素食物
抗氧化物、植物素食物與大腸癌的關係
抗氧化物、植物素食物與大腸癌的關係
含維他命D、鈣、硒的食物
含維他命D、鈣、硒的食物
維他命D與大腸癌的關係
維他命D與大腸癌的關係
含ω-3脂肪酸的食物
含ω-3脂肪酸的食物
ω-3脂肪酸與大腸癌的關係
ω-3脂肪酸與大腸癌的關係
地中海飲食
地中海飲食
地中海飲食與大腸癌的關係
地中海飲食與大腸癌的關係

 

 

3. 適量運動

  • 運動可促進血液循環,增強新陳代謝,同時也可以幫助控制血壓、血糖等指數。
  • 建議每周做至少15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如跑步、游泳等。

4. 少吃不健康食物

  • 減少攝取高熱量、高動物蛋白、高脂肪及精緻食物。
  • 這些食物都會增加膽固醇和胰島素分泌,刺激了細胞過度增殖,促使瘜肉生長。
  • 尤其是紅肉和加工肉類,如牛肉、羊肉、豬肉、火腿、香腸等。

進食健康肉類取代加工肉可免患大腸癌。衞生署建議可選擇以下天然低脂肉類,減低患大腸癌風險:

天然低脂肉類
天然低脂肉類
瘦豬扒
瘦豬扒
牛柳
牛柳
去皮雞肉
去皮雞肉
魚
雞蛋
雞蛋

 

 

5. 定期進行身體檢查

  • 定期進行檢查可以幫助及時發現和治療瘜肉,防止其惡化或癌變。
  • 40歲以上人士,每年應至少做一次相關的內視鏡的檢查。

大腸癌成因|大腸有瘜肉 95%惡化成癌症

根據本港衞生署資料,大腸癌主要有5大成因,其中不良飲食習慣是誘因之一:

大腸癌成因
大腸癌成因
吃高動物脂肪食物
吃高動物脂肪食物
低纖飲食習慣
低纖飲食習慣
缺乏運動
缺乏運動
有家族大腸癌病史
有家族大腸癌病史
結腸長期發炎
結腸長期發炎

 

 

吃甚麼可以預防常見的癌症?營養師推介12種食物

除了預防瘜肉,從飲食上也可以達到防癌效果。營養師程涵宇曾發文指,有12種食物防癌力較強,可預防多大腸癌、乳癌、胃癌、前列腺癌等癌症。

12種防癌食物
12種防癌食物
西蘭花
西蘭花
西蘭花營養素及功效
西蘭花營養素及功效
西蘭花食用方法
西蘭花食用方法
紅蘿蔔
紅蘿蔔
紅蘿蔔防癌效果
紅蘿蔔防癌效果
紅蘿蔔食法
紅蘿蔔食法
豆類
豆類
豆類營養
豆類營養
豆類吃法
豆類吃法
莓果
莓果
莓果吃法
莓果吃法
堅果
堅果
堅果防癌效果
堅果防癌效果
堅果吃法
堅果吃法
橄欖油
橄欖油
橄欖油防癌效果
橄欖油防癌效果
橄欖油吃法
橄欖油吃法
薑黃
薑黃
薑黃防發炎
薑黃防發炎
薑黃吃法
薑黃吃法
柑橘水果
柑橘水果
柑橘水果可防胃癌
柑橘水果可防胃癌
柑橘水果吃法
柑橘水果吃法
亞麻籽
亞麻籽
亞麻籽營養
亞麻籽營養
亞麻籽吃法
亞麻籽吃法
番茄
番茄
番茄營養素
番茄營養素
番茄吃法
番茄吃法
蒜
蒜營養素
蒜營養素
蒜防癌效果
蒜防癌效果
蒜吃法
蒜吃法
魚類
魚類
魚類防癌效果
魚類防癌效果
魚類吃法
魚類吃法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