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句香港飲食文化說話 點心推車仔/啫喱有遮/兆萬放題 懂其中一句代表你老了

2023-08-01 00:00

9句香港飲食文化說話 點心推車仔/啫喱有遮/兆萬放題 懂其中一句代表你老了
9句香港飲食文化說話 點心推車仔/啫喱有遮/兆萬放題 懂其中一句代表你老了

相信大部份人都希望能夠將自己的年齡隱藏,外表打扮當然越後生越好。可是,網上流傳有9句關於香港飲食文化的說話,如果你曾經說過、或懂得其中一句就已經代表你老了!當中的飲食文化包括點心推車仔、啫喱的遮仔、兆萬放題等。看看下文列出9句句子,測試一下你是否已經老了?

香港飲食文化說話1 | 「食放題?今晚兆萬等。」

點擊睇 9句飲食文化說話 懂一句代表你老了
點擊睇 9句飲食文化說話 懂一句代表你老了
香港飲食文化說話1 | 「食放題?今晚兆萬等。」
香港飲食文化說話1 | 「食放題?今晚兆萬等。」
兆萬中心。(圖片來源:reddit@Islet)
兆萬中心。(圖片來源:reddit@Islet)
兆萬中心樓上有很多質素平平的放題、任食打邊爐店等,幾間聚集在一起便變成特色。(圖片來源:reddit@Islet)
兆萬中心樓上有很多質素平平的放題、任食打邊爐店等,幾間聚集在一起便變成特色。(圖片來源:reddit@Islet)
人稱「勇者塔」、「劣食之塔」的兆萬中心,絕對稱得上是香港「劣食放題」的始祖,皆因兆萬中心樓上有很多質素平平的放題、任食打邊爐店等,幾間聚集在一起便變成特色。
人稱「勇者塔」、「劣食之塔」的兆萬中心,絕對稱得上是香港「劣食放題」的始祖,皆因兆萬中心樓上有很多質素平平的放題、任食打邊爐店等,幾間聚集在一起便變成特色。
久而久之,當大家提起放題,便會想起兆萬中心,「食放題?今晚兆萬等。」,大家不用四圍找餐廳。
久而久之,當大家提起放題,便會想起兆萬中心,「食放題?今晚兆萬等。」,大家不用四圍找餐廳。
不過隨著「劣食熱潮」過去,食客逐漸追求食物質素,相信00後應該未聽過這句說話了。
不過隨著「劣食熱潮」過去,食客逐漸追求食物質素,相信00後應該未聽過這句說話了。

人稱「勇者塔」、「劣食之塔」的兆萬中心,絕對稱得上是香港「劣食放題」的始祖,皆因兆萬中心樓上有很多質素平平的放題、任食打邊爐店等,幾間聚集在一起便變成特色。久而久之,當大家提起放題,便會想起兆萬中心,「食放題?今晚兆萬等。」,大家不用四圍找餐廳。不過隨著「劣食熱潮」過去,食客逐漸追求食物質素,相信00後應該未聽過這句說話了。

香港飲食文化說話2 | 「出街食埋啲貴價夾唔飽嘅嘢,自己屋企整都得啦!」

點擊睇 9句飲食文化說話 懂一句代表你老了
點擊睇 9句飲食文化說話 懂一句代表你老了
香港飲食文化說話2 | 「出街食埋啲貴價夾唔飽嘅嘢,自己屋企整都得啦!」
香港飲食文化說話2 | 「出街食埋啲貴價夾唔飽嘅嘢,自己屋企整都得啦!」
「貴價夾唔飽嘅嘢」。(圖片來源:Openrice@Chisty1121)
「貴價夾唔飽嘅嘢」。(圖片來源:Openrice@Chisty1121)
「貴價夾唔飽嘅嘢」。(圖片來源:Openrice@SuSuziku)
「貴價夾唔飽嘅嘢」。(圖片來源:Openrice@SuSuziku)
上一代的人普遍曾經捱窮,食物得來不易。所以上年紀的人總會比較斤斤計較和「慳家」。
上一代的人普遍曾經捱窮,食物得來不易。所以上年紀的人總會比較斤斤計較和「慳家」。
 上一代的人普遍曾經捱窮,食物得來不易。所以上年紀的人總會比較斤斤計較和「慳家」。只要在街外食飯的時候,看到一些看似煮法簡單、食材普通的食物,就會說,「出街食埋啲貴價夾唔飽嘅嘢,自己屋企整都得啦!」。
上一代的人普遍曾經捱窮,食物得來不易。所以上年紀的人總會比較斤斤計較和「慳家」。只要在街外食飯的時候,看到一些看似煮法簡單、食材普通的食物,就會說,「出街食埋啲貴價夾唔飽嘅嘢,自己屋企整都得啦!」。
但年輕一輩物質豐富,重視當下享受的一刻,如果說這句話一定被朋輩取笑!
但年輕一輩物質豐富,重視當下享受的一刻,如果說這句話一定被朋輩取笑!

上一代的人普遍曾經捱窮,食物得來不易。所以上年紀的人總會比較斤斤計較和「慳家」。只要在街外食飯的時候,看到一些看似煮法簡單、食材普通的食物,就會說,「出街食埋啲貴價夾唔飽嘅嘢,自己屋企整都得啦!」。但年輕一輩物質豐富,重視當下享受的一刻,如果說這句話一定被朋輩取笑!

香港飲食文化說話3 | 「雞包紙包紙包雞包雞包紙……」

點擊睇 9句飲食文化說話 懂一句代表你老了
點擊睇 9句飲食文化說話 懂一句代表你老了
香港飲食文化說話3 | 「雞包紙包紙包雞包雞包紙……」
香港飲食文化說話3 | 「雞包紙包紙包雞包雞包紙……」
懷舊廣東菜紙包雞。(圖片來源:Facebook@麥總去哪吃  )
懷舊廣東菜紙包雞。(圖片來源:Facebook@麥總去哪吃 )
「雞包紙包紙包雞包雞包紙……」一句出自《麥兜故事》,是麥太教煮餸的名句之一。(圖片來源:Youtube@麥兜Mcdull)
「雞包紙包紙包雞包雞包紙……」一句出自《麥兜故事》,是麥太教煮餸的名句之一。(圖片來源:Youtube@麥兜Mcdull)
「雞包紙包紙包雞包雞包紙……」一句出自《麥兜故事》,是麥太教煮餸的名句之一。
「雞包紙包紙包雞包雞包紙……」一句出自《麥兜故事》,是麥太教煮餸的名句之一。
雖然到最後都沒有人可以搞清楚是「雞包紙」還是「紙包雞」,但這款「紙包雞」美食的確曾經存在,80、90後的人都一定有共鳴。
雖然到最後都沒有人可以搞清楚是「雞包紙」還是「紙包雞」,但這款「紙包雞」美食的確曾經存在,80、90後的人都一定有共鳴。
真正的紙包雞是以油紙包著雞肉和薑蔥,連袋放入油鍋炸的懷舊廣東菜,現在已經幾乎失傳,年輕的00後大多未聽過。
真正的紙包雞是以油紙包著雞肉和薑蔥,連袋放入油鍋炸的懷舊廣東菜,現在已經幾乎失傳,年輕的00後大多未聽過。

「雞包紙包紙包雞包雞包紙……」一句出自《麥兜故事》,是麥太教煮餸的名句之一。雖然到最後都沒有人可以搞清楚是「雞包紙」還是「紙包雞」,但這款「紙包雞」美食的確曾經存在,80、90後的人都一定有共鳴。真正的紙包雞是以油紙包著雞肉和薑蔥,連袋放入油鍋炸的懷舊廣東菜,現在已經幾乎失傳,年輕的00後大多未聽過。

香港飲食文化說話4 | 「食啫喱最重要係把遮仔。」

點擊睇 9句飲食文化說話 懂一句代表你老了
點擊睇 9句飲食文化說話 懂一句代表你老了
香港飲食文化說話4 | 「食啫喱最重要係把遮仔。」
香港飲食文化說話4 | 「食啫喱最重要係把遮仔。」
茶樓遮仔牙籤啫喱糖。(圖片來源:Facebook@Sze Sze)
茶樓遮仔牙籤啫喱糖。(圖片來源:Facebook@Sze Sze)
遮仔牙籤。(圖片來源:Carousell@KoalaTree)
遮仔牙籤。(圖片來源:Carousell@KoalaTree)
小時候跟家人到茶樓飲茶,小朋友最期待的相信是叫一客啫喱。除了啫喱糖本身,啫喱上面插著的一把遮仔牙籤更是重點。
小時候跟家人到茶樓飲茶,小朋友最期待的相信是叫一客啫喱。除了啫喱糖本身,啫喱上面插著的一把遮仔牙籤更是重點。
「食啫喱最重要係把遮仔。」那一把遮仔牙籤雖然小巧,但真的可以像一把傘子有開關的功能。
「食啫喱最重要係把遮仔。」那一把遮仔牙籤雖然小巧,但真的可以像一把傘子有開關的功能。
而且叫一碟啫喱才有一把遮,所以當時的小朋友都相當珍視,真的是不少人的童年回憶。
而且叫一碟啫喱才有一把遮,所以當時的小朋友都相當珍視,真的是不少人的童年回憶。

小時候跟家人到茶樓飲茶,小朋友最期待的相信是叫一客啫喱。除了啫喱糖本身,啫喱上面插著的一把遮仔牙籤更是重點。「食啫喱最重要係把遮仔。」那一把遮仔牙籤雖然小巧,但真的可以像一把傘子有開關的功能。而且叫一碟啫喱才有一把遮,所以當時的小朋友都相當珍視,真的是不少人的童年回憶。

香港飲食文化說話5 | 「以前飲茶有點心車。」

點擊睇 9句飲食文化說話 懂一句代表你老了
點擊睇 9句飲食文化說話 懂一句代表你老了
香港飲食文化說話5 | 「以前飲茶有點心車。」
香港飲食文化說話5 | 「以前飲茶有點心車。」
以前飲茶有點心車。(圖片來源:Facebook@JojojoLee)
以前飲茶有點心車。(圖片來源:Facebook@JojojoLee)
有姐姐推著點心車叫賣「新鮮出爐嘅蝦餃、燒賣!」。(圖片來源:Facebook@JojojoLee)
有姐姐推著點心車叫賣「新鮮出爐嘅蝦餃、燒賣!」。(圖片來源:Facebook@JojojoLee)
點心車的點心熱辣辣。(圖片來源:Facebook@JojojoLee)
點心車的點心熱辣辣。(圖片來源:Facebook@JojojoLee)
隨著時代變遷,飲食業都有進行不少改革。當中茶樓的改變相當大。上一個年代,茶樓飲茶都會有姐姐推著點心車叫賣「新鮮出爐嘅蝦餃、燒賣!」。
隨著時代變遷,飲食業都有進行不少改革。當中茶樓的改變相當大。上一個年代,茶樓飲茶都會有姐姐推著點心車叫賣「新鮮出爐嘅蝦餃、燒賣!」。
然後小朋友就拿著點心紙出去蓋印,就可以拿到點心。現在大多酒樓和點心專門店都轉用剔紙仔落單,已經很少再見到推點心車或者侍應捧著一盤點心叫賣的情況。
然後小朋友就拿著點心紙出去蓋印,就可以拿到點心。現在大多酒樓和點心專門店都轉用剔紙仔落單,已經很少再見到推點心車或者侍應捧著一盤點心叫賣的情況。

隨著時代變遷,飲食業都有進行不少改革。當中茶樓的改變相當大。上一個年代,茶樓飲茶都會有姐姐推著點心車叫賣「新鮮出爐嘅蝦餃、燒賣!」。然後小朋友就拿著點心紙出去蓋印,就可以拿到點心。現在大多酒樓和點心專門店都轉用剔紙仔落單,已經很少再見到推點心車或者侍應捧著一盤點心叫賣的情況。

香港飲食文化說話6 | 「飲茶梗係要叫一盅兩件!」

點擊睇 9句飲食文化說話 懂一句代表你老了
點擊睇 9句飲食文化說話 懂一句代表你老了
香港飲食文化說話6 | 「飲茶梗係要叫一盅兩件!」
香港飲食文化說話6 | 「飲茶梗係要叫一盅兩件!」
懂得「一盅兩件」這句話的人相信都有一定年紀。(圖片來源:Openrice@ sherryyu01)
懂得「一盅兩件」這句話的人相信都有一定年紀。(圖片來源:Openrice@ sherryyu01)
「一盅兩件」。(圖片來源:Henry_Chan)
「一盅兩件」。(圖片來源:Henry_Chan)
懂得「一盅兩件」這句話的人相信都有一定年紀。因為「一盅兩件」的飲茶文化真的有很久遠的歷史。
懂得「一盅兩件」這句話的人相信都有一定年紀。因為「一盅兩件」的飲茶文化真的有很久遠的歷史。
從前到茶樓飲茶,客人先是焗盅飲茶,之後再配兩件點心。「飲茶梗係要叫一盅兩件!」,填飽肚子都是其次,最重要都是想與親朋好友慢慢飲茶吹水交流。試問現在有幾多酒樓還有焗盅提供?
從前到茶樓飲茶,客人先是焗盅飲茶,之後再配兩件點心。「飲茶梗係要叫一盅兩件!」,填飽肚子都是其次,最重要都是想與親朋好友慢慢飲茶吹水交流。試問現在有幾多酒樓還有焗盅提供?

懂得「一盅兩件」這句話的人相信都有一定年紀。因為「一盅兩件」的飲茶文化真的有很久遠的歷史。從前到茶樓飲茶,客人先是焗盅飲茶,之後再配兩件點心。「飲茶梗係要叫一盅兩件!」,填飽肚子都是其次,最重要都是想與親朋好友慢慢飲茶吹水交流。試問現在有幾多酒樓還有焗盅提供?

香港飲食文化說話7 | 「唔該要豬腸粉混醬。」

香港飲食文化說話7 | 「唔該要豬腸粉混醬。」
香港飲食文化說話7 | 「唔該要豬腸粉混醬。」
 香港飲食文化說話7 | 「唔該要豬腸粉混醬。」
香港飲食文化說話7 | 「唔該要豬腸粉混醬。」
不少人認為吃腸粉最佳的品嚐方法,是加入大量混醬。(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不少人認為吃腸粉最佳的品嚐方法,是加入大量混醬。(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混醬腸粉是香港地道美食。(圖片來源:Facebook@香港地美食)
混醬腸粉是香港地道美食。(圖片來源:Facebook@香港地美食)
豬腸粉最初因形狀大小與豬大腸相近,所以叫「豬腸粉」。但現在已經很少人會叫「豬腸粉」了,說得出這稱號的人相信年紀都不少。
豬腸粉最初因形狀大小與豬大腸相近,所以叫「豬腸粉」。但現在已經很少人會叫「豬腸粉」了,說得出這稱號的人相信年紀都不少。
「唔該要豬腸粉混醬。」,不少人認為吃腸粉最佳的品嚐方法,是加入大量混醬,即麻醬、甜醬、花生醬、甚至辣醬混合再加大量芝麻!
「唔該要豬腸粉混醬。」,不少人認為吃腸粉最佳的品嚐方法,是加入大量混醬,即麻醬、甜醬、花生醬、甚至辣醬混合再加大量芝麻!

豬腸粉最初因形狀大小與豬大腸相近,所以叫「豬腸粉」。但現在已經很少人會叫「豬腸粉」了,說得出這稱號的人相信年紀都不少。「唔該要豬腸粉混醬。」,不少人認為吃腸粉最佳的品嚐方法,是加入大量混醬,即麻醬、甜醬、花生醬、甚至辣醬混合再加大量芝麻!

香港飲食文化說話8 | 「未去過明將打大佬就無青春~」

點擊睇 9句飲食文化說話 懂一句代表你老了
點擊睇 9句飲食文化說話 懂一句代表你老了
 香港飲食文化說話8 | 「未去過明將打大佬就無青春~」
香港飲食文化說話8 | 「未去過明將打大佬就無青春~」
明將壽司已經全面結業。網上圖片
明將壽司已經全面結業。網上圖片
明將壽司的紅豆軍艦。網上圖片
明將壽司的紅豆軍艦。網上圖片
紅豆軍艦壽司是最有名的暗黑料理。網上圖片
紅豆軍艦壽司是最有名的暗黑料理。網上圖片
明將壽司是不少九十後學生回憶。網上圖片
明將壽司是不少九十後學生回憶。網上圖片
吞拿魚軍艦。網上圖片
吞拿魚軍艦。網上圖片
「明將壽司」曾經是一代人的集體回憶,甚至連《華爾街日報》在2014年都曾經報導香港人對明將壽司又愛又恨。
「明將壽司」曾經是一代人的集體回憶,甚至連《華爾街日報》在2014年都曾經報導香港人對明將壽司又愛又恨。
當年明將壽司主打平價迴轉壽司,所以壽司用料相當地道和特別,甚至有「暗黑料理」之稱,例如是,紅豆軍艦、可樂糖軍艦、綠茶雪糕壽司等。
當年明將壽司主打平價迴轉壽司,所以壽司用料相當地道和特別,甚至有「暗黑料理」之稱,例如是,紅豆軍艦、可樂糖軍艦、綠茶雪糕壽司等。
不少人喜歡約朋友到明將壽司挑戰,「未去過明將打大佬就無青春~」。
不少人喜歡約朋友到明將壽司挑戰,「未去過明將打大佬就無青春~」。

「明將壽司」曾經是一代人的集體回憶,甚至連《華爾街日報》在2014年都曾經報導香港人對明將壽司又愛又恨。當年明將壽司主打平價迴轉壽司,所以壽司用料相當地道和特別,甚至有「暗黑料理」之稱,例如是,紅豆軍艦、可樂糖軍艦、綠茶雪糕壽司等。不少人喜歡約朋友到明將壽司挑戰,「未去過明將打大佬就無青春~」。

香港飲食文化說話9 | 「啲冷麵用微波爐加熱會有蟲!」

點擊睇 9句飲食文化說話 懂一句代表你老了
點擊睇 9句飲食文化說話 懂一句代表你老了
香港飲食文化說話9 | 「啲冷麵用微波爐加熱會有蟲!」
香港飲食文化說話9 | 「啲冷麵用微波爐加熱會有蟲!」
街頭冷面。(圖片來源:OpenRice@Kikikayy)
街頭冷面。(圖片來源:OpenRice@Kikikayy)
街頭冷面有多款配料可供選擇。(圖片來源:OpenRice@Kikikayy)
街頭冷面有多款配料可供選擇。(圖片來源:OpenRice@Kikikayy)
街頭冷面是不少人的兒時回憶。(圖片來源:OpenRice@Kikikayy)
街頭冷面是不少人的兒時回憶。(圖片來源:OpenRice@Kikikayy)
上一代的街頭小食款式已經買少見少。曾經只售$1包的平價冷麵是不少人的學生回憶。放Lunch放學食一包冷面當一餐飯。
上一代的街頭小食款式已經買少見少。曾經只售$1包的平價冷麵是不少人的學生回憶。放Lunch放學食一包冷面當一餐飯。
當時盛傳一個關於冷麵的都市傳說,就是「啲冷麵用微波爐加熱會有蟲!」。這個說法更在香港的Facebook大肆流傳。
當時盛傳一個關於冷麵的都市傳說,就是「啲冷麵用微波爐加熱會有蟲!」。這個說法更在香港的Facebook大肆流傳。
但其實這個傳說到現在都只是以訛傳訛,連一張有蟲的相都沒有。到最後都只是一個傳說。
但其實這個傳說到現在都只是以訛傳訛,連一張有蟲的相都沒有。到最後都只是一個傳說。

上一代的街頭小食款式已經買少見少。曾經只售$1包的平價冷麵是不少人的學生回憶。放Lunch放學食一包冷面當一餐飯。當時盛傳一個關於冷麵的都市傳說,就是「啲冷麵用微波爐加熱會有蟲!」。這個說法更在香港的Facebook大肆流傳。但其實這個傳說到現在都只是以訛傳訛,連一張有蟲的相都沒有。到最後都只是一個傳說。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 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