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媛 – 疫後藝遊 相約六本木|藝術有價

2022-04-07 00:00

Chim↑Pom作品《Crying Museum》。
Chim↑Pom作品《Crying Museum》。

 

香港疫情漸趨穩定,多個國家也相繼取消旅遊限制,不少朋友蠢蠢欲動計畫到外地旅遊探親。日本是最受香港朋友歡迎的熱點之一,目前當地對海外遊客入境雖然仍有限制,不過假如疫情不急速惡化,相信大家來不及賞櫻也有機會賞紅葉!

文:蘇媛

圖:由東京森美術館提供

《快樂的春天》展覽現場。
《快樂的春天》展覽現場。

 

世界各地芸芸當代藝術館中,筆者相當欣賞東京六本木的森美術館。無論是館內環境、策展水平,以至與整體六本木山建築設計的結合,都是一流的,也是筆者每次到東京的必訪之處。除了地點上佔盡地利,前後兩任總策展人南條史生和片岡真實也具國際視野及豐富經驗,展覽一直維持於高水平。記得2019年大除夕,曾在那裏參觀了一個關於藝術與科技的展覽,一如既往的精采,沒想到那次也是全球疫情大爆發前最後一次到訪,回想起來,有點恍如隔世。

快樂春天

如果大家順利能於5月底前造訪東京,不妨去看看最新的展覽《Chim↑Pom:快樂春天》(《Chim↑Pom:Happy Spring》)。Chim↑Pom是由六位日本藝術家組成的前衞藝術團體,今年踏入成軍第十七年,曾在日本和海外舉行過多場展覽,並以當地環境進行創作,作品大多環繞當地的社會議題,例如「3.11」大地震後,他們聯合其他藝術家,在福島核電廠附近用以避難的設施內展出作品,然而那些地區因為輻射關係被禁止進入,因此是一個沒有觀眾的展覽,只能等待某一天當地重開,是故展覽也是為未來而開,相當發人深省。幾年前香港南豐六廠的改建項目,頭炮也請來了Chim↑Pom兩位成員,根據廠房特色進行創作。

Chim↑Pom 2011年的作品《LEVEL 7 feat. 'Myth of Tomorrow' 》。
Chim↑Pom 2011年的作品《LEVEL 7 feat. 'Myth of Tomorrow' 》。

 

森美術館是次為Chim↑Pom舉辦他們成立以來最全面的回顧展,涵蓋超過一百五十組作品,還有特別為展覽創作的七件新作,呈現Chim↑Pom對社會各項議題大膽介入的創作方向,包括都市、消費主義、飽食與貧困、日本原爆、地震及傳媒等,特別經過兩年多疫情,針對社會上對疫症與病人的偏見,以及疫情造成的污染和各種社會問題等,以幽默諷刺的手法回應。展覽將分為都市與公共性、廣島、東日本大震災幾個主要部分,雖然感覺有點沉重,但正如展覽名稱《快樂春天》,在疫情的陰霾下,必須保持想像力和希望,才能應付逆境的挑戰。

展覽同時有一個有趣的全新企劃,名為《哭泣的美術館》,大家可以通過眾籌方式參與。藝術家在美術館內「開設」了一所託兒所,針對日本社會帶着孩子的父母難以輕鬆參觀美術館的困境,不過這家託兒所能夠維持運作多久,就要看大家的捐款了,其目標是籌集四百萬日圓。捐款人士將有機會得到藝術家創作的填色繪本,更可以參加比賽。

傾聽地球

《Chim↑Pom:快樂春天》的展覽部分內容與疫情有關,而緊接其後在6月展開的新展覽《Listen to the Sound of the Earth Turning》(《傾聽環繞地球的聲音》),更是開宗明義對疫情進行反思。策展人將結合十多位日本和海外的藝術家,以不同形式,探究疫情如何改變我們對生存或身心健康的想法,包括日常生活、家庭、疾病、精神健康、靈性世界及生死等,讓我們反思究竟甚麼才是「好好生活」。展覽的題目《Listen to the Sound of the Earth Turning》,取材自藝術家小野洋子的一件作品。策展人表示會側重現場參觀才可以有的體驗,無論是作品的素材和規模,都會刺激參觀者的五感,讓大家在實體環境中親自感受生活的意義,而非通過第三者的敘述。過去兩年多,大家可能已經習慣了網上的虛擬體驗,不過融入現場去感受藝術,這種體驗還是無法取代的。

入夜後的六本木森美術館,神秘迷人。
入夜後的六本木森美術館,神秘迷人。

多年前的六本木,只是一個西化的潮流「蒲點」,自從六本木山和森美術館落成後,這裏不僅熱鬧依然,更成為當代藝術區,除了森美術館,六本木中城的國立新美術館也是必到之處。國立新美術館展覽的其中一個特色,是會定期與外國美術館合作借展,特別是印象派的作品展,往往一票難求,另外日本藝術家的回顧展也是亮點,如2016年的三宅一生、2017年的草間彌生,俱相當震撼,至今難忘。今年適逢其建館十五周年,國立新美術館將在今年8月到11月期間,推出在日本居住多年的韓國藝術家李禹煥的大型回顧展,展出這位以極簡美學聞名的「物派」藝術家多年來的創作,將會是李禹煥在日本接近二十年來最大型的展覽。兩家美術館下半年的展覽都太精采了,假如能夠成行,絕不會錯過!

東京森美術館
網頁:www.mori.art.museum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