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宇 - 香港開埠來華 百年洋行傳承的秘密|慢讀樂趣

2022-11-01 00:00

太古集團是一家英資洋行,旗下核心業務多設於亞太區,香港為主要營運地。圖為金鐘的太古廣場。
太古集團是一家英資洋行,旗下核心業務多設於亞太區,香港為主要營運地。圖為金鐘的太古廣場。

作者為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副所長,研究領域為家族文化與企業傳承、企業家精神與社會網絡、華人社會變遷與繼承制度,本書述說太古家族的故事及在香港的發展。

上個周末去太古城Shopping,碰上「信望香港 信望未來」展覽,展出太古在香港逾一百五十年的發展歷程。現址鰂魚涌原是太古船塢和太古煉糖廠的所在地,這裏是一個東南亞最大的工業城,二次大戰時,這是一個戰略重地,因為日本海軍需要一個有助南下和北上進攻的船艦修理中心,太古船塢成為兵家必爭之地,香港失守,英國政府和軍方動員船塢技術華工逃往內地,目的是癱瘓船塢運作,這段故事後來成書,我曾經在本欄介紹過。

英國商人 千里迢迢而來

今天在太古地產的發展下,太古船塢成為香港的指標屋邨太古城,一個集住宅、零售和國際商業中心於一體的活力社區,我非港島東居民,不過,閒來都會到此一遊,如是者,我與太古集團都可算有緣了。

本書第一章《英國商人:在全球化發展中乘勢突圍》,敘述在十九世紀初,大英帝國進行全球擴張之時,激發了英國商人千里迢迢跑到東方淘金發財的動機,「不但有入世禁慾、追求功業,以爭取上帝救贖的宗教倫理,亦有為了求財逐利、敢於冒險的商業精神。」在這個時代背景下,「中國過去閉關鎖國的大門被英國以武力打開,香港更落入英國之手,淪為殖民地……。」

此時,太古洋行施懷雅家族(Swire Family)亦慕名而來,「因為這個家族在英國經過一段時間摸索後,認為以中國為中心的東方貿易及龐大市場很有潛力,這一決定及俟後的多方面努力,令太古洋行在大英帝國的蔭護下,在中國市場獲得巨大發展。」

一個時代 一個家族成長

看完這一段有感而發,首先國家不承認香港曾經是英國殖民地,英國只是在香港進行殖民統治,這一個說法避免有人誤導香港在去殖民地化之後,成為爭取獨立的地方,對不起,香港從來都是中國而沒有割裂,此其一也;再者,內地學者已經提出新的歷史觀,指出滿清閉關鎖國之描述不合時宜,提出「自主限關」來全新定義滿清限制與外國包括英國的貿易,最重要的一點是︰「自主限關」是維護國土安全、文化安全,是為了維護當時的封建統治和政權穩定,防範殖民文化的入侵,可以說就是要維護領土完整不容侵犯,當然其目的最終也是要保住江山、鞏固統治。

當我把最新的中國香港觀點逐一釐清之後,這令我更好的去了解施懷雅家族的歷史,作者序言中有一段很有意思的論述,說的是關於資本主義和企業家的關係,他指出一般而言,以為市場是完全靠市場無形的手,即自由交易互動之下產生經濟結果,其實「促進資本主義發展的核心人物,或負面上說的『幕後黑手』,不是自由經濟學派眼中的甚麼『無形之手』的主角——企業家、生意人。更直白一點就是大小家族企業的領軍人物。」本書所論述的就是關於一個時代的一個家族的成長、發展,以及其傑出的成就。

謹慎節約 成功跨越三代

「穩健、小心,並要有真誠的信仰,開支上要節約。一旦失去了我辛苦工作給你留下的⋯⋯便要面對貧窮的刺肉之痛。」這是太古洋行創辦人約翰.施懷雅臨終前留給後人的祖訓,也許這就是總結在資本主義打天下的一個企業家的底層邏輯。做生意不是很浪漫的事,因為你必然無情投入,為的是可能那一毫幾仙的利益之差,不過,你沒有這種對資本金錢的謹慎,以為錢係會繼續來的話,你難以撐得過半生富貴。

第五章《三代接班:走出一二次世界大戰的整固》可算是示範篇,作者開宗明義說︰「華人社會常說『富不過三代』,這放在老牌英資洋行太古集團身上,明顯並不適用,因為施懷雅家族自第一代創業站穩腳跟後,在第二代進一步壯大起來,成為跨國企業。到第三代接班後,哪怕遭遇了嚴峻的第一次世界大戰,烽火連天,百業蕭條,企業仍能站穩腳步,家族保持發展,克服種種困難,成功跨越『富不過三代』的門檻,日後更交棒至第四、第五代手中,再由他們帶領企業大放光芒。」

太古洋行的家族有甚麼秘訣?我不劇透,大家來翻翻這本書找答案吧。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