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士的点评|礼失求诸野 死结无法解

2021-12-08 06:40

新世界早前成立非牟利房屋社企「新世界建好生活」,于十二月六日首次发表建屋计划,建议发展全港首个非牟利的私人资助房屋项目,以市价大约五至六折出售,买家只需要为楼价的一半承做按揭,首期可以低至楼价的百分之五,馀下一半楼价,可以在成交十年之后,一次过付款或承做按揭付款。

新世界打算捐出一幅位于新界西的地皮作试验计划,预计可建三百个实用面积介乎三百尺至五百五十尺的一至三房单位,估计三百尺单位届时售价为二百七十万元,尺价约九千元,若等如市价的六成计,该单位市价为每尺一万五千元。

新世界这个提议,可以说是私人起居屋。新世界捐出地皮,并负责兴建出售,摆明车马并不牟利,变成社会服务。当然,政府需要同意相关计划,并要在规划方面予以配合,修改土地用途。

看完新世界的建议,我大有「礼失求诸野」的慨叹。

第一,新世界这个计划值得支持,可以说是一个社会服务计划,让年轻人可以低至百分之五楼价上楼,以最细的三百尺单位为例,首期只需十三点五万元,很多人正在申请居屋的年轻人也应该负担得起。

第二,数量不多,杯水车薪。新世界建议捐出的地皮,只可以兴建三百个单位,其实,就算三千个,甚至三万个单位都不够。现时政府推出居屋计划,动辄都会有超过十万份申请,渴求上车的年轻家庭数以十万计。当然,我们不可以怪责新世界推得少,只能怪政府做得少。

第三,供应太少,楼价暴升。大话最怕计数,因为一看数字就会知道实情。一九九七年,市区楼价建筑面积尺价升至一万元,我当时正在财经报纸工作,某天,负责地产版的同事大叫:「楼价终于过万啦!」时至今日,市区楼价每尺两、三万元的,比比皆是,大家都好麻木了似的,不当一回事。然而,在香港回归的前后,大学毕业生的工资每月大约一万元,而现时的工资大约只有一点二、一点三万元,楼价却升了两、三倍,试问他们如何买到楼呢?

楼价贵与供应减少,绝对有直接关系。单是一九九七年那年,港英政府出售了三万个居屋去平抑楼价。但是,相对于现时政府一年只推出几千个居屋单位,公营房屋供应数量剧减,私楼那能不贵呢?

回归之初,政府兴建居屋的高峰期,是在董建华年代,二○○一年建屋量超过三点四万个。其后因为楼市爆煲,大量减建。到了二○○五年之后,曾荫权更完全停建居屋和开发土地。董建华当了七年特首,平均每年兴建居屋一万三千五百个单位,而林郑月娥任内的四年,平均每年只兴建了五千一百个单位,居屋供应大幅减少,变相逼市民买私楼,楼价那能不贵?

第四,问题核心,还是政府。政府最高层认为香港现时的房屋供应,在众多的限制之下,政府已经做到最好。但市民对这个所谓「已经做到最好」,自然不收货。

有立法会候选人投诉,政府这个「好官我自为之」的态度,令到从政者极之难受,因为他们摆街站或洗楼,经常被市民因住屋问题而臭骂。难怪有不少立法会候选人,在选举论坛上与政府大唱反调,提出要在郊野公园边陲地带起楼。

礼失求诸野,向来都不能解决核心问题。正本清源的做法,是来届政府要承认,现时的建屋量远远不够,要重新规划能大量增建房屋的计划,例如居屋,每年最少要提供两万个单位,以满足市场的需求。

政府设定目标之后,要从寻找土地来源,到完全改变现时造地和建屋的整个谘询和决策的过程。政府要换脑袋、换思维,才可以解决香港房屋供应严重不足、楼价租金高企这个顽疾。

卢永雄

 

原文刊于《巴士的报》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