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大冀借鉴芬兰反思港教育体制 倡通过两地交流 助科学科进行评估

2024-06-04 11:52

全球芬兰教育研究所成立至今近半年,共收集近50份相关学术论文。
全球芬兰教育研究所成立至今近半年,共收集近50份相关学术论文。

芬兰教育体制在全球多地备受推崇,教育大学早前成立全球芬兰教育研究所,教大校长李子建强调,并非要将芬兰模式搬字过纸,但期望以芬兰为「镜子」,反思香港教育体制,让本港教育制度更多元化。研究所的工作涵盖5项范畴,包括STEM教育等。被问及研究所的具体工作,候任副所长李伟展举例,小学科学科新学年起试行,芬兰教育以功课量少闻名,认为现时可通过两地交流和研究,探讨如何为该科进行评估。

记者 蔡健行

李子建(左2)认为,芬兰对学生的个别照顾和对学生发展空间的「留白」,值得香港反思和借镜。
李子建(左2)认为,芬兰对学生的个别照顾和对学生发展空间的「留白」,值得香港反思和借镜。
教育大学早前成立全球芬兰教育研究所。
教育大学早前成立全球芬兰教育研究所。
全球芬兰教育研究所在去年底成立,共分为5个研究小组。
全球芬兰教育研究所在去年底成立,共分为5个研究小组。
教大校长李子建强调,并非要将芬兰模式搬字过纸,但期望以芬兰为「镜子」,反思香港教育体制。
教大校长李子建强调,并非要将芬兰模式搬字过纸,但期望以芬兰为「镜子」,反思香港教育体制。
研究所联席所长、坦佩雷大学中芬教育研究中心联席主任蔡瑜琢补充,研究所将在明日起一连两天以混合模式举行研讨会。
研究所联席所长、坦佩雷大学中芬教育研究中心联席主任蔡瑜琢补充,研究所将在明日起一连两天以混合模式举行研讨会。
助理所长 (候任)、 幼儿教育学系助理教授胡馨允。
助理所长 (候任)、 幼儿教育学系助理教授胡馨允。
助理所长(候任)、课程与教学学系副教授黄显涵
助理所长(候任)、课程与教学学系副教授黄显涵
候任副所长、人文学院副院长(国际交流)王立勋补充,大学曾与芬兰的大学签署合作备忘录,学生或可在明年申请参与交流计划,到当地体验芬兰模式的教育。
候任副所长、人文学院副院长(国际交流)王立勋补充,大学曾与芬兰的大学签署合作备忘录,学生或可在明年申请参与交流计划,到当地体验芬兰模式的教育。


全球芬兰教育研究所在去年底成立,共分为5个研究小组。研究所成立至今近半年,共收集近50份相关学术论文。身兼研究所所长的校长李子建强调,研究所并非要将芬兰制度搬字过纸,而是期望让本港教育制度更多元化,「别人的东西是我们未必学得到的,但我们可以观察别人,反思和强化自己。」他举例,芬兰对学生发展的「留白」空间,以及对每位学生的个别照顾,虽然与本港学界的情景相异,但仍值得本港借鉴。


芬兰教育以功课量少闻名

被问到研究所的具体工作,候任副所长、教大科学与环境学系副教授李伟展举例,小学科学科新学年起试行,有意见认为科学科应避免局限纸笔评估等,引起教师关注要如何评估学生学习所得。他称芬兰教育以功课量少闻名,认为现时可通过两地交流和研究,包括安排香港教师亲身到芬兰学校交流,「让香港学界参照其他地区好的做法,从而游说香港学界,即使功课量少,一样有好的学习成效。」

芬兰实施的小班教学,平均20人一班。被问到香港目前学龄人口下跌,是否从芬兰借镜的时机,李子建强调小班和大班教学「研究指没有哪一个比较好」,要视乎教育的过程,例如是要活泼还是系统化、要自由度还是要跟从课程结构。谈到学界同样在学龄人口下降下,提出教育要多元化的建议,李子建强调,无论是否有学龄人口下降的问题,一样应该为学生和家长提供更多选择。


办研讨会探讨中芬教改

至于研究所未来如何促进两地互相借镜,李子建称目前仍正处于首阶段,会以研究和交流为首要工作。研究所联席所长、坦佩雷大学中芬教育研究中心联席主任蔡瑜琢补充,研究所将在明日起一连两天以混合模式举行研讨会,以「从中国与芬兰教育看教育改革」为主题,参加者包括近150名港澳、内地和芬兰学者和教育工作者。

蔡瑜琢期望,通过会议和交流等合作,在课堂教学等有不同尝试,更期望日后研究所的研究能影响教育政策和改革等,甚至让内地以至亚洲地区,参考两地经验。候任副所长、人文学院副院长(国际交流)王立勋补充,大学曾与芬兰的大学签署合作备忘录,学生或可在明年申请参与交流计划,到当地体验芬兰模式的教育。


--

紧贴最新最快新闻资讯,请立即下载星岛头条App:https://bit.ly/3Q29Vow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