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指近5成烟民以为间中食烟无大害 医生:1日1支冠心病风险高3倍

2018-09-27 17:25

调查指本身是烟民的受访者谬误更多。资料图片
调查指本身是烟民的受访者谬误更多。资料图片

香港心脏专科学院上月进行调查,发现近5成受访烟民认为间中抽烟(例如每天一支)对身体无大害,6成受访烟民以为不在家人附近吸烟,便能减低家人受到吸烟的伤害。学院院长刘育港及义务司库梁达智,在「世界心脏日2018」启动礼上,呼吁市民积极控制风险因素,包括彻底戒除吸食传统烟草及电子烟,以减低患上心血管疾病的机会。

学院于8月进行「吸烟与健康认知调查」,邀请心脏病患者填写问卷,获得共359份有效样本。受访者当中,约1成(11%)受访者为烟民,其中超过8成(88%)烟民的烟龄为10年或以上。调查并发现,不少受访者对吸烟的祸害存有误解,尤其本身是烟民的受访者谬误更多,近3成(28%)受访者及约6成(64%)受访烟民以为不在家人附近吸烟,便能减低家人受到吸烟的伤害。

刘育港指出,即使不在家人附近吸烟,亦不能忽视「三手烟」对家人健康的潜在威胁,因为烟草中的有害物质及尼古丁会依附在衣物、墙壁、家具、地毯,甚至头发和皮肤等,长远对身体及家人造成伤害。此外,有一成多(15%)受访者及近五成(46%)受访烟民认为间中抽烟(例如每天一支)对身体无大害,事实上有多项研究指出,即使是吸烟数量较少的人士,患上心脏病的风险亦远较非吸烟人士为高,研究指35至39岁的成年人每天抽1至4支烟,患冠心病风险便比非吸烟者高出3倍。

调查同时发现大众对戒烟认知不足。逾半数(54%)受访者认为长期吸烟对心血管的损害已经形成,戒烟只能避免增加损害,但风险不会减少,近半数(47%)受访者认为戒烟后体重会增加。梁达智指出,不论烟龄多长,戒烟都能减低心脏病发风险,研究指戒烟一年后患冠心病的机率已可减低一半。此外,戒烟会令味觉及嗅觉得以调整,短期内可能增加食欲,惟只要保持健康饮食模式及适当运动,便能维持正常体重。调查亦探讨受访烟民未能戒烟的原因,主要障碍是感到不适或烦躁(46%),梁医生解释,这或与尼古丁退瘾徵状有关,戒烟初期有机会出现退瘾徵状如咳嗽、头晕、失眠、注意力不集中、渴求吸烟等,代表身体正摆脱尼古丁的控制,若能克服这些短暂不适,徵状会于两至三星期消失。

调查中超过九成(91%)受访者不认为改用电子烟能有助戒烟,逾8成(81%)受访者赞同政府应全面禁止电子烟,大部份受访者均认为使用电子烟对健康的影响不逊于传统烟草,不足1成(7%)受访者认为吸食电子烟对心血管的损害较少。

梁达智引用研究指出,使用电子烟会同样增加心肌梗塞风险,该研究分析2014及2016年美国国民健康访问调查合共约七万人的数据,9,352人有吸食电子烟的习惯,当中333人曾有心脏病发,对比非吸烟者,每天吸食电子烟会增加心肌梗塞风险近一倍。研究亦发现,近7成人同时有吸食传统烟草,若同期吸食电子烟与传统烟草,心肌梗塞风险更会比常人高出4.62倍。

香港心脏专科学院主办「世界心脏日2018」以「你我同心 全城护心」为主题,透过一连串公众教育活动,包括将于10月14日在跑马地马场举办的心脏健康嘉年华,于9至11月期间进行的9场健康讲座,广邀全港中小学生参与的绘画比赛,和各大专院校医护学系的摊位设计比赛等活动,加强市民对心脏健康的认知,鼓励社会大众出一分力,建立良好生活习惯及作出护心的承诺,包括彻底戒除吸食传统烟草及电子烟。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