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情周记】中央助推港康码
2020-08-03 08:19
政府决定把原定于九月举行的立法会选举延后一年。本地的新冠疫情日趋严峻,对民生经济影响愈来愈大,除了延后选举之外,政府有需要加大抗疫力度,让市民尽早回复信心。
特首林郑月娥上星期五宣布透过《紧急法》,押后立法会选举一年。除了泛民阵营对此作出政治阴谋的解读,此举其实是在社会的预期之内。本地的新冠疫情在七月出现第三波爆发,情况没有退减的迹象,令形势愈来愈严峻,需要入院治理的病人不断地增加,香港医疗体系已接近饱和边缘,不少确诊病人要留在家中自我隔离,疫症在社区扩散的机会大幅增加。如果疫情再不受控,进一步爆发的话,后果不堪设想。
叫停选举符社会预期
政府决定延后原定于九月份举行的立法会换届选举,从疫情防控的角度看,其实都在大家的意料之内。在最近大约十天,香港的新增确诊人数,每天都在三位数字,而且不少是源头不明的个案,显示传播链在社区普遍存在。有本地防疫专家估计,新增确诊人数每天超过三位数,要回归零数,需时两至三个月,就算新增数字归零,防控措施仍要持续起码两个潜伏期,即二十八天以后,才可以考虑放宽防疫限制。
考虑到距离原定的立法会选举日期(九月六日)不足四十天,防疫社交限制肯定未能够撤销。既然疫情转趋严峻,政府刚收紧限聚令,群组聚集人数上限由四人收紧至两人,立法会选举投票,无可避免要出现大量市民聚集,疫症大幅传播的机会大大提高,根本不符合防疫的要求,这是很简单的道理,社会近日已形成预期。政府宣布押后选举时间一年至明年九月五日才举行,就不令人意外。
政府决定押后立法会选举,不代表各界在抗疫战綫就可以安枕无忧,在各种政策都被政治化下,抗疫安排都不能避免。
根据最新资料显示,香港每日新增个案近十天超过百宗,加上住院病人康复需要一段时间,已见到香港的医疗体系已经去到饱和临界点。政府在亚洲博览馆建造的港版方舱医院已于上周六启用,初期接收的病人数目有限,每天只会接收二十至三十名病人。至目前为止,香港在抗疫方面,仍是依靠自己的能力。但随着染疫人数的增加,控疫压力会不断加大,实在有需要向中央要求协助。早前,政府已向中央作出要求,但香港部分医护界,对中国医护来港协助,十分抗拒,预料会以种种方式表达这种情绪。
香港政府现时最为人诟病的是检测能力严重不足,造成测试既昂贵又缓慢,数量远少于内地城市如北京等。事实证明,内地透过社区全面检测成功控疫,包括袁国勇等专家认为香港也应该这样做。特首林郑月娥早前向中央请求,包括协助港府提升检测能力及治疗设施,中央承诺会全力支援香港。香港政府向内地提出协助香港进行检测,一大效用是配合「健康码」(香港叫「港康码」;深圳叫「深康码」;广州叫「广康码」)的推出。
不同地区推出健康码,目的是在疫情期间可以促进区域之间的人流互通,即所谓的「旅游泡泡」。不过,由于香港现时的疫情比内地严重,「旅游泡泡」已被叫停。
「健康码」的运作是市民做完核酸检测后,会获得一个健康码,可以七天有效,使用公众设施时出示,增加使用服务时的保障。健康码增加疫情透明度,更易于追踪传播途径,在内地已证明对防疫有效,已有其他国家开始使用。
检测能力不足成绊脚石
香港至今仍未能推出「港康码」,一个重要原因是必须配备大量检测的能力,本地的设施和人手严重不足,成为绊脚石。如果内地提供协助,相信香港可以大大提高检测能力,「港康码」有机会尽快推出,本地抗疫也不用只靠社交隔离。
在近半年的抗疫经验中,社会上有愈来愈多声音,直指香港医疗系统以至整个架构的弹性都不足,体系内部充斥着很多不同的利益关系,令到办事效率低下,甚至反其道而行。日后如何改善,很需要政府跟进,不过,当前最重要的还是如何控制疫情。叫停选举是合理的做法,而如何扩大检测能力,尽快推出「港康码」,是当前重中之重的目标和任务。
特约作者:陈约翰
最新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