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E放榜2024︱专家解构5大JUPAS改选策略 考到XX分可入大学 (附中大10个热门课程收生预期分数)

2024-07-12 06:45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
Loaded: 0%
Stream Type LIVE
Remaining Time 0:00
 
1x
    • Chapters
    • descriptions off, selected
    • captions and subtitles off, selected

      DSE放榜2024︱专家解构5大改选策略 考到XX分可入大学 (附中大10个热门课程收生预期分数)
      DSE放榜2024︱专家解构5大改选策略 考到XX分可入大学 (附中大10个热门课程收生预期分数)

      中学文凭试(DSE)在下周三放榜,莘莘学子们寒窗苦读3年,终于得知成果,而这个成绩亦直接影响其升学路。虽然DSE成绩基本上无可改变,但JUPAS的填表选科策略、大学面试表现等,都会影响升学机会,因此《星岛教育》推出「DSE放榜全攻略系列2024」,邀请升学专家拍片传授放榜攻略之馀,亦会详解今届DSE首次以公民与社会发展科代替通识教育科,当中对大学收生要求的影响。今日就有学友社学生辅导顾问吴宝城,分析今年取得多少分可获「8大」取录、放榜后的最后改选策略、大学面试准备等,今年的DSE考生不容错过。


      DSE放榜2024︱专家分析XX分可入大学

      今年DSE的考生有50803人。
      今年DSE的考生有50803人。
      8所获教资会资助大学(8大)的学士学位学额,同样维持在15000个。
      8所获教资会资助大学(8大)的学士学位学额,同样维持在15000个。
      吴宝城分析,预期入「8大的分数和去年差不多,即考获19至20分,有机会入读「8大」。
      吴宝城分析,预期入「8大的分数和去年差不多,即考获19至20分,有机会入读「8大」。
      吴宝城表示,如果5科达19至20的考生,仍属边缘位置,这些同学将因不同因素,影响入大学机会。
      吴宝城表示,如果5科达19至20的考生,仍属边缘位置,这些同学将因不同因素,影响入大学机会。
      包括科目选择、放榜后的面试表现、应考科目在报考课程中是否获加权等。
      包括科目选择、放榜后的面试表现、应考科目在报考课程中是否获加权等。
      同学可视19至20分为改选参考指标。
      同学可视19至20分为改选参考指标。
      如低于19分,要多考虑「8大以外选择,例如自资院校或SSSDP课程。
      如低于19分,要多考虑「8大以外选择,例如自资院校或SSSDP课程。

      今年DSE的考生有50803人,当中有39298人申请大学联招(JUPAS),两者人数均和去年相若;至于8所获教资会资助大学(8大)的学士学位学额,同样维持在15000个。吴宝城分析,在申请人数相若和学额相同情况下,预期入「8大」的分数和去年差不多,即考获19至20分的同学,有机会入读「8大」的学士学位课程。

      不过,吴宝城表示,如果5科达19至20的考生,仍属边缘位置,这些同学将因不同因素,影响入大学机会,当中包括科目选择、放榜后的面试表现、应考科目在报考课程中是否获加权等。「举例同学只考得20分,但他在联招申请中,全拣选热门课程,那是没有机会获取录的。」他指同学可视19至20分为改选的参考指标,「如低于19分,要多考虑『8大』以外的选择,例如自资院校或SSSDP课程;如高于20分,可拣选多些『8大』的课程。」


      DSE放榜2024︱大学最新收生要求

      公民科首度登场,代替了通识教育。
      公民科首度登场,代替了通识教育。
      港大、中大、科大、理大、城大和浸大,最低收生要求改为332A33。
      港大、中大、科大、理大、城大和浸大,最低收生要求改为332A33。
      院校的课程收生,过往多计算最佳6科,但今年大部分计最佳5科。
      院校的课程收生,过往多计算最佳6科,但今年大部分计最佳5科。
       吴宝城指去年课程的收生分数,在今年来说,参考价值没以往般高。
      吴宝城指去年课程的收生分数,在今年来说,参考价值没以往般高。
      因为在少计一科通识教育下,分数的流动性较高,收生分数比去年高或低都有可能。
      因为在少计一科通识教育下,分数的流动性较高,收生分数比去年高或低都有可能。
      过往认为可「博」的课程,即使差1至2分仍申请都合理,但今年要放大一点,可能相差至3分也可「博」。
      过往认为可「博」的课程,即使差1至2分仍申请都合理,但今年要放大一点,可能相差至3分也可「博」。
      吴宝城指,今年收生分数变动可能较以往多,故要「博」的课程,可能比以往更「博」。
      吴宝城指,今年收生分数变动可能较以往多,故要「博」的课程,可能比以往更「博」。

      今届DSE公民与社会发展科(公民科)首度登场,代替了通识教育科,然而,由于公民科的成绩汇报模式不分等级,只分为「达标」与「未达标」,故院校的收生要求亦有改变,其中港大、中大、科大、理大、城大和浸大,最低收生要求改为332A33;岭大和教大则为332A22。

      吴宝城又表示,院校的课程收生,过往多计算最佳6科,但今年大部分计最佳5科,因此同学参考课程过往收生分数时,也需要作调整。

      「去年课程的收生分数,在今年来说,参考价值没以往般高,因为在少计一科通识教育下,分数的流动性较高,收生分数比去年高或低都有可能。过往认为可『博』的课程,即使差1至2分仍申请都合理,但今年要放大一点,可能相差至3分也可『博』。」吴宝城续指,今年收生分数变动可能较以往多,「要『博』的课程,可能比以往更『博』;但拣选『稳阵』的课程,要比以往更『稳阵』。」


      DSE放榜2024︱中大首次公布预期分数

      香港中文大学今年首次公布预期分数,让同学作参考。
      香港中文大学今年首次公布预期分数,让同学作参考。
      吴宝城提醒同学,并非达到预期分数就一定获取录,更不要在Band A和Band B,全拣选分数仅仅达要求的课程,起码比预期分数高1至2分才较稳阵。
      吴宝城提醒同学,并非达到预期分数就一定获取录,更不要在Band A和Band B,全拣选分数仅仅达要求的课程,起码比预期分数高1至2分才较稳阵。

      过往香港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都有公布新学年课程收生的预期分数(Expected score),今年香港中文大学也加入这行列,首次公布预期分数,让同学作参考。吴宝城认为,这可能是中大有见今年计分科目跟以往有别,想为学生提供多些指引。「同学要留意,并非达到预期分数就一定获取录,更不要在Band A和Band B,全拣选分数仅仅达要求的课程,我认为起码比预期分数高1至2分才较稳阵。」


      DSE放榜2024︱中大10个热门课程的预期分数

      计量金融学(JS4252):
      计量金融学(JS4252):
      计量金融学及风险管理科学(JS4276)
      计量金融学及风险管理科学(JS4276)
      教育学士(数学及数学教育)(JS4361):
      教育学士(数学及数学教育)(JS4361):
      计算数据科学(JS4416)
      计算数据科学(JS4416)
      金融科技学(JS4428)
      金融科技学(JS4428)
      人工智能:系统与科技(JS4468)
      人工智能:系统与科技(JS4468)
      内外全科医学士课程 (JS4501)
      内外全科医学士课程 (JS4501)
      内外全科医学士课程环球医学领袖培训专修组别 (JS4502)
      内外全科医学士课程环球医学领袖培训专修组别 (JS4502)
      数学精研(JS4682)
      数学精研(JS4682)
      数学与信息工程学(JS4733)
      数学与信息工程学(JS4733)
      • 计量金融学(JS4252):51
      • 计量金融学及风险管理科学(JS4276):55
      • 教育学士(数学及数学教育)(JS4361):49
      • 计算数据科学(JS4416):51.5
      • 金融科技学(JS4428):44
      • 人工智能:系统与科技(JS4468):51.5
      • 内外全科医学士课程 (JS4501):预期33 – 34 分或以上;36 为预期下四分位数 (Lower Quartile)
      • 内外全科医学士课程环球医学领袖培训专修组别 (JS4502):最低要求 40 分或以上
      • 数学精研(JS4682):44
      • 数学与信息工程学(JS4733):44

      注:

      • 中大主要各课程分数转换方法为 5**=8.5/5*=7/5=5.5/4=4/3=3/2=2/1=1
      • 「内外全科医学士课程」及「内外全科医学士课程环球医学领袖培训专修组别」的分数转换方法为5**=7/5*=6/5=5/4=4/3=3/2=2/1=1


      DSE放榜2024︱5个必需知道的改选策略

      1. 慎排Band A至Band B课程
      1. 慎排Band A至Band B课程
      吴宝城表示,联招Band A至Band E共20个选择中,最重要的是Band A至Band B的6个选择。
      吴宝城表示,联招Band A至Band E共20个选择中,最重要的是Band A至Band B的6个选择。
      「根据过往联招的数字,有9成学位是Band A派出,而所讲的是『8大』及都会大学;如只讲『3大』(中大、港大和科大),相信有9成9学位是从Band A派出也不出奇。」
      「根据过往联招的数字,有9成学位是Band A派出,而所讲的是『8大』及都会大学;如只讲『3大』(中大、港大和科大),相信有9成9学位是从Band A派出也不出奇。」
      如考生拣选「3大」、或收生要求高、较热门的课程,比如护理、工商管理和近年热门的人工智能等课程,学额通常在Band A已派出,所以同学改选时,记得要把受欢迎课程放在Band A。  
      如考生拣选「3大」、或收生要求高、较热门的课程,比如护理、工商管理和近年热门的人工智能等课程,学额通常在Band A已派出,所以同学改选时,记得要把受欢迎课程放在Band A。  
      2. 改选原则:「博前稳后」
      2. 改选原则:「博前稳后」
      吴宝城分析,由于今年首次应考公民科,预料DSE的分数波动性大,故改选的策略是「博前稳后」。
      吴宝城分析,由于今年首次应考公民科,预料DSE的分数波动性大,故改选的策略是「博前稳后」。
      如果考生很心仪某课程,即使今年的分数,比去年的下四分三数相差至3分,仍然可放于A1或A2位置「博一博」,然而A3所拣选的课程,必需很稳阵
      如果考生很心仪某课程,即使今年的分数,比去年的下四分三数相差至3分,仍然可放于A1或A2位置「博一博」,然而A3所拣选的课程,必需很稳阵
      「以前分数达中位数已稳阵,但现在可能需要高1至2分才更稳阵。」 
      「以前分数达中位数已稳阵,但现在可能需要高1至2分才更稳阵。」 
      3. 参考大学的预期分数
      3. 参考大学的预期分数
      在参考大学的预期分数时,仍要留意「博前稳后 的原则。
      在参考大学的预期分数时,仍要留意「博前稳后 的原则。
      「比如某课程的预期分数是23分,如考生考得一样分数,那算是值得『博』的课程,但并非必收,需去到24、25分才较『稳阵』,而『稳阵』的课程可放A3;A1和A2,则可放刚刚达到预期分数的课程。 」
      「比如某课程的预期分数是23分,如考生考得一样分数,那算是值得『博』的课程,但并非必收,需去到24、25分才较『稳阵』,而『稳阵』的课程可放A3;A1和A2,则可放刚刚达到预期分数的课程。 」
      至于收生分数较低或「指定专业/界别课程资助计划」(SSSDP)课程,放在Band B或Band C仍有机会。
      至于收生分数较低或「指定专业/界别课程资助计划」(SSSDP)课程,放在Band B或Band C仍有机会。
      4. 留意申请的课程是否有优势
      4. 留意申请的课程是否有优势
      考生可留意应考的文凭试科目,是否对所申请的课程有优势。
      考生可留意应考的文凭试科目,是否对所申请的课程有优势。
      吴宝城解释,部份课程的收生要求中,有特定文凭试科目会获加权,如考生应考有关科目,并取得好成绩,获院校取录的机会也增加,故可放于Band A,提升获取录机会。
      吴宝城解释,部份课程的收生要求中,有特定文凭试科目会获加权,如考生应考有关科目,并取得好成绩,获院校取录的机会也增加,故可放于Band A,提升获取录机会。
      5. 留意弹性收生安排
      5. 留意弹性收生安排
      现时各大院校都有弹性收生安排,考生即使在某科目一时失手,仍有获大学取录的机会。
      现时各大院校都有弹性收生安排,考生即使在某科目一时失手,仍有获大学取录的机会。
      吴宝城以港大为例,如考生的中或英文,不达最低要求的3级,只取得2级,但其他科目总分比报读课程的预期收生分数高最少1成,仍有机会获取录,但所选的课程必须放于Band A。
      吴宝城以港大为例,如考生的中或英文,不达最低要求的3级,只取得2级,但其他科目总分比报读课程的预期收生分数高最少1成,仍有机会获取录,但所选的课程必须放于Band A。

      在DSE放榜后,考生有一次免费改选机会,今年是在7月18至20日期间,考生需在其获分配的时段进行改选。有别放榜前改选可增加面试机会,放榜后的改选,更有机会直接影响被大学取录的机会。学友社学生辅导顾问吴宝城就提出5个改选策略,同学记得留意。


      1.慎排Band A至Band B课程

      吴宝城表示,联招Band A至Band E共20个选择中,最重要的是Band A至Band B的6个选择。「根据过往联招的数字,有9成学位是Band A派出,而所讲的是『8大』及都会大学;如只讲『3大』(中大、港大和科大),相信有9成9学位是从Band A派出也不出奇。」他续说,如考生拣选「3大」、或收生要求高、较热门的课程,比如护理、工商管理和近年热门的人工智能等课程,学额通常在Band A已派出,所以同学改选时,记得要把受欢迎课程放在Band A。  


      2.改选原则:「博前稳后」

      吴宝城分析,由于今年首次应考公民科,预料DSE的分数波动性大,故改选的策略是「博前稳后」。他指如果考生很心仪某课程,即使今年的分数,比去年的下四分三数相差至3分,仍然可放于A1或A2位置「博一博」,然而A3所拣选的课程,必需很稳阵,「以前分数达中位数已稳阵,但现在可能需要高1至2分才更稳阵。」 


      3.参考大学的预期分数

      在参考大学的预期分数时,仍要留意「博前稳后」的原则。「比如某课程的预期分数是23分,如考生考得一样分数,那算是值得『博』的课程,但并非必收,需去到24、25分才较『稳阵』,而『稳阵』的课程可放A3;A1和A2,则可放刚刚达到预期分数的课程。 」至于收生分数较低或「指定专业/界别课程资助计划」(SSSDP)课程,放在Band B或Band C仍有机会。


      4.留意申请的课程是否有优势

      考生可留意应考的文凭试科目,是否对所申请的课程有优势。吴宝城解释,部份课程的收生要求中,有特定文凭试科目会获加权,如考生应考有关科目,并取得好成绩,该科目的分数可倍大些,获院校取录的机会也增加,这些课程也可放于Band A,提升获取录机会。


      5.留意弹性收生安排

      现时各大院校都有弹性收生安排,考生即使在某科目一时失手,仍有获大学取录的机会。吴宝城以港大为例,如考生的中或英文,不达最低要求的3级,只取得2级,但其他科目总分比报读课程的预期收生分数高最少1成,仍有机会获取录;此外,所选的课程必须放于Band A。「所以同学不要认为,未能达到课程的最低收生要求,一定不被取录,但其实如取得好成绩,仍有机会入读,所以考生要知悉院校的安排。」 

       

      DSE放榜2024︱升学专家的忠告

      吴宝城提醒考生不应在放榜后才决定升学路向,反而要提早部署。「因为放榜后才思考出路,往往会受情绪影响,或者身边有很多不同意见,左右选择。」他认为,考生在放榜前就已经要做几手准备,「成绩比预期高时应如何选择?一旦失手时,特别是中英文没有等级3,又应该如何选择?」如果觉得有机会未能入读联招课程,就建议考生在放榜前报读自资院校课程,先取得「有条件取录」,一旦放榜后有需要,都不必担心。
       


      DSE放榜2024︱8大院校文凭试收生分数换算表

      院校名称  等级换算
      5** 5* 5 4 3 2 1
      香港大学 8.5 7 5.5 4 3 2 1
      香港中文大学^ 8.5 7 5.5 4 3 2 1
      香港科技大学 8.5 7 5.5 4 3 2 1
      香港理工大学 8.5 7 5.5 4 3 2 1
      香港城市大学 7 6 5 4 3 2 1
      香港浸会大学 7 6 5 4 3 2 1
      香港岭南大学 7 6 5 4 3 2 1
      香港教育大学 7 6 5 4 3 2 1

      ^ 「内外全科医学士课程」及「内外全科医学士课程环球医学领袖培训专修组别」的分数转换为5**=7/5*=6/5=5/4=4/3=3/2=2/1=1


      DSE放榜2024︱中学文凭试重要日程

      日期 事项
      17/7 中学文凭试放榜
      18-20/7 联招最后改选,同学可于个别指定时段,修改其课程选择
      17-22/7 申请积分覆核及/或重阅答卷
      7/8 联招放榜
      14/8 考评局公布文凭试成绩覆核结果
      15/8 取得覆核成绩的申请人,可递交重新考虑入学申请
      22/8 公布根据覆核成绩重新考虑入学申请的遴选结果

       

      延伸阅读:

      岭大JUPAS改选2024︱一文看清竞争最激烈/最多人报读课程 附计分方法+23年入学成绩

      浸大JUPAS改选2024︱即睇边个课程最多人报读/竞争最激烈 附计分方法+23年入学成绩

      城大JUPAS改选2024︱即睇城大热门课程 1课程近33人争1学额 附计分方法

      理大JUPAS改选2024︱即睇最多人争/竞争最大课程 (附计分方式+收生平均分)

      科大JUPAS改选2024︱细数竞争最激烈/最多人报读课程 附计分方法+今年预计收生分数

      中大JUPAS改选2024︱盘点竞争最激烈/最多人报读课程 附计分方法+今年预计收生分数

      港大JUPAS改选2024︱几多分先够入热门课程? 一文看清最多人争/ 竞争最激烈课程 附今年预计收生分数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
      本網站正使用 Cookie

      我們使用 Cookie 改善網站體驗。 繼續使用我們的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 Cookie 政策。 Cookie 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