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婉君 - 减压良方|家长教室

2023-09-12 18:30

我们常说有「压力」。其实压力是一种主观的心理反应,它是人应对事件的要求与能力的比较。当我们觉得自己的能力未能处理问题时,就会感到有压力。笔者今次分享3个减压良方:

感谢身边人与事:每天都有不同的事情发生,其实每件事都是中性,但人会因事情与自己的关系及结果,产生不同的情绪反应。我们可以停下来,以好奇及开放的心思索事件,甚至记录它们美好的时刻,把注意力集中在愉快的事情上。有研究显示,时常有感恩的心,身心都比较健康,当面对压力的事情时,更有力量处理。

制造成功的经验:常听到父母表示最大的成就是「子女入读名牌大学」、「子女比赛获奖」。这些事情的确让父母感到自豪,但细心想想,子女与父母是两个独立个体,子女的成就与人生,严格来说只是属于他们。父母也需要为自己的生命创造成就与惊喜。我们要发掘自己的兴趣,安排「我的时间」(Me Time),为梦想而努力。我深明安排时间做自己的事的确不容易,但当你尝到属于自己成功的经验后,就会成为今天与未来的快乐泉源,使我们从苦闷的人生释放出来。

多进行有氧运动:提到有氧运动,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它是指维持较高心率一段时间的运动。进行有氧运动,除了保持健康体格外,更重要是促进多巴胺的分泌,使人感到愉悦、满足,纾缓抑郁的感觉,是纾解压力最实际的方法。最初做有氧运动时,定会感到非常疲倦,因为身体并未适应。以笔者为例,我最初只能坚持每次20分钟的慢跑,但只要坚持运动,身体慢慢会有微妙的改变,就越来越享受运动的乐趣,头脑更清醒,解决问题的能力自然提高。

从今日开始,请尝试多感谢身边人与事、多制造成功经验及多进行有氧运动,活出精彩人生。

(欢迎读者就有关内容,致电香港青年协会家长全动网热线:2402 9230,查询时间为星期一至五上午9时至晚上6时)


凌婉君
本栏由香港青年协会家长全动网社工及嘉宾轮流执笔,与读者分享亲职教育经验;本文作者为凌婉君姑娘。

文章刊于《星岛日报》2023年9月12日教育版专栏「亲子同路」。


延伸阅读:

黄筠媛 - 家长「动口不动手」|家长教室

文廸 - 「帮手」与「放手」|家长教室

韩晔 - 执屋|家长教室

黄筠媛 - 开学前的「过渡期」|家长教室

萧灿豪 - 暑假忙甚么?|家长教室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