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夢 – 繪畫光之旅程|夢遊世界

2023-07-15 00:00

李夢 – 繪畫光之旅程|夢遊世界
李夢 – 繪畫光之旅程|夢遊世界

印象派的出現,將自然光引入畫中,為繪畫尤其是風景畫的創作,宕開新局。此後二百年間,不同年代、不同背景的藝術家,或以寫實、或以抽象筆法,持續關注光影在繪畫作品中的呈現及表達。正在日本東京國立新美術館(The National Art Centre, Tokyo)舉辦的《光:泰特美術館藏品展》(《LIGHT: Works from the Tate Collection》),展出的逾百件作品,從印象派旗手莫奈到英國浪漫主義風景畫家透納(William Turner),從德國當代抽象表現主義名家李希特(Gerhard Richter)到擅長以光綫和色彩創作的美國當代藝術家特瑞爾(James Turrell),捕捉、展示、再詮釋光在畫中的意涵,宛若一場綿延兩個世紀的「光之旅程」。

德國當代抽象表現主義名家李希特作品《抽象畫(726)》。
德國當代抽象表現主義名家李希特作品《抽象畫(726)》。
英國浪漫主義風景畫家透納畫作《光與色(歌德理論)》。
英國浪漫主義風景畫家透納畫作《光與色(歌德理論)》。
Olafur Eliasson, 《Stardust particle》, 2014  (Photo: Jens Ziehe)
Olafur Eliasson, 《Stardust particle》, 2014 (Photo: Jens Ziehe)
John Brett, 《The British Channel Seen from the Dorsetshire Cliffs》, 1871
John Brett, 《The British Channel Seen from the Dorsetshire Cliffs》, 1871
John Constable, 《Harwich Lighthouse》
John Constable, 《Harwich Lighthouse》

英國著名畫家透納,以水彩畫著稱,引起畫中光影萬千變化,被譽為「光之畫家」。透納畫中的光,一改古典畫作中內斂的表達,更注重光與自然萬物的互動和對話。在他的作品《光與色(歌德理論)》中,光綫不再是輔助或是陪襯,而是全然地參與到畫面的整體布局和表達中,以光之變化萬千寫意並抒情。

如果說莫奈、透納等畫家在風景畫作中用光,意在為畫面增添動感與生機,那麼李希特在他的抽象作品中,不再效仿光影於自然中的即時變化,而是以想象描摹光,在抽象的、超現實的世界裏,再造一重光影奇觀。在此語境中,「光」便不僅僅是自然界中的光,而成為一種意象或符號,成為藝術家把玩、捏塑並不斷重構的概念。於是,為藝術創作的情景,更添新奇。
文:李夢

圖:東京國立新美術館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