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卡毒|防雪卡毒外 三類人忌食魚 一般人每天勿逾這上限 防積聚重金屬
2022-08-17 00:00
日前有中年婦食用酒樓的「沙巴龍躉兩食」外賣後中了雪卞毒,其實除了要小心雪卞毒外,日常食用魚類,還要預防其受有害物質如重金屬,例如最常見的水銀等污染。
安全食用上限 降重金屬風險
以下是來自中外研究的建議安全食魚量:
‧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的建議,成人每天可攝取40至75克魚類等水產,或者每周吃280至525克魚肉。
‧根據來自瑞典的一項研究所指,每天60克是極度的頂點上限,建議應介乎每天25克(女性)至30克(男性)之間更佳。若過量,死亡風險反而有可能升高,而且特別是女性。有需要控制食用量,是因為受環境污染的影響,魚類本身也含有不少有害物質,例如重金屬,最常見是水銀,它對發育中孩童的影響尤為至巨,能嚴損腦部發展。
‧美國方面的建議,則以每周的食用量計算,成人每周約2至3份,每份113克。2 歲以上的兒童,每周建議吃1至2份,分量依年齡遞增,2至3歲每份約28克;4至7歲每份約57 克;8至10歲每份為85克, 11 歲以上每份則為113克。
這三類人忌食或少食
‧過敏體質人士:魚蝦等水產品富含組氨酸,經人體消化後會轉化成組胺,而有些人體內缺乏分解組胺的酶。一旦組胺進入人體免疫系統,便會引發過敏。常見情況為出皮疹、濕疹等,嚴重者則可出現腹痛、呼吸困難等症狀。
‧肝硬化病患者:他們的身體機體難以產生凝血因子,加上血小板偏低,輕易引起出血症狀,如再食用富含「二十碳五烯酸 」成分的沙丁魚、青魚、金槍魚等,會使病情急劇惡化。
‧服用某些藥物人士:如正服用「撲爾敏」、「苯海拉明」等組胺受體拮抗藥物,最好別吃魚。因魚肉富含組氨酸,在人體內會轉化成組胺,兩者同時食用會阻止組胺分解,使其大量積積,引發頭暈、頭痛、心悸等不適。
雪卡毒對人體影響
進食含雪卡毒素的魚後,可在30分鐘內出現症狀,但一般在24至48小時內才發病。患者最初會出現腸胃或神經系統不適。嘔吐、腹瀉、噁心及腹痛等腸胃不適一般只會持續數天,接着會出現唇部及四肢麻痹、皮膚發癢、冷熱感覺顛倒、疲倦、肌肉及關節疼痛等神經系統不適,這些症狀會維持較長時間,有時甚至長達數年。情況嚴重者可能出現低血壓、心搏徐緩、呼吸困難及麻痹,但死亡個案則少見。
本港常見含雪卡毒魚類
雪卡毒常見於大型的深海魚類體內,本港雪卡毒的常見中毒個案,多涉及以下魚類:
‧西星斑
‧老虎斑
‧紅鰽
‧油𩺬
‧燕尾星班
‧東星斑
‧蘇眉
註:養殖魚吃的飼料很少受雪卡毒素污染,因此不大可能含雪卡毒。
想知更多健康資訊 請到WeCare Health專頁瀏覽 按此
(https://www.facebook.com/wecarehealthhk)
立即下載 | 全新《星島頭條》APP:https://bit.ly/3yLrgYZ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