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艙症候群|工作旅行搭車搭飛機坐太久 出現腳腫6症狀恐猝死 附8招預防

2023-04-23 00:00

搭車搭飛機若坐太久,出現腳腫6症狀恐有猝死風險。
搭車搭飛機若坐太久,出現腳腫6症狀恐有猝死風險。

去旅行要長時間搭車搭飛機,易致血管閉塞,甚至引發猝死危機?營養師高敏敏表示,乘搭長途車長途機,坐得久可致身體不適,如血管閉塞、腳腫等。若出現6大症狀,則可能是患上「機艙症候群」,嚴重恐虛脫、猝死,有5類人風險較高。她提出8大飲食建議,有助預防機艙症候群。

久坐搭車搭飛機 或出現機艙症候群

營養師高敏敏在其facebook專頁發文指,旅行或交通時間過長出現不適症狀,可能是因為患上機艙症候群 ( Deep Venous Thrombosis ),尤其是超過5小時的長途飛行。

甚麼是機艙症候群?

高敏敏解釋指,「機艙症候群」又稱為「深度靜脈血栓」,引發過程「機艙症候群」如下:

  • 長時間處於狹窄空間,並缺乏活動時,會令靜脈中的血液回流受阻,從而令血液稠度增加。
  • 當在肺部出現血栓情況,令血管閉塞,就會有虛脫和猝死的風險。

出現機艙症候群6症狀 增血栓猝死風險

營養師高敏敏列出機艙症候群症狀,以下6種症狀:

機艙症候群6症狀恐猝死
機艙症候群6症狀恐猝死
機艙症候群症狀:腳脹
機艙症候群症狀:腳脹
機艙症候群症狀:腳腫
機艙症候群症狀:腳腫
機艙症候群症狀:頭昏腦脹
機艙症候群症狀:頭昏腦脹
機艙症候群症狀:咳嗽
機艙症候群症狀:咳嗽
機艙症候群症狀:胸痛
機艙症候群症狀:胸痛
機艙症候群症狀:呼吸困難
機艙症候群症狀:呼吸困難

 

 

機艙症候群6個症狀

  1. 腳脹
  2. 腳腫
  3. 頭昏腦脹
  4. 咳嗽
  5. 胸痛
  6. 呼吸困難
     

機艙症候群5大高危人士

營養師高敏敏指,以下5類人發生機艙症候群的風險較高:

5類人易出現機艙症候群
5類人易出現機艙症候群
5類機艙症候群高危人士:老年人
5類機艙症候群高危人士:老年人
5類機艙症候群高危人士:有靜脈曲張病史
5類機艙症候群高危人士:有靜脈曲張病史
5類機艙症候群高危人士:血栓病
5類機艙症候群高危人士:血栓病
5類機艙症候群高危人士:肥胖
5類機艙症候群高危人士:肥胖
5類機艙症候群高危人士:孕婦
5類機艙症候群高危人士:孕婦

 

 

5類人久坐易患機艙症候群

  1. 老年人
  2. 有靜脈曲張病史
  3. 血栓病
  4. 肥胖
  5. 孕婦

 

機艙症候群預防方法 飲食8招減風險

機艙症候群是可以預防的。營養師高敏敏續建議,可以從飲食入手,選擇正確的食物,並避免幾種食物,以減少機艙症候群的情況出現。她指出有8大飲食法,忌喝兩類飲品:

8招減機艙症候群風險
8招減機艙症候群風險
減機艙症候群風險方法: 補充水份多
減機艙症候群風險方法: 補充水份多
減機艙症候群風險方法: 補充水份多
減機艙症候群風險方法: 補充水份多
減機艙症候群風險方法:攝取適量的魚油
減機艙症候群風險方法:攝取適量的魚油
減機艙症候群風險方法:攝取適量的魚油
減機艙症候群風險方法:攝取適量的魚油
減機艙症候群風險方法:保持充足的睡眠
減機艙症候群風險方法:保持充足的睡眠
減機艙症候群風險方法:定時進食
減機艙症候群風險方法:定時進食
減機艙症候群風險方法:下飛機後曬太陽
減機艙症候群風險方法:下飛機後曬太陽
減機艙症候群風險方法:下飛機後曬太陽
減機艙症候群風險方法:下飛機後曬太陽
減機艙症候群風險方法:限制酒精攝入量
減機艙症候群風險方法:限制酒精攝入量
減機艙症候群風險方法: 限制咖啡因攝入量
減機艙症候群風險方法: 限制咖啡因攝入量
減機艙症候群風險方法: 限制咖啡因攝入量
減機艙症候群風險方法: 限制咖啡因攝入量
減機艙症候群風險方法:不要過量飲食
減機艙症候群風險方法:不要過量飲食

 

 

 

1. 預防機艙症候群方法:多補充水分

  • 人體血液中70%是由水分組成, 呼吸、流汗會讓身體不斷排出水分
  • 多喝水可以促進身體的血液循環,減少血栓的形成。

2. 預防機艙症候群方法:攝取適量的魚油

  • 攝取適量魚油有助保持血液暢通
  • 其中EPA含有抗發炎、預防血栓形成和保護心血管的功效

3. 預防機艙症候群方法:保持充足的睡眠

  • 建議在出發前一天要充分休息,以減輕乘機不適感。

4. 預防機艙症候群方法:定時進食

  • 建議按照當地時間進食,保持餐餐均衡,不要過飽。

5. 預防機艙症候群方法:下飛機後曬太陽

  • 以補充維他命D,減輕焦慮症狀。
  • 維他命D亦可以活化體內的免疫系統

6. 預防機艙症候群方法:限制酒精攝入量

  • 女性每天建議攝取1個酒精當量;男性每天建議攝取2個酒精當量。
  • 以紅酒為例:男性建議攝取不超過220毫升酒精;女性不超過110毫升酒精。

7. 預防機艙症候群方法:限制咖啡因攝入量

  • 咖啡因容易利尿,導致身體水分不足,過量攝入會導致身體過於興奮
  • 缺氧感更加嚴重,同時還會影響大腦中的腺苷受體,導致焦慮和緊張

8. 預防機艙症候群方法:勿飲食過量

  • 建議放慢吃飯速度,吃到八分飽應停止進食。

 

高敏敏提醒,機艙症候群並不只在飛機上發生,當長時間維持同個一姿勢不郁動,就很容易導致深部靜脈血栓。她建議,盡量避免久坐不動,要經常變換姿勢,不要翹腳,以免引起深部靜脈血栓。

 

內容獲「高敏敏 營養師」授權轉載

 

延伸閱讀:4類情況易致機艙症候群

根據養和醫院資料,養和醫院物理治療師馬健庭解釋,人如果長期處於坐着不動狀態,腳部較深處的靜脈可能會形成血塊,堵塞了血液從肢體回流至心臟,其中以發生在距離心臟最遠的小腿最為常見,引致深層靜脈血管栓塞。

他指出,機艙症候群不局限於機艙內發生,有可能在以下4種情況下患上:

  • 手術後患者長期卧牀
  • 慢性病患者長期卧牀
  • 坐長途車
  • 長時間坐著辦公人士

避免患機艙症候群 高危人士事前預備藥物

養和醫院物理治療師馬健庭亦補充,以下14類人亦會有患上機艙症候群的風險,建議乘搭飛機前如擔心,可以起程前向醫生查詢或求診,提出要求處方薄血丸。

14類人機艙症候群高危人士
14類人機艙症候群高危人士
機艙症候群高危人士:孕婦
機艙症候群高危人士:孕婦
機艙症候群高危人士:心血管疾病的人士
機艙症候群高危人士:心血管疾病的人士
機艙症候群高危人士:糖尿病人
機艙症候群高危人士:糖尿病人
機艙症候群高危人士:曾出現深層靜脈血栓的患者
機艙症候群高危人士:曾出現深層靜脈血栓的患者
機艙症候群高危人士:四十歲以上
機艙症候群高危人士:四十歲以上
機艙症候群高危人士:近期曾動過腰部以下手術
機艙症候群高危人士:近期曾動過腰部以下手術
機艙症候群高危人士:吸煙
機艙症候群高危人士:吸煙
機艙症候群高危人士:肥胖
機艙症候群高危人士:肥胖
機艙症候群高危人士:因行動不便需要長期卧牀
機艙症候群高危人士:因行動不便需要長期卧牀
機艙症候群高危人士:患有靜脈曲張
機艙症候群高危人士:患有靜脈曲張
機艙症候群高危人士:曾患血栓或有血栓家族史、
機艙症候群高危人士:曾患血栓或有血栓家族史、
機艙症候群高危人士:癌症或癌症康復人士
機艙症候群高危人士:癌症或癌症康復人士
機艙症候群高危人士:正口服避孕的婦女
機艙症候群高危人士:正口服避孕的婦女
機艙症候群高危人士:接受荷爾蒙補充療法的婦女
機艙症候群高危人士:接受荷爾蒙補充療法的婦女

 

 

以下14類人有患上機艙症候群的風險,建議乘搭飛機前向醫生查詢或求診,提出要求處方薄血丸:

  1. 孕婦
  2. 心血管疾病的人士
  3. 糖尿病人
  4. 曾出現深層靜脈血栓的患者
  5. 四十歲以上
  6. 近期曾動過腰部以下手術
  7. 吸煙
  8. 肥胖
  9. 因行動不便需要長期卧牀
  10. 患有靜脈曲張
  11. 曾患血栓或有血栓家族史、
  12. 癌症或癌症康復人士
  13. 正口服避孕的婦女
  14. 接受荷爾蒙補充療法的婦女

機艙症候群嚴重會導致死亡

香港養和醫院物理治療師馬健庭亦指,很多人都會在長途飛行後,普遍雙腳都會因為重力而出現輕微水腫,腫脹情況在短時間內會消散,若果落機後發覺腿部皮膚持續溫度上升或發紅,腿部皮下靜脈擴張,就要盡早求醫,有可能因為為血栓剝落,有機會循血液流入肺部,而造成肺動脈栓塞(Pulmonary Embolism),嚴重會導致死亡。

預防機艙症候群4大方法 機艙內也可以做運動

香港養和醫院物理治療師馬健庭提醒,經濟機艙症候群並不只發生在落機一刻,徵狀可能持續一至兩天。若要預防經濟機艙症候群,物理治療師馬健庭還有以下3大建議:

3個建議以預防經濟機艙症候群
3個建議以預防經濟機艙症候群
預防經濟機艙症候群
預防經濟機艙症候群
預防經濟機艙症候群
預防經濟機艙症候群
預防經濟機艙症候群
預防經濟機艙症候群
預防經濟機艙症候群
預防經濟機艙症候群
預防經濟機艙症候群
預防經濟機艙症候群
預防經濟機艙症候群
預防經濟機艙症候群

 

 

預防經濟機艙症候群3大建議:

  • 乘坐飛機時,旅客可選擇坐在近出口處或通道等坐位,讓雙腳有更多空間伸展之餘,亦可方便走動伸展。
  • 乘坐飛機時亦可穿着鬆身衣物,避免穿着及膝襪子,以免阻礙血液循環。
  • 乘客在飛行途中可以按摩雙腳、膝部、小腿及腳踝,或進行舒展運動,前往洗手間期間在走廊通道步行,讓雙腳保持適量活動,亦有助減少靜脈栓塞的情況。

 

預防機艙症候群的伸展運動

香港養和醫院物理治療師馬健庭教3組腳部運動,讓大家可以坐在機艙內進行,以促進小腿血液流動,建議大概每小時進行以下運動,每次維持3至4分鐘。

紓緩機艙症候群伸展運動,步驟如下:

  1. 伸直雙腿,令小腿與大腿成直線,用腳掌帶動雙腿打圈。
  2. 雙手環抱一邊膝蓋。慢慢移向胸前,維持動作數秒然後放鬆,雙腳放回地面。
  3. 雙腳平放地上。彎曲腳掌 – 腳趾朝上,然後腳尖觸地 – 若感到舒適,可重複此動作多次。

 

 

延伸閱讀:腔室症候群成因後果 可致肌肉壞死喪命

根據美國國家醫學圖書館的資料,腔室症候群是一種會威脅肢體和生命的嚴重疾病,是由於身體某部位的神經、血管和肌肉受到封閉空間(腔室)壓迫所致。當腔室受壓迫就會腫脹起來,壓力增加,因而壓迫肌肉、血管和神經。當壓力過大,就會影響血液循環,最後導致肌肉和神經永久受損。若時間過長甚至會令肌肉死亡,需要截肢。

腔室症候群有6大成因:

腔室症候群成因
腔室症候群成因
腔室症候群成因:創傷,如碾壓傷或手術
腔室症候群成因:創傷,如碾壓傷或手術
腔室症候群成因:骨折
腔室症候群成因:骨折
腔室症候群成因:嚴重的肌肉瘀傷
腔室症候群成因:嚴重的肌肉瘀傷
腔室症候群成因:嚴重的扭傷
腔室症候群成因:嚴重的扭傷
腔室症候群成因:繃帶或繃帶太緊
腔室症候群成因:繃帶或繃帶太緊
腔室症候群成因:使用止血帶或手術期間的定位而導致血液供應中斷
腔室症候群成因:使用止血帶或手術期間的定位而導致血液供應中斷

 

 

延伸閱讀:腔室症候群5大症狀

根據美國國家醫學圖書館的資料,腔室症候群最常見於小腿和前臂,也可能發生在手、腳、大腿、臀部和前臂。腔室症候群症狀可能在幾個小時內變得嚴重,一旦出現症狀,應立即求醫。

腔室症候群5大症狀
腔室症候群5大症狀
腔室症候群5大症狀:痛楚比預期大
腔室症候群5大症狀:痛楚比預期大
腔室症候群5大症狀:舉起或服用止痛藥亦無法緩解的痛楚
腔室症候群5大症狀:舉起或服用止痛藥亦無法緩解的痛楚
腔室症候群5大症狀:受傷位置感覺減少、麻木、刺痛和無力
腔室症候群5大症狀:受傷位置感覺減少、麻木、刺痛和無力
腔室症候群5大症狀:受傷位置皮膚變白
腔室症候群5大症狀:受傷位置皮膚變白
腔室症候群5大症狀:受傷部位變腫脹或無法移動
腔室症候群5大症狀:受傷部位變腫脹或無法移動

 

 

 

《星島申訴王》於3月1日隆重登場,節目為民請命抱不平、追蹤城中熱話,亦會搜羅溫情小故事。你申訴,我跟進,搵91999933,《星島申訴王》隨時候命!
立即報料:https://bit.ly/3IMunqd
你的獨家報料一旦被採用及報導,將獲得乙份獎品。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