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大首办艺术未来奖 打造「学术版Art Basel」 亚洲74院校参与 奈良美智作评审

2023-12-18 12:21

浸大首办艺术未来奖 打造「学术版Art Basel」 亚洲74院校参与 奈良美智作评审
浸大首办艺术未来奖 打造「学术版Art Basel」 亚洲74院校参与 奈良美智作评审

为培育优秀新进艺术家及表扬其成就,香港浸会大学视觉艺术院今年首办「艺术未来——亚洲杰出毕业生奖」,邀请来自亚洲的74间院校和机构参加,是亚洲首个同类艺术奖。6位入围最后阶段的艺术家,分别来自香港、内地、日本和南韩等,结果将于本周三(20日)公布。为提升奖项的公认性,大会邀请6位国际知名艺术家和策展人作评审,包括日本星级艺术家奈良美智等。浸大视觉艺术院研究助理教授方敏儿指,比赛将每两年举行,期望可打造成「学术版Art Basel」。

记者︰陈艳玲 摄影︰叶伟豪 部分图片︰受访者提供、星岛图片库

浸大视觉艺术院署理总监李泳麒及研究助理教授方敏儿接受本报专访时表示,该奖项筹备近3年。
浸大视觉艺术院署理总监李泳麒及研究助理教授方敏儿接受本报专访时表示,该奖项筹备近3年。
方敏儿表示,浸大办「艺术未来——亚洲杰出毕业生奖」,是希望可发掘及培育有潜质的新进艺术家。
方敏儿表示,浸大办「艺术未来——亚洲杰出毕业生奖」,是希望可发掘及培育有潜质的新进艺术家。
方敏儿续说,作为大学院校,正是合适的单位,提供平台为毕业生设立奖项或展览。
方敏儿续说,作为大学院校,正是合适的单位,提供平台为毕业生设立奖项或展览。
李泳麒表示,「艺术未来——亚洲杰出毕业生奖」很重视国际交流的元素。
李泳麒表示,「艺术未来——亚洲杰出毕业生奖」很重视国际交流的元素。
经过半年至9个月的努力,大会终邀请到日本星级艺术家奈良美智(中)作比赛评审。
经过半年至9个月的努力,大会终邀请到日本星级艺术家奈良美智(中)作比赛评审。
李泳麒指颁奖礼后,在本周四至明年1月14日,在浸大启德校园视觉艺术院画廊,举行得奖者作品展,供公众预约参观。
李泳麒指颁奖礼后,在本周四至明年1月14日,在浸大启德校园视觉艺术院画廊,举行得奖者作品展,供公众预约参观。


首届的「艺术未来——亚洲杰出毕业生奖」(Art Futures Awards),由浸大创意艺术学院辖下的视觉艺术院,联同艺术团体art-at-all及IAE(HK)举办,对象是新进艺术家。浸大视觉艺术院署理总监李泳麒及研究助理教授方敏儿接受本报专访时表示,该奖项筹备近3年,当中邀请了亚洲逾20多个国家和城市,包括香港、内地、印度、孟加拉、斯里兰卡、日本、南韩、新加坡、泰国和马来西亚等,共74间知名的艺术学院和机构参加,每校最多可提名2位去年或今年的毕业生,即逾140人参赛。


周三公布赛果 设评审座谈会

此外,今次评审团的阵容可谓星光熠熠,获提名的逾百位参赛者,须先经8位来自各地的艺术学院院长和教授,透过各人的作品集,选出30强;其后再经6人组成的大师级评审团,包括日本星级艺术家奈良美智、意大利罗马国家博物馆MAXXI的前艺术总监侯瀚如、香港艺术发展局艺术顾问陈育强,以及M+视觉文化博物馆香港视觉文化策展人彭绮云等,选出最后6强,竞逐不同奖项。而6位星级评审将出席颁奖礼,部分评审更分别出席2场在浸大举行的座谈会,跟公众分享和交流艺术创作心得。(详见另表)

作为是次比赛的主要负责人,方敏儿表示,浸大办「艺术未来——亚洲杰出毕业生奖」,是希望可发掘及培育有潜质的新进艺术家。事实上,她指不止在亚洲,即使全球来说,为艺术学生而设的奖项有很多,给成熟艺术家的也不少,但为毕业生而设的区域性艺术奖却只是首个,她指该奖项对新进艺术家的意义重大。


得奖者作品展 展期至下月中

「我们有多年策展经验,了解到艺术家在毕业后的数年最重要,如果那几年可持续保持创作,之后就可继续发展下去。」方敏儿续说,作为大学院校,正是合适的单位,提供平台为毕业生设立奖项或展览,让行内人看到新进艺术家的作品,有助毕业生保持活跃度,宏观来说,对亚洲的艺术发展也有帮助。

李泳麒表示,「艺术未来——亚洲杰出毕业生奖」很重视国际交流的元素,因香港作为亚洲的艺术文化中心,私人画廊、艺术市场等蓬勃,也有不少平台让毕业生发表作品。「这奖项可让不同地区的新人有亮相机会。」他指颁奖礼后,在本周四至明年1月14日,在浸大启德校园视觉艺术院画廊,举行得奖者作品展,供公众预约参观;又期望日后可举行巡回展,让新进艺术家的作品走得更远,让更多人看见。

方敏儿表示,今次邀请6位国际知名艺术家及策展人作评审,是希望奖项有公认性,其中邀请奈良美智作评审的过程也不容易,当中须解答有关方面不少问题,在经历长达半年至9个月的时间后,终打动他成为评审之一,甚至来港出席颁奖礼。

「亚洲类似的奖项不多,Art Futures除了是奖项外,未来会有更多国际交流,相信他亦看到这个奖项的意义。」方敏儿指,首届有逾70间院校参与,并有30位入围艺术家,认为这是个不错的开始,形成一个网络作国际交流,期望每两年举行一次,「希望可做到一个学术版的Art Basel(巴塞尔艺术展),不同国家的大学老师亦可来港参与。」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