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夢 – 彼得兔的逍遙遊|夢遊世界

2022-04-07 00:00

波特的《彼得兔的故事》已被翻譯為三十多種語言。
波特的《彼得兔的故事》已被翻譯為三十多種語言。

不少藝術家或作家,在其成名道路上,都曾遭遇多次被拒絕、被負評的尷尬。芭蕾名作《天鵝湖》,今時今日已成經典,卻曾讓柴可夫斯基嘗盡首演失利的沮喪;當代最著名的小說作家J.K.羅琳,當年完成其代表作《哈利波特》後,也曾被多家出版商拒之門外。同樣的故事,也發生在英國知名繪本畫家波特(Beatrix Potter)身上。十九世紀末,當波特帶着自己的處女作《彼得兔的故事》試圖向倫敦各家出版商自我引介時,同樣吃了不少閉門羹。

無奈之下,波特只好自費出版己作。沒想到,當繪本在距今一百二十年前,也就是1902年出版後,迅速受到市場歡迎,至今已被翻譯為三十多種語言,成為全球最暢銷的兒童繪本之一。如今,英國維多利亞與亞伯特博物館(V&A Museum)正在展出波特的回顧展《畫入自然中》(《Drawn to Nature》),一方面與大小朋友一同回顧波特筆下彼得兔流行百多年的秘訣,另一方面也為強調這位活躍於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初的女畫家,她對於自然的熱愛,以及對環境保育的關注,如何影響了她的創作。

大家都知道,十九世紀上半葉,英國浪漫主義文學曾產生過一個非常著名的流派——湖畔詩人。以華茲華斯(William Wordsworth)、柯勒律治(Samuel Taylor Coleridge)等人為代表的詩歌作者,隱居於英國西北部湖區,吟詩、郊遊,與自然愜意為伴。數十年後,波特繼承了這群湖畔詩人留下來的傳統。她來到湖區的一個小村莊,定居下來,買了一大片農場,飼養動物,兼職作畫。當我們在展廳中回看波特當年創作的彼得兔系列插畫,或是其他風景水彩作品的時候,我們總能從她的筆觸間,感受到創作者本人對於自然和萬物的愛,以及對於自由和逍遙的渴望。

如果沒有愛,任再多的技巧和色彩的鋪疊,也難以觸動人心。當我們在波特的畫中望見遠山,望見古靈精怪的動物,以及小動物之間的嬉鬧時,我們總忍不住會心一笑,彷彿從這些擬人式的小動物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久在樊籠裏,復得返自然。」忍不住引用東晉詩人陶淵明的這句詩,以回應我們觀畫時的所感及所想。誰不想山長水遠逍遙遊呢?
文:李夢

圖:V&A Museum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