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隔夜蔬菜魚類易中毒致癌? 帶飯宜吃6種食物 專家教6招保存

2023-04-18 00:00

食隔夜菜易中毒!專家教6大正確保存方法
食隔夜菜易中毒!專家教6大正確保存方法

隔夜菜放雪櫃就萬無一失?食隔夜菜易中毒致癌嗎?除了蔬菜,魚類隔夜也要小心?夏天炎熱潮濕容易滋生細菌,是食物中毒的高峰期。有營養師表示,如果存放食物的方法不當,會滋生細菌,導致食物中毒及過敏。營養師教正確保存食物的6種方法,拆解隔夜菜常見迷思。她亦指出,若要帶飯,有6種蔬菜較適合隔夜食用。

食隔夜菜容易中毒致癌?放雪櫃就萬無一失?

坊間有說法指,餸菜/熟菜放在雪櫃保存後,蔬菜內的硝酸鹽轉化為亞硝酸鹽,亞硝酸鹽含量迅速增加,吃後有機會致癌。本港食安中心曾進行一項研究,發現熟菜在雪櫃隔夜(24小時)貯存,其亞硝酸鹽含量不會上升。這與貯存溫度有關,低溫會減慢細菌滋生,令細菌把硝酸鹽轉化為亞硝酸鹽的能力降低,延緩亞硝酸鹽的形成。

  • 在冷凍溫度(0-4°C)下,硝酸鹽轉化為亞硝酸鹽的速度很低。
  • 在冷藏溫度(-18°C)下,硝酸鹽停止轉化為亞硝酸鹽。

【同場加映】 隔夜菜放雪櫃也會滋生細菌?

壞掉的食物所滋生的細菌種類
壞掉的食物所滋生的細菌種類
壞掉的食物所滋生的細菌種類
壞掉的食物所滋生的細菌種類
壞掉的食物所滋生的細菌種類
壞掉的食物所滋生的細菌種類
壞掉的食物所滋生的細菌種類
壞掉的食物所滋生的細菌種類
壞掉的食物所滋生的細菌種類
壞掉的食物所滋生的細菌種類

 

 

亞硝酸鹽會致癌?世衞轄下國際癌症研究機構指,攝入的硝酸鹽或亞硝酸鹽在可導致內源性硝化的條件下,可能會令人類患癌。但現有證據未能證實,從膳食攝入硝酸鹽及亞硝酸鹽會增加患癌的風險。

 

正確保存隔夜菜6大方法 1類魚不宜放隔夜

不過,不正確保存隔夜菜易致食物中毒,可致腹瀉嘔吐等症狀。營養師張瑄筠在台北市政府衛生局網頁,分享正確保存隔夜食物的6種方法,確保食用安全,避免食物中毒:

6大保存隔夜食物方法
6大保存隔夜食物方法
6大保存隔夜食物方法
6大保存隔夜食物方法
6大保存隔夜食物方法
6大保存隔夜食物方法
6大保存隔夜食物方法
6大保存隔夜食物方法
6大保存隔夜食物方法
6大保存隔夜食物方法
6大保存隔夜食物方法
6大保存隔夜食物方法
6大保存隔夜食物方法
6大保存隔夜食物方法
6大保存隔夜食物方法
6大保存隔夜食物方法
6大保存隔夜食物方法
6大保存隔夜食物方法
6大保存隔夜食物方法
6大保存隔夜食物方法
6大保存隔夜食物方法
6大保存隔夜食物方法
6大保存隔夜食物方法
6大保存隔夜食物方法
6大保存隔夜食物方法
6大保存隔夜食物方法
6大保存隔夜食物方法
6大保存隔夜食物方法
6大保存隔夜食物方法
6大保存隔夜食物方法

 

 

處理隔夜菜6大正確方法 避免食物中毒

正確保存隔夜菜方法1:用餐前裝入飯盒

  • 應該在用餐前就將飯菜裝入飯盒,如果餐後才把剩菜裝起,就可能把沾到口水的菜肴裝入,增加細菌滋生的風險。

正確保存隔夜菜方法2:1小時內放入雪櫃冷藏

  • 夏天是食物中毒的高峰期,如果食物在1小時內未吃完,就應該放入雪櫃冷藏,而剛剛烹調過的食物只要降溫至不燙手亦可以放入雪櫃。
  • 細菌的滋生速度與溫度和時間有關,而7℃至60℃則最適合細菌快速繁殖,因此盡快令食物降溫至7℃以下,就能抑制細菌生長。

正確保存隔夜菜方法3:保存時間不超過3日

  • 烹調過的食物最多只能冷藏1至2日,不應存放超過3日。因為雪櫃只能抑制細菌生長,無法消滅細菌,如果存放食物多日,仍然有中毒風險。

正確保存隔夜菜方法4:用不鏽鋼或玻璃飯盒

  • 保存食物的飯盒也要保持衛生,建議使用不鏽鋼或玻璃質地的飯盒,並徹底清潔。
  • 如果使用塑膠飯盒,一旦出現刮痕就可能暗藏細菌,污染食物,令免疫力低下人士出現身體不適。

正確保存隔夜菜方法5:不應存放海鮮

  • 海鮮類食物,尤其是富含組織胺的魚類例如吞拿魚、鯖魚、鰹魚等,如果隔日進食可能會導致食物敏感,所以不宜放至隔日進食。

正確保存隔夜菜方法6:翻熱溫度應高於70℃

  • 翻熱隔夜飯菜時,溫度必須達到70℃以上,才可消滅大部分病菌。如果使用微波爐則可分段加熱,中途翻攪食物令受熱程度均勻。無論使用任何方法,都不應反覆加熱食物。
  • 不應將隔夜食物放在鍋中保溫,因為保溫狀態下溫度一般低於60℃,有如培養細菌,容易污染食物。

 

【同場加映】沙門氏菌感染症狀及預防方法

沙門氏菌感染症狀
沙門氏菌感染症狀
沙門氏菌感染症狀
沙門氏菌感染症狀
沙門氏菌感染症狀
沙門氏菌感染症狀
沙門氏菌感染症狀
沙門氏菌感染症狀
沙門氏菌感染症狀
沙門氏菌感染症狀
沙門氏菌感染症狀
沙門氏菌感染症狀
沙門氏菌感染症狀
沙門氏菌感染症狀
預防感染沙門氏菌
預防感染沙門氏菌
預防感染沙門氏菌
預防感染沙門氏菌
預防感染沙門氏菌
預防感染沙門氏菌
預防感染沙門氏菌
預防感染沙門氏菌
預防感染沙門氏菌
預防感染沙門氏菌
預防感染沙門氏菌
預防感染沙門氏菌
預防感染沙門氏菌
預防感染沙門氏菌
預防感染沙門氏菌
預防感染沙門氏菌

 

 

6種食物適合隔夜食用

營養師張瑄筠表示,海鮮類食物不宜放至隔日進食,可以選擇葉菜類食物代替。葉菜類富含植化素、維他命C、E等抗氧化物,營養豐富。而且可以透過清洗表示去除亞硝酸鹽,不影響健康。

6種食物適合隔夜食
6種食物適合隔夜食
6種食物適合隔夜食
6種食物適合隔夜食
6種食物適合隔夜食
6種食物適合隔夜食
6種食物適合隔夜食
6種食物適合隔夜食
6種食物適合隔夜食
6種食物適合隔夜食
6種食物適合隔夜食
6種食物適合隔夜食
6種食物適合隔夜食
6種食物適合隔夜食

 

 

 

由於綠色蔬菜在翻熱後會變色和破壞口感,張瑄筠建議用以下6種食物代替:

  1. 茭白筍
  2. 粟米筍
  3. 椰菜
  4. 蘿蔔
  5. 菇類
  6. 冷凍西蘭花

 

延伸閱讀:9種魚可致組胺中毒

食安中心表示,組胺中毒又稱「鯖魚中毒」,由進食含大量組胺的魚類引起。捕獲魚類後,若處理及貯存温度不當,部份屬於魚類自然菌羣的細菌便會繁殖。這些細菌的「組氨酸脫羧酶」會把「組氨酸」轉化為組胺/組胺可在從捕魚到進食等各個食物供應鏈程序中形成。其他由魚類中細菌產生的生物胺或會加劇組胺的毒性。

食安中心又指,涉及鯖魚中毒的魚類,通常在魚類組織內含有大量氨基酸組氨酸,並列舉魚類例子,主要有以下9種:

可致組胺中毒的魚類
可致組胺中毒的魚類
可致組胺中毒的魚類
可致組胺中毒的魚類
可致組胺中毒的魚類
可致組胺中毒的魚類
可致組胺中毒的魚類
可致組胺中毒的魚類
可致組胺中毒的魚類
可致組胺中毒的魚類
可致組胺中毒的魚類
可致組胺中毒的魚類
可致組胺中毒的魚類
可致組胺中毒的魚類
可致組胺中毒的魚類
可致組胺中毒的魚類
可致組胺中毒的魚類
可致組胺中毒的魚類
可致組胺中毒的魚類
可致組胺中毒的魚類
可致組胺中毒的魚類
可致組胺中毒的魚類

 

 

組胺中毒/鯖魚中毒症狀

組胺中毒有何症狀?吃多少才會中毒?會致命嗎?食安中心解釋如下:

組胺中毒/鯖魚中毒症狀
組胺中毒/鯖魚中毒症狀
組胺中毒/鯖魚中毒症狀
組胺中毒/鯖魚中毒症狀
組胺中毒/鯖魚中毒症狀
組胺中毒/鯖魚中毒症狀
組胺中毒/鯖魚中毒症狀
組胺中毒/鯖魚中毒症狀
組胺中毒/鯖魚中毒症狀
組胺中毒/鯖魚中毒症狀
組胺中毒/鯖魚中毒症狀
組胺中毒/鯖魚中毒症狀
組胺中毒/鯖魚中毒症狀
組胺中毒/鯖魚中毒症狀

 

 

5招預防組胺中毒

魚及魚製品長時間在不當的温度下處理及貯存,經過細菌的作用才會令大量的組胺形成。有1種解凍方法很易產生毒素,要預防組胺中毒,食安中心有以下建議:

預防組胺中毒
預防組胺中毒
預防組胺中毒
預防組胺中毒
預防組胺中毒
預防組胺中毒
預防組胺中毒
預防組胺中毒
預防組胺中毒
預防組胺中毒
預防組胺中毒
預防組胺中毒

 

 

延伸閱讀:4天內要吃掉隔夜菜?

隔夜菜保存期不長,美國食藥局(FDA)建議,最好在4天內吃掉剩菜,若多過4天就要丟棄。不過,美國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Guy Crosby則指,4天期限不適用於所有熟食,因為有些餸菜不足4日就會變壞,有些剩菜則可保存1星期以上。

不同食物的保存期

保存期限取決於食物的酸鹼值、水量、保存時間和溫度等條件。不同食物的保存期如下:

食物種類保存期
食物種類保存期
食物種類保存期
食物種類保存期
食物種類保存期
食物種類保存期
食物種類保存期
食物種類保存期
食物種類保存期
食物種類保存期
食物種類保存期
食物種類保存期
食物種類保存期
食物種類保存期
食物種類保存期
食物種類保存期
食物種類保存期
食物種類保存期

 

 

保存剩菜6大貼士

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Crosby指出,保存剩菜的方法與新鮮食材接近,建議如下:

保存剩菜6大貼士
保存剩菜6大貼士
保存剩菜6大貼士
保存剩菜6大貼士
保存剩菜6大貼士
保存剩菜6大貼士
保存剩菜6大貼士
保存剩菜6大貼士
保存剩菜6大貼士
保存剩菜6大貼士
保存剩菜6大貼士
保存剩菜6大貼士
保存剩菜6大貼士
保存剩菜6大貼士

 

 

《星島申訴王》於3月1日隆重登場,節目為民請命抱不平、追蹤城中熱話,亦會搜羅溫情小故事。你申訴,我跟進,搵91999933,《星島申訴王》隨時候命!
立即報料:https://bit.ly/3IMunqd
你的獨家報料一旦被採用及報導,將獲得乙份獎品。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