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宇 - 小學生必讀跨科新知 趣味研習精選|慢讀樂趣

2022-04-19 00:00

今天老師會在課堂帶來不同新知識,讓學生在遊戲中學習。本書精選四十五個常識主題,同樣以有趣方法介紹跨學科的新知。
今天老師會在課堂帶來不同新知識,讓學生在遊戲中學習。本書精選四十五個常識主題,同樣以有趣方法介紹跨學科的新知。

《小學生必備的100個基礎關鍵知識》由星島教育編著,特別精選四十五個常識主題,為小學生提供超過一百個基礎關鍵知識,以有趣的方法學習最新鮮的跨學科新知。

作為曾經的小學生,我回憶當年老師花了很大心思,就是每次上課都要帶給全班至少一個驚喜,還有更多的新知識。如果老師走進來就是面對黑板的不斷寫上教材,再轉過身來給我們解釋一番,我相信這真的是如老師講的「水過鴨背」,大家流水作業,講完之後無印象,考試之前姑且惡補背誦一下,如此這般,馬上就「畀返晒」老師了。

幸好老師改變了課堂節奏,一進來就問我們很多冷知識問題,每次最佳表現的兩位同學有一個印章,一個學期之內能有十個印章的可以換取一本畫報。老師額外的在課本以外找那麼多天文、地理、數學,甚至歷史知識,相信花的時間不少,換作是今天,這本書肯定可以幫到他。
五類基礎知識話你知

全書分為五大類別:科學新知、健康生活、環境生態、社會新知、世界關懷。每篇主題設有小遊戲,如趣味迷宮、邏輯推理、益智桌遊及語文解謎等,大家可以一起動手動腦玩個夠!由於有童年回憶,我翻開書本時竟然愛不釋卷的從頭看到尾,當然,這與第五波疫情有關,盡量不要外出走動,看這本書可以把我留在家中大半天。

你說真的有那麼吸引嗎?其實我是想檢測一下自己的小學水平,達到一個甚麼程度。舉個例,童年參觀過李鄭屋漢墓博物館,印象很深,原來在我們的生活中間,竟然有一個如《尋秦記》的夢。那座古墓很陰深,這代表了甚麼?我們是不是要主動的周圍掘、周圍找,還有甚麼古迹在我們腳下嗎?我小時不明白,掘了出來又要變成一個展覽館,豈不是很花公帑嗎?這些問題我一直找不到答案,即使我若干年後看完《奪寶奇兵》,依然覺得那些考古學家是很奇怪的職業。然而,本書的「香港考古」帶給我全新的啟發。
考古學反映綜合國力

原來考古學是源於古希臘,是包括古物和理論式科學,對古代研究的一種學問,十九世紀的歐洲經濟與藝術活動非常繁盛,人們對過去的好奇和興趣大增,加上各種科技和科學理論的進步,有助對歷史進行發掘和勘探,考古學得以全面發展,成為一門獨特的學問。

由此可知,考古學是反映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因為你不是去做盜墓者,打開古墓只為財物是破壞行為,若要完整的發掘及保育起來,要看國家本身的科學技術能否達標。「1974年,陝西發現兵馬俑碎片,國家隊伍進行深入掘挖,終於發現了這個代表中國輝煌文明的秦始皇兵馬俑。」我相信這個發現和發掘的過程,足以寫成一部長篇小說。

說起來,《尋秦記》還不止是兵馬俑呢!據說在附近的秦始皇陵墓的位置是被確定了,可是國家依然沒有發掘的計畫,原因是目前的科技水平不足以打開這個墓,生怕一下子可能令內裏的東西毁於一旦,因為這龐大的神秘地方,有很高密度和大量的水銀,簡單有如一個平行宇宙那麼超乎想像。
四季變化影響人類活動

關於環境生態的知識,讀書時最多談到的是四季之分,老師教我們大自然有春、夏、秋、冬四個季節,而幸運的是香港可以分出四季不同的氣候。大家問老師四季有甚麼功能作用,除了是添衣換季之外?原來人體的活動會因應一年四季而變化,「中國傳統醫學相信人體的健康跟四季共二十四節氣有關。美國史丹福醫學院一位遺傳學教授最近研究卻發現,其實我們的身體只能分辨出兩個季節,因而每年只會出現兩次較顯著的活動變化。」是耶非耶?不得而知,反正我會更相信有幾千年歷史文化的中國醫學。

好了,想考一下大家,有人能背出二十四氣節嗎?這是中國曆法基本常識,要全部記住不難,因為二十四氣節分為四季,每季六個氣節,現時是春季,氣節是過了清明,接着就是穀雨。到了夏季,這季第一個氣節是立夏,然後是小滿、芒種,順序而下是大家熟悉的夏至、小暑、大暑了。

好容易又過一季,這個夏天很早到,因為大家提早放暑假,建議家長在家為小孩子灌輸常識教育。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