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夕時代|霓虹燈技術漸失傳 「只要有人還喜歡,會繼續做下去」

2022-05-02 00:00

半夕時代|霓虹燈技術漸失傳 「只要有人還喜歡,會繼續做下去」
半夕時代|霓虹燈技術漸失傳 「只要有人還喜歡,會繼續做下去」

霓虹燈招牌——富有魅力的視覺語言,既賦予意義又呈現意義。
LED燈牌的出現,霓虹招牌以一種不合時宜的方式存在,究竟霓虹燈能否一直閃耀下去。

霓虹燈師傅 胡智楷先生
霓虹燈師傅 胡智楷先生

 

《半夕時代》今次主持人吉吉拜訪一位霓虹燈師傅—胡智楷師傅,了解一下這個照耀香江多年的霓虹燈。胡師傅未夠18歲時入行,從事霓虹燈行業30多年,他回憶當年入行:「有一年放暑假時,我爸爸看到我游手好閒,建議我不如到他公司當暑期工,在工場做霓虹燈的工作,自從當時開始就入了這個行業。」

霓虹燈工場
霓虹燈工場

 

20年代,香港有許多生意人就開始在唐樓上安裝各類霓虹燈,五光十色的燈牌招攬顧客。直到二戰後,霓虹燈招牌更加在香港發揚光大,當時各大工廠和店舖為了吸引顧客,製作出設計美觀、工藝精湛的玻璃燈管,成就了香港燈火璀璨的繁華夜景。胡師傅憶述:「80年代那段時間,香港經濟很好,很多商舖都想造一個招牌,讓大家看到我的店舖在那裏,在當時霓虹燈是招牌中最漂亮的東西,大部份人都會選用霓虹燈做他們的招牌,覺得變成一門很特別的手藝,所以開始做這一行。」

 

胡師傅由學徒做到去台灣發展,再帶台灣的技術回到香港自立門戶。胡師傅說80、90年代的生意多到接不完,胡師傅當年更有份製作中環中銀大廈外牆,還有旺角朗豪坊天台的半圓形球體霓虹裝置,他表示:「那時候的生意多到接不完,有時候會得失一些老闆,我說:『真的做不來,怎樣給你?』在80年代時,月薪有時候最多會八至十萬。霓虹燈代表香港其實很拜香港的電影業所賜的,如果不是他們將香港的街景夜景拍出來,在外國也會看到,外國人是不會覺得香港是霓虹燈城市。」

胡師傅作品
胡師傅作品
胡師傅有份參與朗豪坊及中銀大廈的工程
胡師傅有份參與朗豪坊及中銀大廈的工程
3D霓虹燈聖誕節
3D霓虹燈聖誕節

 

接近2000年,LED燈牌的出現,開始慢慢侵佔了做招牌的市場,霓虹燈工作慢慢變得越來越少。2010年,屋宇署實施了一條招牌條例去規管一些大型伸出式招牌,所以霓虹燈招牌變得越來越少。雖然生意減少,胡師傅亦同意定立條例:「不管制又不可以的,招牌箱這麼重的東西承擔在大廈外牆,幾十年也不拆的話的確會有危險,條例不單止釘對霓虹燈招牌,其實所有招牌也針對,惟有就是將現有的霓虹燈招牌縮小,放在室內或者放在家中也可以,甚至用作燈飾的效果。」

每個步驟都人手製作
每個步驟都人手製作
燃燒光管
燃燒光管

 

近年,胡師傅不時聯同一些團體舉辦霓虹燈體驗班,希望透過體驗活動,令市民了解霓虹燈的製作及歷史文化,他說:「我覺得霓虹燈不單止是一個平面字招牌,基本上是全人手造的,不能由機器造,開始多人覺得這是藝術,藝術很特別的,你覺得它是藝術,那就是藝術!只要有人還喜歡這一門時,這一門就不會消失。」製作霓虹燈其實很不簡單,由跟紙模、燒光管、吹光管、屈曲光管、安裝電極、接駁大火牛燃燒入面的空氣、真空光管、加入俗稱Neon的氖氣、收口,這才叫做完成霓虹燈。

香港剩餘的霓虹燈招牌寥寥可數
香港剩餘的霓虹燈招牌寥寥可數
Credit: NEONSIGNS.HK and M+, Hong Kong
Credit: NEONSIGNS.HK and M+, Hong Kong

 

上世紀,霓虹燈點亮香港夜色,交織出香港獨特的街角風景,亦令「香港」這個名字蜚聲國際。今日,霓虹燈完成它的使命,究竟下一個能夠照亮香港的,是甚麼呢?

 

立即下載 | 全新《星島頭條》APP

更多第5波疫情資訊,請到以下專頁瀏覽   按此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