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无国界|罗兴亚危机7年 被抓走的恐惧 阴魂不散
2024-09-27 15:00
11岁的罗兴亚女孩艾拉(Kismat Ara)为逃避针对其族群的暴力,数年前随家人从缅甸家园逃难至邻国孟加拉,栖身在科克斯巴扎尔(Cox’s Bazar)难民营。一晃数年,艾拉对缅甸只剩下一段模糊的记忆,包括那个用木头搭建、很温暖的房子,还有一个可以玩耍的花园,她说:「但难民营只是一个避难所,并非一个家。」
缅甸暴力对待
科克斯巴扎尔依山而建,是世上最大的难民营。这片竹枝与布临时搭建的居所中,收容了约100万罗兴亚人;据联合国截至今年6月的数据,当中52%为儿童。在环境恶劣的难民营中成长的艾拉,对当年在缅甸受暴力威胁的恐惧仍挥之不去,她说:「我记得叔叔被绑架时的恐惧……即使现时身处难民营,被抓走的恐惧始终阴魂不散,爸妈不让我跑得太远。」
罗兴亚人原是居于缅甸的少数族群,大多是穆斯林,但该国则是一个以佛教徒为主的国家。上世纪60年代初起,双方开始持续发生冲突,缅甸当局其后更修改法律,不承认罗兴亚人为该国民族之一,令他们成为无国籍者,失去公民身份和权利。2017年8月,缅甸军方对若开邦(Rakhine)的罗兴亚人发动历来最大规模的暴力行动,造成数以千计的人死亡,超过70万人从该国逃往孟加拉。
危机7年未解
7年过去,罗兴亚人面对的危机依然未解。营内的儿童缺乏适当教育,还面对疥疮、食物不足和营内暴力事件的威胁;青年与成人无法离开营地,也无法获得就业机会。没有公民身份,没有难民地位,没有光明前景,只能依靠人道援助生活──这就是罗兴亚人面对的困境。
困境中,仍然有罗兴亚人盼望有一天能安全地重回缅甸家园,包括年过六旬的梅鲁拉(Melua)。当提起远在缅甸的家园,梅鲁拉总是止不住泪雨,尽管思乡情浓,但她说必须在安全的条件下回家:「必须要保证我们的安全,而且不受歧视,让我们有公民权利以及下一代有受教育的机会。」
若开邦暴力肆虐
正当罗兴亚危机上月步入第7年之际,缅甸北部若开邦亦再陷入暴力当中,影响生活在当地的各个民族,而留在该处生活、多年来饱受迫害的罗兴亚人更首当其冲。这轮冲突再次触发逃亡潮,大批罗兴亚人逃往孟加拉寻求安全及医疗护理。
上月,无国界医生在科克斯巴扎尔难民营治疗至少83名因暴力受伤的罗兴亚病人。他们跨越边境求医,伤势包括枪伤、地雷炸伤致残等。无国界医生将不论国籍身份,继续为所有抵达孟加拉并前往其医疗设施的伤病者提供急需的医疗护理,更重要的是,国际社会应正视罗兴亚人面对的困境,作出有意义的支援和应对,以免同类的伤痛重复出现。
无国界医生应对罗兴亚危机
无国界医生在缅甸、孟加拉和马来西亚为罗兴亚族群提供医疗护理,例如门诊诊症、产前护理、针对性暴力和基于性别暴力的治疗等支援。组织曾在缅甸若开邦北部营运14间流动诊所,随着近月的冲突升温,无国界医生被迫在6月暂停在当地的医疗工作。
文章刊于中学学生报《S-file公民社会》2024年09月25日专栏「知识无国界」。
延伸阅读: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
最新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