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風|手腳麻痺流口水或中風 專家教4招減發病風險
2022-10-13 00:00
聞「風」色變。中風是大腦血管意外,即大腦部分動脈被凝塊阻塞或破裂,血液供應被切斷,該範圍因為沒有氧氣和養分供應,腦細胞便會死亡,繼而可能導致腦損傷以及不同程度的身體或認知殘障,甚至死亡。
中風的成因
在全球50歲或以上的人群中,中風是導致健康欠佳、殘疾和過早死亡的第二大原因。在2020年,中風是香港第四大常見死因,有3,164人死於中風。一個人的健康危險因素越多,發生中風的風險便越高。
雖然某些危險因素是不可改變的,例如年齡的增長或中風家族史,但是大多數的危險因素其實是可以預防或改變的。可改變的危險因素主要有吸煙、酒精、不良飲食習慣、缺乏運動或體能活動、壓力、肥胖、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和心臟病因素。只要針對性地解決這些風險因素,便可降低中風的風險,大大減少個人及社會的醫療負擔。
在基層醫療概念下,預防勝於治療。市民在了解中風原因和主要危險因素後,便應實行降低中風風險的方法以預防中風。同時,亦要認識中風的警告訊號,一旦中風,亦懂得即時應對,以減低殘疾甚至死亡的風險。
4招預防中風
實踐健康的生活模式是預防中風的重要一步,這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1. 切勿吸煙:不要吸煙,吸煙者亦應立即戒煙。戒煙後中風的風險會降低,在5至15年內有望與不吸煙者的中風風險看齊。
2. 避免飲酒:飲酒會令血壓上升從而增加中風風險,而且酒精飲料對血管並沒有保護作用,高血壓患者更不應該飲酒。
3. 飲食均衡:均衡的飲食非常重要,除了限制脂肪、鹽和糖的攝取外,每天至少要吃5份水果和蔬菜。研究顯示,每天多吃100克蔬菜,中風風險便可降低8%;每天多吃100克水果,中風風險就會降低10%。
4. 經常運動:保持足夠的身體活動量或運動量是很重要的,運動能減少整體肥胖和腹內脂肪、降低血壓、提高胰島素敏感度、增加「好」膽固醇和減少「壞」膽固醇,並能緩解心理壓力和改善體質等。要達致以上效果,成年人應每星期累積進行至少150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或75分鐘的劇烈運動。
建議50歲以上人士每三年一檢
「及早發現」是基層醫療的第二層預防。我們經常聽見的「三高」是指高血壓、高血糖和高血脂,它們早期並沒有明顯症狀,所以很多人不知道自己有三高或有其中一高。如能及早進行篩查,及早發現疾病並及早介入治療,便可減低中風或其他心腦血管疾病的機會。
有關高血壓檢查,建議成人每兩年一檢,長者則每年一檢。血糖檢查方面,應由45歲開始,建議每三年一檢,如有其他風險因素,則每年一檢。血脂檢查方面,建議50至75歲人士每三年一檢,如有其他風險因素,則每年一檢。
中風的警號
如何察覺自己或身邊人當刻可能患上中風呢?中風的警號包括面部及手腳一邊麻痺或乏力、突然流口水、突然說話不清和理解事情困難、突然有嚴重的頭痛、視覺模糊、吞咽困難、暈眩、失去平衡力及協調能力,以及無故嘔吐等。如出現這些症狀,應即時送院治理。
中風患者康復之路
如果不幸患上中風,視乎嚴重程度,患者和家人將面臨漫長的復康之路,清晰和切實可行的復康目標設定對於復康的成功與否至關重要。
按世界衛生組織訂定的「國際功能、殘疾和健康分類系統」,復康的最終目標是希望提升患者的社會參與度並重新融入社區,而患者在治療上的積極參與和跨專業復康團隊的介入,則旨在讓患者發揮復康潛能以達致最大的復康效果,從而恢復患者的生活角色及提升其生活質素。
香港理工大學康復治療科學系彭耀宗教授認為,中風後最常見的後遺症之一是偏癱側的骨質疏鬆症和跌倒。居住在社區的中風患者應養成定期運動習慣,以強化肌肉及增強平衡能力。此外,彭教授的研究也表明身心並用的運動訓練可有效降低跌倒風險25%。
綜觀所有因素,預防勝於治療。對於個人來說,必須採取積極態度做好防「風」措施,防範於未然。
撰文:註冊物理治療師 吳玉敏
以上內容由名人+提供,標題經星島頭條編輯修改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