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捣招揽青少年非法收数犯罪集团 拘14人逾半是学生

2021-10-22 16:00

警方表示,留意到有犯罪集团以帮助年轻人「搵快钱」作招徕,招揽青少年从事非法收数活动。经深入调查和情报分析后,警方在过去一星期进行执法行动,拘捕14人,年龄介乎13至18岁,过半数被捕人士为学生,部分人士有三合会背景,他们涉嫌干犯「刑事?坏」及「刑事恐吓」等罪行。

新界北总区重案组第一队总督察关骏轩交代案情指,警方一直关注及致力打击非法收数及其衍生的刑事罪行,例如刑事毁坏、刑事恐吓及袭击等。今年上半年,全港共有3289宗相关刑事案件,而新界北总区于同一时段则有464宗。警方留意到愈来愈多青少年牵涉相关罪行,他们不少是透过朋辈介绍,或被社交媒体一些声称可「搵快钱」的散工广告所吸引,而被不法分子招揽。

新界北总区刑事部经调查及情报分析,锁定一个招揽青少年从事非法收数活动的集团,总共涉及全香港26宗案件。新界北总区刑事部联同网络安全及科技罪案调查科采取联合行动,过去4日,突击搜查全港多个地点,成功拘捕14人。

警方指,过去4日展开代号「弘光行动」,主要打击青少年参与非法收数的活动。探员在10月18日至21日期间,在港九新界各处拘捕了12男2女,年龄介乎13至18岁,有报称学生或无业,被捕罪名是「刑事毁坏」。被捕人士中有2名属骨干成员,并属第一层中介人;其馀则是「收数仔」,他们大多参与非法收数后,均收不到报酬。而行动中,探员检取10多部与案有关的电话。

警方相信是次行动已成功捣破一个以社交媒体招揽青少年作非法收数活动的集团。案件仍在调查中,不排除会有更多人士被捕。

重案组1A队李家荣高级督察表示,调查发现一些财务公司会透过有三合会背景的中介人,去进行非法收数活动,例如派俗称「收数仔」上门对债仔作出滋扰、张贴有恐吓成份的收数字句、甚或淋油等非法行为,务求令到债仔及其家人感到担忧,从而迫使他们偿还贷款。

而有三合会背景的中介人会以「搵快钱」作招徕,吸引身边认识的青少年代劳非法收数的活动,甚至利用青少年在社交媒体上发放招聘广告,吸引朋友或一些不相识但有兴趣「搵快钱」的青少年,加入成为收数集团的一分子,令收数活动更有效能,而中介人的身份亦变得更加隐秘、令警方更加难以追查。

李家荣又指,中介人通常标榜做一单收数,即日便可赚取几百元至1000元报酬,并会向「收数仔」提供的士费津贴。其次,中介人会在招聘过程中误导青少年,讹称使用汽水沟水彩去淋油,债仔及其家人因可抹得甩水彩而不会报警,即使在犯案途中遇到警察截查亦不会有事,令青少年放下戒心。

李家荣表示,心智未成熟的青少年误信中介人的说话,往往以为有可观的收入,亦相信跟从中介人的教学就可逃避刑责。惟青少年完成任务后,向中介人收取酬劳的时候,中介人却拖得就拖,并哄骗青少年做多几单收数才一次过出粮,但最终却不支付任何金钱,甚至失去联络。

总督察关骏轩表示,与被捕青少年倾谈后,发现他们不理解所犯罪行的严重性,并被人欺骗以为只属轻微罪行,不会被重判。他强调,刑事毁坏一经定罪,最高可判处监禁10年。即使被定罪的人士未成年,法庭亦可选择判处羁留性的刑罚,包括在劳教中心、更新中心、教导所及感化院等等。

警方呼吁,家长应多加留意子女是否误入歧途或被不法分子利用,如子女突然声称课馀时间有散工而早出晚归、行踪变得飘忽,以及有来历不明的收入或不良嗜好,家长都应及时介入,或寻求适当的协助。

警方又指,今次拘捕行动中,警方主动透过社区支援服务计划,将合适的个案转介合作的非政府机构,希望为被捕青少年及家长或监护人提供适时的辅导及支援,减低重犯机会,建立正面生活。

關鍵字

最新回应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