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台科普|天空出现朝霞或晚霞 系咪对未来天气有所啓示?

2021-09-10 20:57

多名市民近日拍到晚霞或朝霞的美丽景象。天文台fb图片
多名市民近日拍到晚霞或朝霞的美丽景象。天文台fb图片

强烈热带风暴「康森」及超强台风「灿都」相继过门不入,但受「灿都」的下沉气流影响,不少市民连日来都能在黄昏目睹晚霞出现,其中「曙暮晖」和「火烧云」更迷倒不少风景摄影爱好者,不过朝霞或晚霞点解会出现?

天文台高级科学助理杨佩仪指日出日落时的天边,偶尔会出现五彩缤纷的霞,阳光照射角度较低,光线经过厚厚的大气层,被空气中的水汽、水滴、尘埃等散射。阳光中一些波长较短的青光、蓝光、紫光会被大气散射掉,只有红光、橙光、黄光穿透大气,天空出现偏红色。

多名市民近日拍到晚霞或朝霞的美丽景象。天文台fb图片
多名市民近日拍到晚霞或朝霞的美丽景象。天文台fb图片

她解释,在中纬度的地方,风雨很多时自西向东移动。日出前后出现偏红的朝霞,说明大气中的水气已经很多,而且云层已经从西方开始侵入,天气将要转为有雨,所以「朝霞不出门」。另外,黄昏看到晚霞,表示在西边的上游地区天气已经转晴,阳光才能透过大气散射和云层反射而造成晚霞,显示上空的雨云已东移,天气将会转晴,所以「暮霞行千里」。

多名市民近日拍到晚霞或朝霞的美丽景象。天文台fb图片
多名市民近日拍到晚霞或朝霞的美丽景象。天文台fb图片
多名市民近日拍到晚霞或朝霞的美丽景象。天文台fb图片
多名市民近日拍到晚霞或朝霞的美丽景象。天文台fb图片

天文台亦在其fb表示,现实中霞与天气关系相当复杂,尤其在香港等低纬度地方,天气系统有时自东至西移动,而不是由西至东移,因此单凭霞光是不能全面了解天气变化的,要结合不同气象要素综合分析,才能全面了解天气变化。

原文:「朝霞不出门,暮霞行千里」

日出前后出现偏红的朝霞,说明大气中的水气已经很多。天文台图片
日出前后出现偏红的朝霞,说明大气中的水气已经很多。天文台图片
黄昏看到晚霞,表示在西边的上游地区天气已经转晴。天文台图片
黄昏看到晚霞,表示在西边的上游地区天气已经转晴。天文台图片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