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贴2024文凭试|如何写出夺星文章? 看2024文凭试中文乙部写作(二之一)
2024-05-02 14:51
为何中文老师经常提醒学生:「写文章,首重立意」?文章的高下如何分辨?如何写出「夺星」好文章?
「立意」即为文章确定「中心思想」,有话要说,总离不开言「情」和说「理」。一类是「记叙、描写、抒情」文章,重在抒情,情满于山、意溢于海,感人肺腑,也可由情入理,启迪人生。另一类是「论说」成文,则重在逻辑推演,议论纵横,如刀光剑影,无疑是一场睿智的交锋。
考生首先按着题目要求,找出关键概念(概念可以是字、词或短语、句子),细心分析,思考出题者所传达的讯息、观点、情感和态度,从而确定写作意图或目的。
考生对这个意图或目的,概念越清晰、越具体,文章的立意就越深刻,感受、思想、意念就越能具体彰显出来。能准确立意,才能确定主题内容;能准确立意,才能筛选合适材料;能准确立意,才能引导文章结构,最终写出不落俗套,而能超越平凡、具有质素的好文章。
第一题:试以「最想寻回的一件玩具」为题,写作文章一篇。
一般来说,越是平凡的题目,越不容易写得好!「最想寻回的一件玩具」题目看似容易,偶一不慎,容易写成枝蔓不堪、平庸无聊的劣质文章。
回忆童年往事,玩具不小心遗失了,现在因某种原因最想寻回……文章结尾,怀念童年玩伴、留恋童年生活、珍惜家人朋友……如何令文章进一步提升「品位」?如何写出别树一帜的好文章?
首要之务 精确审题
何谓「寻回」?暗示考生需要写出「今昔对比」。处境的设定是:「拥有——失去——最想寻回」。「最想寻回」是文章的题眼。或问:为何最想?既然已经失去,寻回又有何意义?当中蕴藏着「立意」的拓展方向。
立意的方向,可以从「处世态度」、「待人接物」、「人生意义」及「价值取向」四方面入手。考生应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进而开拓思维,联系传统文化精神,例如亲情孝敬、友爱诚信、尊师重道等。假如说,玩具是童年生活、美好回忆重要的一环,那么,重要的东西又为何会失去?失去之后,又为何想方设法寻回?是一直在寻找,还是突然要寻回?这些跟如何设定「故事发展」的脉络,有着莫大的关联,考生必须细心思考。
考生不妨从「青少年特徵」、「当代社会文化」两个角度入手,藉此反思生活态度、人际关系等。考生必须注意,表达的思想观点或感情,应该健康积极、奋发向上。
内容的比例安排,也十分重要。「详写」与立意相关的事件,除了具备时地人事以外,尚须有场景、有画面、有气氛。至于「略写」部分,只作衬托,或不相关的事件。
文章布局显心思
文章的构成,无非人、事、景、物,四者必须有意识地精心安排,在构思大纲时已经各自就位。考生可通过借事抒情,或借事、借物(玩具)说理等手法,表达委婉曲折的感受,情绪感情的抑扬变化。失去玩具时的惊异、悲哀、失望、恐惧、焦急、慌张、忧虑、疑惑、难堪、愤怒、委屈、惭愧,眼看别人拥有心爱玩具时的妒忌、懊悔、厌恶、羡慕,以至寻回玩具的渴望、憧憬、希冀……情感切忌空泛,宜细致、准确,绝对不能含糊!
情节,即故事的发展,由不同事件组成,当然要具备「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尤须突出「拥有——失去——寻回」,不同阶段心境、态度的变化。如能像今年白话文《繁盛》一文,呈现双线发展,或明线与暗线的交叠,当能秀出同侪,让人另眼相看。
再者,感情的呈现方式。要见出层次,考生可用人物对比、人物烘托、环境衬托等手法,以突出反思态度和观点的转变,例如拥有时不懂珍惜,失去时悔不当初。
适时虚构 突出文章转折变化
事件当然不一定全部真实,虚构的成分必须合乎情理,以贴近现实生活,让人有共鸣者为佳。叙事之中,宜有细致的环境描写,渲染气氛,加强抒情效果。例如在「转」的结构段,细致描述动人的生活片段,呈现「我」思想态度的矛盾或转变,带出反思。要令文章呈现结构变化的特色,不妨在「时间线」上作精心安排:一是「现在式」,实写当下失落的感受;二是「过去式」,虚写回忆或梦中曾经拥有的温暖幸福;三是「未来式」,想像他日寻回的美好光景,以反衬目前「众里寻他千百度」而不得的伤感,从而揭示「忘记过去,努力向前」的积极人生观。
最后,何谓深刻的反思?反思要有不同层次、角度:「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的人生哲理;不因失去而悲哀,明白随遇而安、乐天知命的处世态度;不囿于世俗成见,不以金钱来衡量事物(玩具)的价值观;重涵养、重人情,轻名利、轻物质,重视生命价值,时刻不为外物所役使的传统文化精神等。
第二题:人生总有大大小小的选择,无论选择的结果如何,只要选择时问心无愧,便已足够。试以「无愧的选择」为题,写作文章一篇。
要写好一篇文章,离不开三个问题:是甚么、为甚么、怎么样。
第一,「无愧的选择」是甚么意思?从引文的提示可知,是指「问心无愧」的选择。首先要分清楚「无愧」和「无悔」的不同。「无愧」是没有惭愧,隐含因为做了正确的事,所以没有羞愧之情;而「无悔」的选择,只是指自己不会后悔,即使再选择一次也会这样选择而已。因此,「无愧」含有「无悔」的意思,但「无悔」却未必有「无愧」的意思。
例如你是正在出发应考文凭试的考生,在路上遇到一位需要别人帮助的老婆婆,可是四周无人。若为个人利益考量,可能会选择对老婆婆的困境视若无睹,继续前往考场,最后考取好成绩。可是,午夜梦回的时候,当想起这位老婆婆在绝望中求救无援的神态,难免会心中有愧!问心有愧或无愧,除了指自己之外,也暗指对别人是否有愧疚之情,考生宜分辨两者的差异。
思考原因 写出深层立意
第二个问题,审题以后,想一想为甚么人们要作出「无愧的选择」?题目的难点在于学生只写了无愧的选择,却没有更深的立意。若考生只能满足题目要求,分数不会太高,但是从题目要求以上,再衍生出其他不同的体会,才可以得到更高的分数。可以思考的方向是作出无愧的选择的必要,这牵涉到第二个问题,作出符合道德的选择的必要。孔子说君子的其中一个条件是「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说明作出无愧的选择,故不忧不惧,是一种自身的修养。
例如一个学生在学校考试的时候,即使有一个不会让人发觉到的作弊机会,只需要轻轻一瞥就能获得高分。可是该名学生思考到应该诚实不欺,决定凭藉自己的实力考试,摒弃了作弊的念头。即使最终不能获得高分,却心安理得,没有辜负自己的努力,也没有破坏公平的考试,所以问心无愧。推而广之,可以写义利之辩、无私与自私等,也能写出深刻的立意。
分析选项 凸显价值与意义
第三个问题是,怎样作出无愧的选择?选择可大可小,但不是每个选择都值得写,可选取性质相对的选择,例如义与利之间的选择,关乎物质的选择和精神层面的选择,很想得到和应该要做之间的选择……考生应提出两项选择对个人的意义,再突出最后的选择重要性,以及为甚么这是无愧的选择。
例如你很努力赚取金钱,换来购买参考书和补习的机会,目的是考取好成绩,更易获得梦寐以求的前程,可是你在路上遇到受重伤的流浪猫,若你不拯救它,它很有可能会丧失性命。选择前者,可能会无悔,但可能问心有愧;选择后者,除了令自己心安之外,也可以思考生命的价值、意义和重要性。一花一草、一猫一狗也是生命,众生平等,故有人宁愿牺牲自己利益,也要拯救生命,这是对生命的尊重,这就是一种关怀的价值取向,一种想为人带来温暖的处世态度,是深刻的立意。考生若果能写出两种选择对自己来说同样重要,如能以细腻的笔触呈现选择中的思考和当中的挣扎,为甚么要选择一个令自己问心无愧的决定,这个选择对自己、对他人带来了甚么影响等,立意可以更为全面。
总括而言,考评局近年出题时,常考核学生须对「题眼」作出界定的题目,例如2023年卷二第一题「一次令我百感交集的聚餐」,当中「百感交集」、「聚」、「餐」都是题目的重点,若考生对这些字词的理解有偏差,就很容易落入下品,故考生应准确解题,认真思考题目要求。另外,若以记叙文为题写作,可多尝试用对比手法,突出文中的深意,类似题目如2014年的「必要的沉默」,考生可通过记述事情的经过,从中思考沉默的必要;或以事件起兴,析述沉默的合理和可行。而立意的高下取决于考生对沉默这种表态的反思是否深刻,所抒发的情感是否感人,或所说明的道理是否具体清晰。最后,在设计文中的立意时,若能从生命、文化、人生价值等层面思考,立意深刻,才能评为上品。
文:曹顺祥老师、伍颖瑜老师、吴历恒老师
图:网上图片
相关文章:
《星岛教育》2024 DSE最新考试资讯、教材及备战攻略: bit.ly/ST_DSE2024
《星岛申诉王》推出全新项目「区区有申诉」,并增设「我要赞佢」栏目,现诚邀市民投稿赞扬身边好人好事,共建更有爱社区。立即「我要赞佢」︰ https://bit.ly/3uJ3yyF
紧贴最新最快新闻资讯,请立即下载星岛头条App:https://bit.ly/3Q29Vow
最新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