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电夥城大办低碳节能比赛 环保发明显创意 「减碳天幕」及「风电轮」中小学组分摘冠

2023-12-20 12:57

「低碳节能小发明比赛」于上周六举行颁奖礼,表扬各组的冠、亚、季军及优异奖得奖者。
「低碳节能小发明比赛」于上周六举行颁奖礼,表扬各组的冠、亚、季军及优异奖得奖者。

气候变化日益严重,各界积极推广低碳生活,缓解问题。为了培养年轻一代的环保意识,由中电与香港城市大学合作成立的中华电力低碳能源教育中心早前举办了「低碳节能小发明比赛」,经过一轮竞逐,结果由英华小学陈贤祖及港大同学会书院余耔言,以实用且具创意的环保小发明,分别获得小学组及中学组的冠军。其中陈贤祖的作品《高楼风电轮》,是受台风时快要被风吹倒的经历启发,借助风力作可再生能源供电,创意十足,备受评判赞赏。

记者︰蔡婉如 摄影︰苏正谦

由中华电力低碳能源教育中心举办的「低碳节能小发明比赛」已经圆满结束,并于上周六举行了颁奖礼。活动共吸引了逾1100名中小学生报名;经过一轮评审,大会再选出100名学生晋身第二阶段,并举办工作坊教导参赛者以3D绘图软件,把2D平面设计绘画成立体作品,评判再以切合低碳及节能主题、创意及独特性、科学及技术性、技巧及美感4项标准评分,最终在小学组及中学组分别选出冠、亚、季军及5名优异奖得奖者。


创意发明源自「打风」

就读英华小学四年级的陈贤祖凭作品《高楼风电轮》获得小学组冠军,作品的创作意念来自一次他在打风时的经历,「有一次去婆婆的家晚饭,谁知原来已挂上十号风球,回家和家人走在两幢大厦之间时,特别大风,我感觉自己也快要被风吹走了。」他很好奇为何在两幢大厦之间会这么大风,发现这称为「风洞效应」,于是便想借助这些风力作为再生能源,实现低碳节能的目标。

陈贤祖的作品连接两座高楼,是一个空心的球体,沿着垂直轴心设置多块叶片,当风吹过时,叶片组成的小扇既可独立自转,大球体亦可转动,从而产生电力。他回想创作时最困难是制作空心的球体,「所以我在工作坊很努力跟导师学习如何设计类似的形状,最后决定先制作几个像指环般的大圆形,然后再将之分开一半,组合为一个空心的球体;另外,由于风向和风力都未必很稳定,所以我亦设计了多方向扇叶,接收不同风向的风力以解决问题。」

陈贤祖从没有想过自己可以夺得冠军,他表示,「奖项都是其次,最重要在参赛过程中的得着,除了学习使用3D设计应用程式,更重要是我学到在遇上困难时只要保持坚毅,便能够成功。」

英华小学陈贤祖(左)及港大同学会书院余耔言(右),分别获得小学组及中学组冠军。
英华小学陈贤祖(左)及港大同学会书院余耔言(右),分别获得小学组及中学组冠军。


参考外国温室设计

至于就读港大同学会书院中二的余耔言,则凭《City Green Alveoli》获得中学组冠军,其设计以一个巨大的半球型结构覆盖着城市,结构上设有水管可以种植水生及微藻类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吸收碳排放,同时绿化城市。

余耔言表示,她是在学校学习光合作用原理时,启发创作此作品,「我参考外国温室的设计,从而创作半球型的建筑,同时采光并保持通风;此外,我在搜集资料后发现微藻能在水中生长,容易打理,又能做到光合作用,从而解决在空中栽种植物的难题。」

两位冠军的作品都得到评判的高度赞赏,评判之一、香港气象学会发言人梁荣武表示,「贤祖的创作留意到很细微的东西,例如知道不同风向,并用尽每个方向发电,非常有创意;至于耔言的作品则设计出一个美丽的城市,令大家知道减碳与美观可以同时并存,并非如想像般这么困难。」

小学组得奖者与一众评判及嘉宾合照。
小学组得奖者与一众评判及嘉宾合照。
中学组得奖者与一众评判及嘉宾合照。
中学组得奖者与一众评判及嘉宾合照。
得奖名单
得奖名单

 

评判赞触觉敏锐盼多做环保创作

中华电力低碳能源教育中心首次举办「低碳节能小发明比赛」,由香港气象学会发言人梁荣武、课程发展议会STEAM教育常务委员会委员兼香港大学工程学院助理院长(外务及知识交流)霍伟栋、中华电力低碳能源教育中心副总监兼城市大学机械工程学系实验室经理陆炳林,以及中华电力有限公司企业事务总监(业务营运)戴家佩担任评判。他们均高度评价参赛作品,希望比赛成为培养学生关注环保的起点,鼓励他们将作品跟朋友分享,积极推动减碳节能。

评判认为小学组冠军(上)和中学组冠军(下)作品,同时兼顾创意与美观。
评判认为小学组冠军(上)和中学组冠军(下)作品,同时兼顾创意与美观。


学生作品长知识

梁荣武以12字总结他对参赛作品的评价,「琳琅满目、目不暇给、令人赞叹」。他很惊讶参赛作品的水平很高,部分学生发明的作品,已经远超他们年纪的学习内容,甚至更包含连他本人都不懂的知识,「其中小学组亚军的作品,令我认识到高楼大厦的水管是需要减压阀来降低水压;另一方面,同学的触觉真的非常敏锐,有一位得奖者留意到路面电动车日增,又想到设计充电路面,创意无限。」

陆炳林表示,要将学生的作品实现为商品是很漫长的过程,「但比赛可以作为起点,让他们开始思考如何设计环保产品,鼓励他们在这方面继续发展。」此外,他提到比赛虽然以STEM元素鼓励学生发明,但作品的美观都非常重要,「若设计不美观,根本没有人愿意使用,因此只强调STEM并不足够,需要加入艺术(Art)元素发展STEAM才可行。」

两位评判亦希望大家关注现时气候变化的问题,梁荣武表示,「解决气候变化的问题没有独步单方,必须大家同心协力。」

中华电力低碳能源教育中心副总监陆炳林(左)及香港气象学会发言人梁荣武(右),鼓励得奖者继续在日常生活实践减碳节能。
中华电力低碳能源教育中心副总监陆炳林(左)及香港气象学会发言人梁荣武(右),鼓励得奖者继续在日常生活实践减碳节能。


工作坊推广低碳

陆炳林表示,中华电力低碳能源教育中心以互动形式介绍各种低碳能源如何帮助应对气候变化,同时亦免费提供多种以低碳能源为主题的工作坊,例如LEGO风车工作坊,让参观人士在游戏中学习。中心日后亦会继续举办不同活动,欢迎学校及公众人士参与。

中电控股中国区高级副总裁兼核电高级总监吴子坚表示:「中电藉着赞助是次比赛,希望可进一步向社会大众推广低碳生活。我们日后将继续透过不同平台,向公众推广环保节能的讯息,齐心合力实现香港在2050年前达致碳中和的目标。」

梁荣武(左)与中电控股有限公司中国区高级副总裁兼核电高级总监吴子坚(右)对小学组冠军作品赞不绝口。
梁荣武(左)与中电控股有限公司中国区高级副总裁兼核电高级总监吴子坚(右)对小学组冠军作品赞不绝口。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