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 |中風後難做劇烈運動 專家推1簡易運動強身防高血壓
2022-12-21 00:00
李先生今年65歲,三個月前因缺血性中風入院治療,醫生診斷他患有高血壓。住院期間,醫生前後多處方三隻血壓藥給該病人服用來控制其高血壓,以減低再中風機會。李先生出院後三個月,來到了中風科護士診所覆診,護士見他血壓仍然偏高,問他平日有沒有做運動,李先生表示沒有,原因為懼怕運動時辛苦,身體承受不起。
呼吸運動有助防病治病
平日欠缺運動的人士,除了懼怕運動辛苦外,亦有表示沒有空閒時間、沒有地方做運動。由於身體長時間沒有鍛鍊,未經能力評估,實在不宜魯莽做劇烈的運動。護士會作初步的評估,並建議患者作不同的合適的運動,其中一項是呼吸運動──腹式呼吸,這運動較簡單易學,且不受時間空間限制。
呼吸調控是不少運動中的必然動作,其中包括瑜珈、太極氣功、八段錦氣功和動氣功等。一些身心訓練也著重呼吸的調節,如坐禪、冥想、靜觀和靜氣功等。呼吸運動的一般特點是緩慢,或是徐疾有道,身體動作配合。中國道家崇尚養生之道 ,其中論述的丹田內氣修練,和中國武術內家功中的氣聚丹田,原理與腹式呼吸相近。丹亦與藥同義,丹田呼吸,有防病治病之用。
有助改善中老年人血壓
呼吸運動有科學實證支持嗎?近年來不少國內外學者都在探討各種呼吸運動的效用。科學研究也有不少,其中例子有:中國錦州醫科大學於2018年的研究指出,高血壓的中年患者,每分鐘呼吸8次,能降低血壓和心跳頻率變動,調節自律神經。土耳其大學(Bezmialem Vakif University)的2021年研究亦發現,一個為期8週,為慢阻呼吸疾病患者設計的呼吸訓練,能改善呼吸功能,運動能力和氣喘徵狀。美國科羅拉多大學於2021年也發表了他們的研究,通過6星期的呼吸訓練,能改善中老年人的血壓和血管內膜功能。
從身體結構和生理來看,呼吸亦是一種肌肉運動,肌肉收縮和伸展能促使血管推動血液流動,而吸入空氣的速度能影響肺氣泡滲透能力,同樣血液流動速度影響血液滲透細胞過程,深深吸入空氣讓肺擴張擴大,大量血液進入肺循環,當深深呼出肺氣時,肺循環的血送至心臟,左心臟充滿血液,當血液泵出心臟時,心臟血管出口之冠狀動脈獲得豐盛的血液供應,有利血管暢通,因此緩慢的深呼吸比急速呼吸更有效用。
平常人們呼吸方式主要是肺部的前後活動,而腹式呼吸則加強了肺部的上下活動幅度,擴展了肺組織的擴張能力。腹式呼吸當然不是吸氣入肚子,事實是橫隔膜肌肉和腹部肌肉在活動。橫隔膜分隔了上層的胸腔和下層的腹腔,當吸氣時下降,置於上層的心臟空間便寬鬆了,減低了血流的阻力;而下層腹腔內的肝胰腎腸等器官,受到橫隔膜和腹肌推動按摩,促進血液和淋巴等體液流動,以至腸臟活動。還有人類箇中奧妙之處,就是正常心跳是呼吸頻率的6至8倍,不同的頻率,特別有利於心臟跳動,訓練下的腹式呼吸的生理效能應運而生。
讀者不妨嘗試感受下腹式呼吸的效果,若能參考世界衛生組織建議,一星期五天,每天30分鐘,一個月後便知其各種效用。值得一提,好習慣遇著壞習慣,壞習慣多,好習慣也會比下去了。
撰文:香港都會大學護理及健康學院高級講師 朱賢文博士
延伸閱讀:中風症狀+預防方法
根據本港衞生署資料顯示,「中風」是由於腦部血管阻塞或爆裂,令腦組織不能得到充足的養份和氧氣,受影響的神經細胞因而壞死,產生各種神經症狀。
中風9大症狀包括:
預防中風方法
衞生署指,中風的主因是吸煙、血壓高和血管硬化,所以要預防中風的發生,就要注意日常的生活習慣,避免血管硬化的產生:
5個口訣認清中風先兆
台灣營養師高敏敏在其Facebook專頁指,中風後的關鍵是把握黃金治療時間,才能減少殘疾及死亡風險。她又列出分辨及應對中風的口訣「BE-FAST」,呼籲民眾如發現自己或親人突然出現任何一項症狀,都務必趕快求醫:
同場加映:2種情況下需飲用運動飲品
運動後補充水分,應該要喝清水還是喝運動飲品?台灣家庭醫學科醫生安欣瑜在其Facebook專頁表示,只有進行中等至劇烈運動,而運動時間超過1小時,才需要飲用運動飲品,其餘一般情況下只需要喝清水就足夠。補充水分也有學問,大致可分成運動前、運動中及運動後三個部分。
運動補水3階段: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