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指:逾8成在职青年选择全职 医疗护理毕业生倾向非全职?

2024-05-25 13:00

经过数年的疫情,改变了现代人的工作模式,例如增加了「WFH」,在家工作的机会,加速了远距工作、电商等的发展进度。工作模式的改变似乎也重塑了青年对理想工作的想象与追求,在「后疫情时代」间,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青年「斜杠族」(多重职业者),包括「数字游牧」(意指无固定工作地点,透过网络远程工作者)、KOL、自媒体等。不过,有调查发现其实超过八成半的青年,仍然是以全职工作为主;调查又指出,从事行业和修读学科,也是影响青年会否投身全职工作的因素。

民间智库「MWYO青年办公室」委托香港中文大学香港亚太研究所,于去年7月中旬至10月下旬,透过电话进行问卷调查,访问了506名18至34岁的在职青年,为《青年理想工作和就业模式》作研究。调查指出逾85%的在职青年从事全职工作,其馀约15%的青年当中,主要爲了「赚取更多收入」(46.7%)和「弹性安排时间」(34.7%),而没有全职,从事兼职或自雇工作。

「MWYO青年办公室」进行问卷调查,为《青年理想工作和就业模式》作研究。调查指出逾85%的在职青年从事全职工作,其馀约15%的青年没有全职,从事兼职或自雇工作。
「MWYO青年办公室」进行问卷调查,为《青年理想工作和就业模式》作研究。调查指出逾85%的在职青年从事全职工作,其馀约15%的青年没有全职,从事兼职或自雇工作。
调查指,青年主要爲了「赚取更多收入」(46.7%)和「弹性安排时间」(34.7%),而从事兼职或自雇工作。
调查指,青年主要爲了「赚取更多收入」(46.7%)和「弹性安排时间」(34.7%),而从事兼职或自雇工作。
调查指,修读医疗护理、传理/新闻/综合媒体、艺术/音乐/体育学系的青年,相对其他学科,毕业后会有更大机率并非从事全职工作。
调查指,修读医疗护理、传理/新闻/综合媒体、艺术/音乐/体育学系的青年,相对其他学科,毕业后会有更大机率并非从事全职工作。
调查中的青年认为,理想工作最重要的两项工作条件是「工作与生活平衡」和高收入。
调查中的青年认为,理想工作最重要的两项工作条件是「工作与生活平衡」和高收入。

调查又指出,从事的行业和修读的学科,也是影响青年会否投身全职工作的因素。其中从事建筑、建造及地产业相关行业的青年,较大机会为全职,报告分析指,该行业有不少工种属专业或半专业范畴,如工程师和测量师,加上建造相关行业越受政府重视,使与其相关的应用教育课程,以至晋升阶梯都比以往清晰,可能令青年更易在有关行业发展。

而从事艺术、娱乐、休闲、其他文化活动相关行业的在职青年则较爲不稳定,相对于其他行业的会有较大机率并非全职。主要原因是金钱考量,希望「赚取更多收入」(57.1%)。然而,艺术行业之红利往往由顶流名画家、收藏家占据,年轻艺术家难以透过其造诣取得等值的收入,故往往可能需要身兼数艺,如绘画和多媒体,故有可能非全职的艺术相关工作收入会比一份全职工作的收入高。

在修读学科上,修读医疗护理、传理/新闻/综合媒体、艺术/音乐/体育学系的青年,相对其他学科,会有更大机率并非全职(分别为41.7%、34.5%和27.8%)。调查发现,毕业后从事医疗护理行业的青年认爲,该行业普遍工时长,且属厌恶性行业,所以希望更弹性地安排时间(50.0%),其次是赚取更多收入(40.0%),最后是进修(20.0%),所以不选择全职。

而对青年而言,何爲理想工作,虽然因人而异,但调查中的青年认为,最重要的两项工作条件是「工作与生活平衡」和高收入,而重视程度最低的是「工作对社会有贡献」。但理性与现实总有差距,调查指出,没有全职的青年既需承担经济压力,亦可能会受社会的传统观念与偏见影响,有受访青年认爲「好像毕业后不从事正职工作,就是一个有问题或不正常的人」。

此外,调查总结了青年帮助自己实现理想工作的方法。近四成半人会透过进修或培训(43.7%)和转公司(43.3%)来实现自己的理想工作,其次有两成多人会选择转行业(28.2%)、努力工作(26.4%)、向公司争取(22.4%)等。

 

--

《星岛申诉王》推出全新项目「区区有申诉」,并增设「我要赞佢」栏目,现诚邀市民投稿赞扬身边好人好事,共建更有爱社区。立即「我要赞佢」︰ https://bit.ly/3uJ3yyF

紧贴最新最快新闻资讯,请立即下载星岛头条App:https://bit.ly/3Q29Vow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