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时代进步 改革创新的发明家和教育家──鲁班 马钧 颜之推 蔡元培|历史人物

2024-07-30 14:00

发明家

中国工匠师祖鲁班

鲁班,本名公输班,春秋时期鲁国著名发明家,被誉为中国工匠第一人。中国流传着许多他对建筑及木工等行业贡献的传说,他设计的工具及建造法则被沿用至今,是以鲁班被后世奉为工匠祖师。相传云梯、曲尺、锯子、雨伞等均由鲁班发明。

  • 生卒年份:公元前507年—公元前444年
  • 著名发明:云梯、曲尺、锯子、雨伞

被世人尊为中国工匠师祖的鲁班,据说出身于春秋时期鲁国的公输氏家族,不同的书籍记载了他不同的名字,例如公输盘、公输般、公输班等,一般认为由于他是鲁国人,因此后人尊称他为鲁班。
相传古代用于攀越城墙攻城的云梯,就是由鲁班发明。《墨子.公输》记载,楚惠王准备攻打宋国,鲁班发明云梯准备攻城用。但墨子认为大国楚国攻打小国宋国是不义,而游说楚惠王不要攻宋。在模拟战中,墨子和鲁班对决,墨子用各种守城法打败了鲁班的器械,楚惠王也放弃了攻宋。《墨子.鲁问》又有记载,鲁班削竹、木做成「木鹊」,可以飞行3天不落地,用作战事侦察工具。
传说中,鲁班一生有许多发明,皆是从生活和身边的细小事物所引发的灵感而来,例如锯子、曲尺、伞子等,从而为世人带来更方便的生活。鲁班钻研和注意细节的精神令人敬佩,亦为后代工匠立下良好的榜样。他发明的工具和法则,对古代建筑业的贡献良多,因此鲁班被世人尊为中国的建筑工匠师祖。

延伸阅读:百工之祖工匠之神 大量发明造福百姓——鲁班|历史百科

鲁班的故事:

三国天纵奇才马钧

马钧,三国时期著名发明家,在机械传动方面造诣极深。他出身贫苦,所以他的发明更贴近平民百姓所需,例如改进织绫机,大大改善纺织手工业的发展;改良龙骨水车,对农业有莫大帮助;改善连弩与投石车,令当时曹魏军力如虎添翼。他更完成当时被视为不可能的任务──重制指南车,为他赢得「天下之名巧」的美誉。

  • 生卒年份:公元200年—公元265年
  • 著名发明:改良织绫机、龙骨水车,制作指南车

为甚么说魏国的马钧是三国时期最杰出的发明家呢?因为他改进了织绫机和龙骨水车(翻车),重制了指南车,对后世的农业及军事有极大的影响。然而,马钧在当时的生活并不如意,清贫的家境、口吃而表达能力逊色,这些困难反而使他把精力集中在钻研新科技新发明。
马钧有见于当时的织绫机在使用上十分不便,于是着手简化及改良,使之能够织出更多的花纹图案。此外,在马钧身处的年代,指南车的发明只是传说,没有人认为能够把它造出来。马钧认真研究它的原理,怀着信心,经过不断的努力,最后利用了自动离合齿轮装置,成功使指南车上面的木人在任何环境之下,始终都指向南方。重制指南车这个举措对交通及军事带来了巨大的帮助。

指南车
指南车
记里鼓车
记里鼓车
龙骨水车
龙骨水车
明朝发明家宋应星在著作《天工开物》中描绘的龙骨水车。
明朝发明家宋应星在著作《天工开物》中描绘的龙骨水车。
连弩
连弩
连弩
连弩

延伸阅读:革新中国古代纺织业的始祖——黄道婆|历史百科

马钧的故事:


教育家

家训始祖颜之推

颜之推,字介,琅邪郡临沂(今山东省)人,魏晋南北朝著名教育家。他先后经历梁朝、北齐、北周,最后等到隋朝统一江山,仍然备受重用。他结合自己从小学的家庭教育和切身经历,写下《颜氏家训》,主张及早教育下一代。《颜氏家训》被誉为千古第一家训,引来后世家族模仿效法。
生卒年份:531—591

  • 重要著作:《颜氏家训》

名句:

「天下事,以难而废者十之一,以惰而废者十之九。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

颜之推是中国古代一位举足轻重的教育家,他开拓了家庭教育的先河,更执笔写成有千古第一家训之称的《颜氏家训》,他为甚么如此重视家教呢?
现代社会对家庭教育的标准虽然严宽不一,但大部分人都会认同家教是必须的,因为学校所教的大都是书本上的知识,但家庭是群体生活的基本单位,由家庭成员实行的教育最能帮助年幼的子女建立良好的规范,有助他们培养个人品格、沟通技巧与及处事能力,而颜之推就是有此领会,便将自己的人生经验和主张记录在《颜氏家训》,通过亲职教育让下一代能够充分获益。
颜之推当时提出的家训,强调的重点都适切合宜,他认为家庭教育应该趁早开始,而且要严管勤教,这样子女才能有所得着,如果家中长辈偏宠过度,溺爱放任,便容易导致后辈品德败坏,结果恨错难返。在学术教育上,颜之推反对不思进取,不学无术的态度,认为年轻人应注重实学,凡事身体力行,对于那些略懂经书便在空谈阔论的行为他就更为不悦。

颜之推的故事:

创现代教育制度蔡元培

蔡元培,字仲申,浙江绍兴山阴县人,中国近代革命家、教育家、政治家,也是中国近代民族学研究的先驱。蔡元培是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1916年至192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革新北大。

  • 生卒年份:1868—1940
  • 重要著作:《蔡元培自述》、《中国伦理学史》

名句:

「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们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给抱有他种目的人去应用的教育是要个性与群性平均发达的。」

前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替中国教育改革写下划时代的意义。蔡元培自幼勤奋用功,学贯中西,他决心打破中国两千年来墨守成规的学习方式,摒弃清朝守旧的封建主义教育宗旨,大力提升学生在德、智、体、群、美五育的发展,另外,他亦推动实行小学男女同校的政策,令女性获得读书识字的权利,加强社会对男女平等观念的重视。
而在机缘巧合之下,蔡元培受邀出任北京大学校长一职,他以「囊括大典,网罗众家;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观点成功革新北大,开「学术」与「自由」之风,着手引进西方教育的文化模式,改行资本主义国家的教育方针,扩阔学生的视野,让他们有机会接触不同的学术领域,推陈出新,带领近代中国教育迈向百花齐放的辉煌前景。
蔡元培更支持五四新文化,倡导自由思想、民权与女权,致力革除「读书为官」之旧俗,开科学性研究风气。

蔡元培的故事:

文:星岛小学学生报《阳光校园》编辑部、励进教育中心;图:网上图片、维基百科

供稿机构致力协助香港的青少年认识中华文化、中国历史,以建立历史感和民族观。

延伸阅读: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