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夢專欄】紐約當代藝術博物館MoMA展出塞尚逾二百五十幅素描作品 呈示生活細微處的美

2021-06-24 00:00

談及後印象派藝術家塞尚(Paul Cézanne),我們總會第一時間想到他的油畫作品,不過,這位法國畫家的創意和轉瞬即逝的藝術靈感,其實亦有不少落在他的紙本作品中。正在紐約當代藝術博物館(MoMA)展出的塞尚回顧展,便專注於他的素描作品,展場中的超過二百五十幅畫作,為我們呈現這位風格鮮明的藝術家鮮為人知的那一面。

「素描是將眼前所見景物的具象化呈現。」塞尚曾在日記中這樣寫道。素描技巧的提升及創作實踐的不斷累積,可以幫助他更好地觀察周遭人事與風景。這與印象派畫家對於「瞬間」的關注、光影變幻的迷戀,顯然一脈相承。與莫奈、畢沙羅等印象派畫家更關心闊大開揚的自然風景不同,塞尚從來不願錯過尋常生活中的點滴和細處的美好。誠如從塞尚那裏學到不少設色方法的表現主義藝術家康定斯基說的那樣:「塞尚給予一個茶杯以生命,或者更準確一些說,他在一個茶杯中看見了生命。」

如是日常化的、親切的敘述,在今次MoMA的展覽現場,隨處可見。對於這位可以大半生不厭其煩描畫蘋果或是梨子的藝術家而言,從來沒有甚麼是微不足道、無法入畫的。他可以為一個水罐或是一束葡萄創作一幅安靜嫻雅的靜物畫,也可以將住處附近的灌木叢、幾棵樹或是一座小山記錄在作品中。於他而言,日復一日的生活並不是瑣碎平庸,反而時時處處充滿驚喜與生機。

不少藝術家熱衷以靜物畫為題創作,但並不是所有人都有塞尚那樣的閒情逸致。荷蘭美術黃金年代的靜物畫家,或者再向前追溯到卡拉瓦喬的年代,靜物畫提醒觀者時間流逝的無情,常有說教意味,可塞尚從不是這樣。他畫靜物畫,為的是呈示生活細微處的美、優雅與安寧。或因如此,他用水彩畫靜物,筆觸瀟灑自在,常常一氣呵成,毫不費力。道是尋常,可尋常處,才是最可愛。

文:李夢

圖:紐約當代藝術博物館
李夢,女,雙子座,神經大條,不可救藥的美食與古典音樂愛好者。大眾傳播及藝術史雙碩士,專欄及藝評文章散見於北京、香港和多倫多等地報刊及網站。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