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 中成藥|搞清楚服用時間 送服方法 發揮最佳藥效

2022-04-26 00:00

隨着中醫藥在抗疫中所發揮的理想成效,服用中藥、中成藥治病或保健的人士亦相對趨增。對於中藥及西藥兩者須相隔最少一小時才可服用,很多人都知悉,但對於中藥、中成藥本身的服藥時間及特定的方法,相信一般都感到比較陌生。中藥、中成藥的飯前服/飯後服、是否必須以清水送服,與西藥究竟有哪些不同?

飯前服的中藥、中成藥,一般指飯前1530分鐘服用,目的是使藥物在胃部充分發揮作用,以助吸收。很多止吐藥、止瀉藥、含消炎功效的及含促進胰島素分泌的藥物,都屬此列。

空腹服用的,泛指飯前12小時或飯後23小時服,作用同樣是按藥物成分的特性,例如除蟲藥、消積滯藥、活血化瘀藥等,適宜選擇此時段服用,以增加人體對藥物的吸收,發揮最佳藥效。

至於飯後,是指1530分鐘服用,目的是讓藥物與食物混合,減少藥物的刺激作用,同時因某些藥物的特性,飯後服用,能發揮更佳藥效。這類類物,包括幫助消化的藥物、對腸胃刺激性較強的藥物、易傷胃部的苦寒性藥物,以及部分消炎藥物等。

中藥有些更會建議隨餐服用,即是進食少許後,隨即服藥,之後繼續完成餐膳。與食物同時服用,主要是想減少胃腸道的不良反應之餘,同時發揮更佳藥效。抗真菌藥、幫助消化的藥物、部分降糖藥及消脂藥物,都歸此類。

不一定以水送服

中成藥亦不同西藥般,全都建議以清水來送服,部分中成藥,建議採用特定飲料來服用,目的是「引藥歸經」,以增強療效。這些特定飲料的例子包括:黃酒可送服通經絡及散風寒的治跌打損傷、虛寒經閉、風濕寒痹證的中成藥;薑湯宜送服可降逆止嘔、治風寒外感、胃寒嘔吐、腹瀉、暖腸胃的中成藥;紅糖水則可送服幫助補益、治婦女氣血兩虛、宮寒、氣滯血瘀,以助散寒的中成藥。

更多第5波疫情資訊,請到以下專頁瀏覽
按此 (https://bit.ly/3JqiBzz)
立即下載 | 全新《星島頭條》APP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