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眼看世界】心理思维陷阱

2021-06-07 09:43

当台湾人要抢机票到美国接种新冠疫苗时,香港人却享有全民「大抽奖」等「谷针」活动。虽然有很多利诱因素鼓励市民接种疫苗,但港人打针的意欲暂时仍不高,当中涉及市民对政府及疫苗缺乏信心外,还有甚么原因呢?

  诺贝尔经济学得主卡尼曼和特维斯基的研究发现,人们经常出现「可得性偏差」、「不验证性偏误」和「乐观的可能性偏差」等错误的心智模式。他们依靠本能直觉去理解事情,结果带来错误的后果。

  以新冠疫苗的副作用来说,人们从新闻得知可能的死亡和入院个案,却忽略了新冠疫苗与一般疫苗的副作用和死亡率比较,以及每天的死亡率与接种新冠疫苗的关系资讯。再加上未能证实又广泛流传的「阴谋论」,就认定新冠疫苗存在高风险,这已是「可得性偏差」的影响。

  当市民对政府长期缺乏信任,更不愿相信当中的「积极证据」而动摇个人的信念,这就是「不验证性偏误」。在确诊个案回落,甚至持续多日「零确诊」下,愈多市民相信自己不会被感染、病毒致死机会低,这就是「乐观的可能性偏差」。

  虽然世事荒谬,但以情绪化的态度应对各种冲突,可能令自己堕进更不利的处境。想减少人生的错误决定,不需「圣人贤君」打救,只要提升思维模式,减少跌落心理陷阱就有希望。

张慧慈

原文刊于《头条日报》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