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士的点评|鱿鱼游戏论政新时代
2021-11-13 07:15
第一、选情。A、功能组别。在三大类别中,占30席的功能组别,算是竞争最不激烈的类别,但由于功能组别很多都是专业界别,反对派候选人很多不是全职从政,如今他们认为参选政治风险提升,所以全面退场。不过所有功能组别还有竞争,需要投票,但主要是建制派的内部竞争。部份界别如会计界及教育界竞争较剧烈。
B、选委会组别。40席选委会议席是全新席位,有超过50人参选,竞逐40个议席,虽然参选人数比原来预期的60人略低,但也不要低估这组别的竞争性。首先是原本很多人想参选,结果取不够提名票,无法入场,传说中本来想参选的官二代、商二代,最后都榜上无名,显示他们无法取得足够提名,或者阿爷都不支持他们入局,所以未参选已实现第一轮淘汰。
这组别也出现较多以往少见的人物,例如「兰桂坊之父」盛智文,前港府高官卢维思等,他们都是归化了中国籍的外国人,长期居港落地生根,对本地有深切了解,但试想在过去的选举中,他们根本无法从政,又例如学术界有科大(广州)副校长吴宏伟、岭南大学协理副校长刘智鹏,他们过去即使参选也不会成功,如今就有机会。另外一些比较突出的基层人物,是现职巴士司机的工联会会员蔡永强,这类前线工人,过去也没有机会参选。
虽然这些人仍要经过激烈的淘汰赛,最后未知能否当选,但光从参选名单就看到,新选举制度比过去更多样化,更多不同类型人物参与,反而更能体现均衡参与的特色,让更多不同声音可以进入立法会。
C、直选。20席直选竞争仍然剧烈,虽然传统的反对派、特别是激进反对派已经消失,但10个区都有竞争,其中6区更有传统意义的泛民入场,包括冯检基,谭香文,黄成智、蔡明禧,刘卓裕和方龙飞,而拉阔一点看非建制派还有新思维黄俊琅,民主思路陈进雄和黄頴灏,专业动力林素蔚,还有独立的潘焯鸿。总共有11名非建制派参选,其中新界东北区有2名非建制派及2 名建制派竞争。部份非建制派知名度高有竞争力,如九西的冯检基,他长期盘踞该区,如今出来参选,有机争胜。
第二、投票率。今届投票率不会高,若有25%投票率,已相当不错,主要有两个原因,其一是选民人数增加,其二是反对派选民很可能不投票。2016年上届立法会选举,投票率58.3%,那次是占中后首次立法会选举,投票率已算较高,但要注意的,是2016年的登记选民人数仅377.9万,如今政府大力推动选民登记,选民人数已增至446.7万人,多了68.8万人。
选民基数大增,本身已会拖低投票率,此外建制派和反对派的投票情绪可能很不一样,建制派仍会继续投票,但反对派选民很多都不会出来。假设支持建制派或反对派是43%对57%,若建制派选民有50%出来投票,支持反对派选民有20%出来投票,总投票率将是32%。但如果投票气氛再冷清一点,若建制派选民投票率跌至40%,而反对派选民投票率跌至10%,则总投票率将降至22%。总的来说,本届投票率下降相当正常。
第三、政见之争。一般人有错觉,认为政治参与程度愈高愈好,甚至把这等同于民主,但现实上,当群众政治狂热的时候,投票率最高,但往往也是政治最激进的时候,是典型的民粹政治,所以,因激烈政治带来的高投票率,不一定是好现象。
当政治狂热消退,甚至有抵制情绪出现,投票率下降也相当正常,但这不等于政治竞争同步减弱,未来选举的竞争将从纯政治的对抗,转为政见的比拼。
假设去年选举没有延后,多数的选民可能都是以一种政治标准衡量候选人,例如问他是否支持「五大诉求」,支持「无差别否定预算案」,以这标准决定,竞选议题单一,对香港也非好事,结果只会出现一面倒的政治狂热份子占据议会,意图颠覆政府。完善政制后,未来的选举仍是一场鱿鱼游戏,仍然是淘汰赛,谁可提出突出政见,谁有较高执行能力,相信是选民考虑的关键。
其他已报名的候选人名单请参阅:https://www.elections.gov.hk/legco2021/chi/nomination2.html
卢永雄
原文刊于《巴士的报》
關鍵字
最新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