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句香港饮食文化说话 点心推车仔/啫喱有遮/兆万放题 懂其中一句代表你老了

2023-08-01 00:00

9句香港饮食文化说话 点心推车仔/啫喱有遮/兆万放题 懂其中一句代表你老了
9句香港饮食文化说话 点心推车仔/啫喱有遮/兆万放题 懂其中一句代表你老了

相信大部份人都希望能够将自己的年龄隐藏,外表打扮当然越后生越好。可是,网上流传有9句关于香港饮食文化的说话,如果你曾经说过、或懂得其中一句就已经代表你老了!当中的饮食文化包括点心推车仔、啫喱的遮仔、兆万放题等。看看下文列出9句句子,测试一下你是否已经老了?

香港饮食文化说话1 | 「食放题?今晚兆万等。」

点击睇 9句饮食文化说话 懂一句代表你老了
点击睇 9句饮食文化说话 懂一句代表你老了
香港饮食文化说话1 | 「食放题?今晚兆万等。」
香港饮食文化说话1 | 「食放题?今晚兆万等。」
兆万中心。(图片来源:reddit@Islet)
兆万中心。(图片来源:reddit@Islet)
兆万中心楼上有很多质素平平的放题、任食打边炉店等,几间聚集在一起便变成特色。(图片来源:reddit@Islet)
兆万中心楼上有很多质素平平的放题、任食打边炉店等,几间聚集在一起便变成特色。(图片来源:reddit@Islet)
人称「勇者塔」、「劣食之塔」的兆万中心,绝对称得上是香港「劣食放题」的始祖,皆因兆万中心楼上有很多质素平平的放题、任食打边炉店等,几间聚集在一起便变成特色。
人称「勇者塔」、「劣食之塔」的兆万中心,绝对称得上是香港「劣食放题」的始祖,皆因兆万中心楼上有很多质素平平的放题、任食打边炉店等,几间聚集在一起便变成特色。
久而久之,当大家提起放题,便会想起兆万中心,「食放题?今晚兆万等。」,大家不用四围找餐厅。
久而久之,当大家提起放题,便会想起兆万中心,「食放题?今晚兆万等。」,大家不用四围找餐厅。
不过随著「劣食热潮」过去,食客逐渐追求食物质素,相信00后应该未听过这句说话了。
不过随著「劣食热潮」过去,食客逐渐追求食物质素,相信00后应该未听过这句说话了。

人称「勇者塔」、「劣食之塔」的兆万中心,绝对称得上是香港「劣食放题」的始祖,皆因兆万中心楼上有很多质素平平的放题、任食打边炉店等,几间聚集在一起便变成特色。久而久之,当大家提起放题,便会想起兆万中心,「食放题?今晚兆万等。」,大家不用四围找餐厅。不过随著「劣食热潮」过去,食客逐渐追求食物质素,相信00后应该未听过这句说话了。

香港饮食文化说话2 | 「出街食埋啲贵价夹唔饱嘅嘢,自己屋企整都得啦!」

点击睇 9句饮食文化说话 懂一句代表你老了
点击睇 9句饮食文化说话 懂一句代表你老了
香港饮食文化说话2 | 「出街食埋啲贵价夹唔饱嘅嘢,自己屋企整都得啦!」
香港饮食文化说话2 | 「出街食埋啲贵价夹唔饱嘅嘢,自己屋企整都得啦!」
「贵价夹唔饱嘅嘢」。(图片来源:Openrice@Chisty1121)
「贵价夹唔饱嘅嘢」。(图片来源:Openrice@Chisty1121)
「贵价夹唔饱嘅嘢」。(图片来源:Openrice@SuSuziku)
「贵价夹唔饱嘅嘢」。(图片来源:Openrice@SuSuziku)
上一代的人普遍曾经捱穷,食物得来不易。所以上年纪的人总会比较斤斤计较和「悭家」。
上一代的人普遍曾经捱穷,食物得来不易。所以上年纪的人总会比较斤斤计较和「悭家」。
 上一代的人普遍曾经捱穷,食物得来不易。所以上年纪的人总会比较斤斤计较和「悭家」。只要在街外食饭的时候,看到一些看似煮法简单、食材普通的食物,就会说,「出街食埋啲贵价夹唔饱嘅嘢,自己屋企整都得啦!」。
上一代的人普遍曾经捱穷,食物得来不易。所以上年纪的人总会比较斤斤计较和「悭家」。只要在街外食饭的时候,看到一些看似煮法简单、食材普通的食物,就会说,「出街食埋啲贵价夹唔饱嘅嘢,自己屋企整都得啦!」。
但年轻一辈物质丰富,重视当下享受的一刻,如果说这句话一定被朋辈取笑!
但年轻一辈物质丰富,重视当下享受的一刻,如果说这句话一定被朋辈取笑!

上一代的人普遍曾经捱穷,食物得来不易。所以上年纪的人总会比较斤斤计较和「悭家」。只要在街外食饭的时候,看到一些看似煮法简单、食材普通的食物,就会说,「出街食埋啲贵价夹唔饱嘅嘢,自己屋企整都得啦!」。但年轻一辈物质丰富,重视当下享受的一刻,如果说这句话一定被朋辈取笑!

香港饮食文化说话3 | 「鸡包纸包纸包鸡包鸡包纸……」

点击睇 9句饮食文化说话 懂一句代表你老了
点击睇 9句饮食文化说话 懂一句代表你老了
香港饮食文化说话3 | 「鸡包纸包纸包鸡包鸡包纸……」
香港饮食文化说话3 | 「鸡包纸包纸包鸡包鸡包纸……」
怀旧广东菜纸包鸡。(图片来源:Facebook@麦总去哪吃  )
怀旧广东菜纸包鸡。(图片来源:Facebook@麦总去哪吃 )
「鸡包纸包纸包鸡包鸡包纸……」一句出自《麦兜故事》,是麦太教煮餸的名句之一。(图片来源:Youtube@麦兜Mcdull)
「鸡包纸包纸包鸡包鸡包纸……」一句出自《麦兜故事》,是麦太教煮餸的名句之一。(图片来源:Youtube@麦兜Mcdull)
「鸡包纸包纸包鸡包鸡包纸……」一句出自《麦兜故事》,是麦太教煮餸的名句之一。
「鸡包纸包纸包鸡包鸡包纸……」一句出自《麦兜故事》,是麦太教煮餸的名句之一。
虽然到最后都没有人可以搞清楚是「鸡包纸」还是「纸包鸡」,但这款「纸包鸡」美食的确曾经存在,80、90后的人都一定有共鸣。
虽然到最后都没有人可以搞清楚是「鸡包纸」还是「纸包鸡」,但这款「纸包鸡」美食的确曾经存在,80、90后的人都一定有共鸣。
真正的纸包鸡是以油纸包著鸡肉和姜葱,连袋放入油锅炸的怀旧广东菜,现在已经几乎失传,年轻的00后大多未听过。
真正的纸包鸡是以油纸包著鸡肉和姜葱,连袋放入油锅炸的怀旧广东菜,现在已经几乎失传,年轻的00后大多未听过。

「鸡包纸包纸包鸡包鸡包纸……」一句出自《麦兜故事》,是麦太教煮餸的名句之一。虽然到最后都没有人可以搞清楚是「鸡包纸」还是「纸包鸡」,但这款「纸包鸡」美食的确曾经存在,80、90后的人都一定有共鸣。真正的纸包鸡是以油纸包著鸡肉和姜葱,连袋放入油锅炸的怀旧广东菜,现在已经几乎失传,年轻的00后大多未听过。

香港饮食文化说话4 | 「食啫喱最重要系把遮仔。」

点击睇 9句饮食文化说话 懂一句代表你老了
点击睇 9句饮食文化说话 懂一句代表你老了
香港饮食文化说话4 | 「食啫喱最重要系把遮仔。」
香港饮食文化说话4 | 「食啫喱最重要系把遮仔。」
茶楼遮仔牙签啫喱糖。(图片来源:Facebook@Sze Sze)
茶楼遮仔牙签啫喱糖。(图片来源:Facebook@Sze Sze)
遮仔牙签。(图片来源:Carousell@KoalaTree)
遮仔牙签。(图片来源:Carousell@KoalaTree)
小时候跟家人到茶楼饮茶,小朋友最期待的相信是叫一客啫喱。除了啫喱糖本身,啫喱上面插著的一把遮仔牙签更是重点。
小时候跟家人到茶楼饮茶,小朋友最期待的相信是叫一客啫喱。除了啫喱糖本身,啫喱上面插著的一把遮仔牙签更是重点。
「食啫喱最重要系把遮仔。」那一把遮仔牙签虽然小巧,但真的可以像一把伞子有开关的功能。
「食啫喱最重要系把遮仔。」那一把遮仔牙签虽然小巧,但真的可以像一把伞子有开关的功能。
而且叫一碟啫喱才有一把遮,所以当时的小朋友都相当珍视,真的是不少人的童年回忆。
而且叫一碟啫喱才有一把遮,所以当时的小朋友都相当珍视,真的是不少人的童年回忆。

小时候跟家人到茶楼饮茶,小朋友最期待的相信是叫一客啫喱。除了啫喱糖本身,啫喱上面插著的一把遮仔牙签更是重点。「食啫喱最重要系把遮仔。」那一把遮仔牙签虽然小巧,但真的可以像一把伞子有开关的功能。而且叫一碟啫喱才有一把遮,所以当时的小朋友都相当珍视,真的是不少人的童年回忆。

香港饮食文化说话5 | 「以前饮茶有点心车。」

点击睇 9句饮食文化说话 懂一句代表你老了
点击睇 9句饮食文化说话 懂一句代表你老了
香港饮食文化说话5 | 「以前饮茶有点心车。」
香港饮食文化说话5 | 「以前饮茶有点心车。」
以前饮茶有点心车。(图片来源:Facebook@JojojoLee)
以前饮茶有点心车。(图片来源:Facebook@JojojoLee)
有姐姐推著点心车叫卖「新鲜出炉嘅虾饺、烧卖!」。(图片来源:Facebook@JojojoLee)
有姐姐推著点心车叫卖「新鲜出炉嘅虾饺、烧卖!」。(图片来源:Facebook@JojojoLee)
点心车的点心热辣辣。(图片来源:Facebook@JojojoLee)
点心车的点心热辣辣。(图片来源:Facebook@JojojoLee)
随著时代变迁,饮食业都有进行不少改革。当中茶楼的改变相当大。上一个年代,茶楼饮茶都会有姐姐推著点心车叫卖「新鲜出炉嘅虾饺、烧卖!」。
随著时代变迁,饮食业都有进行不少改革。当中茶楼的改变相当大。上一个年代,茶楼饮茶都会有姐姐推著点心车叫卖「新鲜出炉嘅虾饺、烧卖!」。
然后小朋友就拿著点心纸出去盖印,就可以拿到点心。现在大多酒楼和点心专门店都转用剔纸仔落单,已经很少再见到推点心车或者侍应捧著一盘点心叫卖的情况。
然后小朋友就拿著点心纸出去盖印,就可以拿到点心。现在大多酒楼和点心专门店都转用剔纸仔落单,已经很少再见到推点心车或者侍应捧著一盘点心叫卖的情况。

随著时代变迁,饮食业都有进行不少改革。当中茶楼的改变相当大。上一个年代,茶楼饮茶都会有姐姐推著点心车叫卖「新鲜出炉嘅虾饺、烧卖!」。然后小朋友就拿著点心纸出去盖印,就可以拿到点心。现在大多酒楼和点心专门店都转用剔纸仔落单,已经很少再见到推点心车或者侍应捧著一盘点心叫卖的情况。

香港饮食文化说话6 | 「饮茶梗系要叫一盅两件!」

点击睇 9句饮食文化说话 懂一句代表你老了
点击睇 9句饮食文化说话 懂一句代表你老了
香港饮食文化说话6 | 「饮茶梗系要叫一盅两件!」
香港饮食文化说话6 | 「饮茶梗系要叫一盅两件!」
懂得「一盅两件」这句话的人相信都有一定年纪。(图片来源:Openrice@ sherryyu01)
懂得「一盅两件」这句话的人相信都有一定年纪。(图片来源:Openrice@ sherryyu01)
「一盅两件」。(图片来源:Henry_Chan)
「一盅两件」。(图片来源:Henry_Chan)
懂得「一盅两件」这句话的人相信都有一定年纪。因为「一盅两件」的饮茶文化真的有很久远的历史。
懂得「一盅两件」这句话的人相信都有一定年纪。因为「一盅两件」的饮茶文化真的有很久远的历史。
从前到茶楼饮茶,客人先是焗盅饮茶,之后再配两件点心。「饮茶梗系要叫一盅两件!」,填饱肚子都是其次,最重要都是想与亲朋好友慢慢饮茶吹水交流。试问现在有几多酒楼还有焗盅提供?
从前到茶楼饮茶,客人先是焗盅饮茶,之后再配两件点心。「饮茶梗系要叫一盅两件!」,填饱肚子都是其次,最重要都是想与亲朋好友慢慢饮茶吹水交流。试问现在有几多酒楼还有焗盅提供?

懂得「一盅两件」这句话的人相信都有一定年纪。因为「一盅两件」的饮茶文化真的有很久远的历史。从前到茶楼饮茶,客人先是焗盅饮茶,之后再配两件点心。「饮茶梗系要叫一盅两件!」,填饱肚子都是其次,最重要都是想与亲朋好友慢慢饮茶吹水交流。试问现在有几多酒楼还有焗盅提供?

香港饮食文化说话7 | 「唔该要猪肠粉混酱。」

香港饮食文化说话7 | 「唔该要猪肠粉混酱。」
香港饮食文化说话7 | 「唔该要猪肠粉混酱。」
 香港饮食文化说话7 | 「唔该要猪肠粉混酱。」
香港饮食文化说话7 | 「唔该要猪肠粉混酱。」
不少人认为吃肠粉最佳的品尝方法,是加入大量混酱。(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不少人认为吃肠粉最佳的品尝方法,是加入大量混酱。(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混酱肠粉是香港地道美食。(图片来源:Facebook@香港地美食)
混酱肠粉是香港地道美食。(图片来源:Facebook@香港地美食)
猪肠粉最初因形状大小与猪大肠相近,所以叫「猪肠粉」。但现在已经很少人会叫「猪肠粉」了,说得出这称号的人相信年纪都不少。
猪肠粉最初因形状大小与猪大肠相近,所以叫「猪肠粉」。但现在已经很少人会叫「猪肠粉」了,说得出这称号的人相信年纪都不少。
「唔该要猪肠粉混酱。」,不少人认为吃肠粉最佳的品尝方法,是加入大量混酱,即麻酱、甜酱、花生酱、甚至辣酱混合再加大量芝麻!
「唔该要猪肠粉混酱。」,不少人认为吃肠粉最佳的品尝方法,是加入大量混酱,即麻酱、甜酱、花生酱、甚至辣酱混合再加大量芝麻!

猪肠粉最初因形状大小与猪大肠相近,所以叫「猪肠粉」。但现在已经很少人会叫「猪肠粉」了,说得出这称号的人相信年纪都不少。「唔该要猪肠粉混酱。」,不少人认为吃肠粉最佳的品尝方法,是加入大量混酱,即麻酱、甜酱、花生酱、甚至辣酱混合再加大量芝麻!

香港饮食文化说话8 | 「未去过明将打大佬就无青春~」

点击睇 9句饮食文化说话 懂一句代表你老了
点击睇 9句饮食文化说话 懂一句代表你老了
 香港饮食文化说话8 | 「未去过明将打大佬就无青春~」
香港饮食文化说话8 | 「未去过明将打大佬就无青春~」
明将寿司已经全面结业。网上图片
明将寿司已经全面结业。网上图片
明将寿司的红豆军舰。网上图片
明将寿司的红豆军舰。网上图片
红豆军舰寿司是最有名的暗黑料理。网上图片
红豆军舰寿司是最有名的暗黑料理。网上图片
明将寿司是不少九十后学生回忆。网上图片
明将寿司是不少九十后学生回忆。网上图片
吞拿鱼军舰。网上图片
吞拿鱼军舰。网上图片
「明将寿司」曾经是一代人的集体回忆,甚至连《华尔街日报》在2014年都曾经报导香港人对明将寿司又爱又恨。
「明将寿司」曾经是一代人的集体回忆,甚至连《华尔街日报》在2014年都曾经报导香港人对明将寿司又爱又恨。
当年明将寿司主打平价回转寿司,所以寿司用料相当地道和特别,甚至有「暗黑料理」之称,例如是,红豆军舰、可乐糖军舰、绿茶雪糕寿司等。
当年明将寿司主打平价回转寿司,所以寿司用料相当地道和特别,甚至有「暗黑料理」之称,例如是,红豆军舰、可乐糖军舰、绿茶雪糕寿司等。
不少人喜欢约朋友到明将寿司挑战,「未去过明将打大佬就无青春~」。
不少人喜欢约朋友到明将寿司挑战,「未去过明将打大佬就无青春~」。

「明将寿司」曾经是一代人的集体回忆,甚至连《华尔街日报》在2014年都曾经报导香港人对明将寿司又爱又恨。当年明将寿司主打平价回转寿司,所以寿司用料相当地道和特别,甚至有「暗黑料理」之称,例如是,红豆军舰、可乐糖军舰、绿茶雪糕寿司等。不少人喜欢约朋友到明将寿司挑战,「未去过明将打大佬就无青春~」。

香港饮食文化说话9 | 「啲冷面用微波炉加热会有虫!」

点击睇 9句饮食文化说话 懂一句代表你老了
点击睇 9句饮食文化说话 懂一句代表你老了
香港饮食文化说话9 | 「啲冷面用微波炉加热会有虫!」
香港饮食文化说话9 | 「啲冷面用微波炉加热会有虫!」
街头冷面。(图片来源:OpenRice@Kikikayy)
街头冷面。(图片来源:OpenRice@Kikikayy)
街头冷面有多款配料可供选择。(图片来源:OpenRice@Kikikayy)
街头冷面有多款配料可供选择。(图片来源:OpenRice@Kikikayy)
街头冷面是不少人的儿时回忆。(图片来源:OpenRice@Kikikayy)
街头冷面是不少人的儿时回忆。(图片来源:OpenRice@Kikikayy)
上一代的街头小食款式已经买少见少。曾经只售$1包的平价冷面是不少人的学生回忆。放Lunch放学食一包冷面当一餐饭。
上一代的街头小食款式已经买少见少。曾经只售$1包的平价冷面是不少人的学生回忆。放Lunch放学食一包冷面当一餐饭。
当时盛传一个关于冷面的都市传说,就是「啲冷面用微波炉加热会有虫!」。这个说法更在香港的Facebook大肆流传。
当时盛传一个关于冷面的都市传说,就是「啲冷面用微波炉加热会有虫!」。这个说法更在香港的Facebook大肆流传。
但其实这个传说到现在都只是以讹传讹,连一张有虫的相都没有。到最后都只是一个传说。
但其实这个传说到现在都只是以讹传讹,连一张有虫的相都没有。到最后都只是一个传说。

上一代的街头小食款式已经买少见少。曾经只售$1包的平价冷面是不少人的学生回忆。放Lunch放学食一包冷面当一餐饭。当时盛传一个关于冷面的都市传说,就是「啲冷面用微波炉加热会有虫!」。这个说法更在香港的Facebook大肆流传。但其实这个传说到现在都只是以讹传讹,连一张有虫的相都没有。到最后都只是一个传说。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 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