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港印尼华侨口述历史|根本月报

2024-01-03 12:16

居港印尼华侨口述历史|根本月报
居港印尼华侨口述历史|根本月报

定居香港的前印尼华侨为数不少,他们主要在上世纪50、60年代印尼排华潮前后返回中国,若干年后移居香港。他们经历了荷兰统治、日本占领、印尼独立、新中国的发展,以及回归前后的香港,见证了三地不同时代的历史,如此独特的经历值得记录,让今人了解。笔者专访了其中一人,作为居港印尼华侨口述历史之首篇。


印尼华校三语教育

陈先生年逾80,1930年代末出生于荷属东印度(Nederlands-Indi,1950年独立后定名印度尼西亚共和国)梭罗(Solo)的一个华人中等家庭。他就读的华文学校实行三语教育:华语、印尼语和英语,荷兰语却没有教授,因其已融入印尼文化中,印尼语中包含很多荷语词,不需专门学习。由于是华校,大部分科目均以华语授课,师资主要来自中国,其次是印尼的华人高中毕业生;50年代的教材主要来自新中国的中、小学。日本占领印尼时强逼学习日语,他至今仍记得若干日语词,还能唱出数句当年的日语宣传歌。

陈先生认为华人和印尼人本来是和睦相处的,但自苏哈托(Suharto,1967-1998年间印尼总统)推翻首任总统苏卡诺(Sukarno)上台执政后,开始推行排华政策,关闭华校,禁止华人学华语,其PT10法例禁止华人在非城镇地区营商,导致乡村地区的华人难以维生,纷纷离开印尼返回中国。在排华潮前,已有不少华人子弟选择回国升学,一是基于爱国心;二是回国升学蔚然成风,效法者众,他也在高中毕业后决定回国升学。回国前先向中国大使馆申请护照(当时华人大多没有印尼护照),再向印尼当局申请出境,并打下10个手指模印,宣誓此后不再返回印尼居住。


排华潮前回国升学

1959年7月,陈先生从海路回国,从梭罗到三宝垄(Semarang,名称源于郑和,小名三宝)乘船,先乘接驳小艇到海中心登上荷兰货轮「芝利华号」,船上有数百名归国华侨。轮船中途停泊印尼泗水(Surabaya)和首都雅加达(Jakarta)、新加坡,最后到达香港,航程约一周。本来计划从香港罗湖进入深圳,但当年7月下起暴雨,在香港停泊一段时间后,中国政府特许该货轮直航广州黄埔港。到达港口后,华侨学校派专车接至宾馆。经入学考试,他获分派到华南师范学院(1982年易名大学)体育系学习,有的按意愿分配到其他省市升学或工作。陈先生选择广州是基于畏寒,害怕北方的寒冷,因为印尼是个没有冬季的国家。他自言印尼华校的中文水平不俗,让他能够应付中国的大学教育,并在1963年毕业。

大学毕业后,陈先生获分派到省内陆丰县(今为县级陆丰市)的一间中学任教,主要任教体育,兼教生理学和英语。据此可知60年代的内地学校,并非如今人所想像般不设英语课,他说当年内地高中的英语课程内容是颇深的。由于英语师资不足,学校便安排他任教初中英语,当时内地生活水准较低,月薪只有人民币50多元。


定居香港见证回归

内地实行改革开放前,陈先生决定移居香港,花了4年时间申请,终于在1977年来到香港。由于学历不获港英政府承认,他只有在工厂工作,月薪700多港元。他自言在内地的生活比较艰苦,因此很快适应了香港的生活。由于得到印尼家族的资助,陈先生曾在80、90年代经营一间家俬店,当上老板。对于回归后的香港,他个人的感觉是,香港的发展其实比回归前更快。

陈先生少时在印尼生活约20载,历经荷治、日占和独立后的印尼,完成华校高中课程;接着回国就读大学和工作,历时18年;其后在香港生活46年,见证回归前后的香港。作为大多数居港印尼华侨的缩影,这个独特香港社群的经历值得记录,为香港史增添一页。


文:香港大学中国历史研究文学硕士课程同学会会员梁勇博士

本栏为香港大学中国历史研究文学硕士课程同学会与《星岛日报》教育版联合出版。对原文有兴趣的读者可到港大中国历史研究文学硕士课程同学会网页下载:http://machsaa.googlepages.com

本栏欢迎院校学者投稿,分享个人学术见解及研究成果,1400字为限,查询及投稿请电邮︰[email protected]

文章刊于《星岛日报》2024年1月3日教育版专栏「大学之道」

延伸阅读:

浅谈德国的东方学——柏林洪堡论坛藏品举隅|根本月报

麦宇翰 - 游邱吉尔故居——谈宋代学者官员的才艺|根本月报

许茵茵 - 美|根本月报

何汉权 - 以司徒美堂为例 看华侨奋斗与中国现代化关系|根本月报

周正伟 - 取诸社会用诸社会——胡文虎与万金油花园|根本月报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